•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艾特瑪托夫創作中的神話主義詩學(以《白輪船》、《花狗崖》、《一日長於百年》為例)

吳佳靜, Wu Chia-ch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神話主義」(мифологизм)不僅是一種被二十世紀現代作家廣泛使用的文藝創作手法,也為文學研究提供銓釋方式。神話為何?結構主義與原型理論將記載原始思維的神話視為表現人類心靈深層結構的普遍規則,並深藏於人類與作家的無意識中。從文化觀點而言,神話是在自然語言基礎上發展出來的符號系統,是組成人類文化的基本成份。現代作家透過神話主義創作手法書寫對人、社會、世界的敏銳感受,以及在茫茫世界中為人類尋找出路,而讀者則遨遊於作家建構的現代神話中追索最純真的思維。 二十世紀吉爾吉斯民族作家艾特瑪托夫的文學成就早已蜚聲國際,他擅長將民間文學元素寫入小說,塑造出現實與虛幻相互融合的神話化創作。而評論界多專注於單一作品中的神話表現,甚少進行綜合評述。本研究將以結構主義、原型理論和文化符號學為論述基礎,以艾特瑪托夫七、八○年代發表的小說《白輪船》、《花狗崖》與《一日長於百年》為分析對象,從文學角度切入,探討小說結構藝術與具有神話原型意義的形象,並從文化學角度分析艾特瑪托夫創作中的神話思維,包括神話思維一般特性、神話儀式與神話主題,以此建構出艾特瑪托夫的神話主義詩學。

Page generated in 0.024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