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明成化說唱詞話異體字研究 / The Research on the Variant Characters on《Ming Cheng Hua Kan Ben Shuo Chang Ci Hua》吳佩茹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漢字之使用,歷經時間推移和人為因素之影響,始漸定俗成。漢字包含正體書寫及異體書寫之字,一般稱作正體字及異體字。本文異體字的定義,為同音、同義,字形相異,相對於正體字而言的文字,稱其為異體字。
異體字之產生,在使用文字的過程,或因人為因素、書寫工具、書寫載體,或行草隸變之書體演變等,都可能影響使書寫文字產生變化,即形成所謂的異體字。異體字較籠統的說法,意指相對於正體字而言的漢字。正體字,指官方所頒布,對於一字或有的諸種寫法,採取標準加以製定出一正寫的文字,謂之正體字。漢字在正體字之外,存在更大使用比例的異體字,漢字若缺乏對於異體字之觀點,則對於漢字整體研究而言恐將偏漏不全。
1967年於上海嘉定宣姓婦人墓葬出土一批明代成化年間之說唱文學作品,這批作品出土之前未經著錄,此就在文獻研究價值而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影印刊行,以俾便學界研閱之參考。這批作品以其斷代明確且保存異體字豐富,備受關注,此文本異體字形變化多元豐富,筆者以疏理其異體字形,進行本文明成化說唱詞話異體字研究,完成《說唱詞話》異體字之分析,包括異體字之簡化、繁化、同化、異化等類型,詳見本文第2章至第5章,異體細部字形之變化,於各章分節中列舉字例加以闡述,綱舉目張以簡御繁,以清眉目,第6章以異體字類型為基礎,加以綜論凸顯《說唱詞話》異體字之特徵,終一章略以餘論為結,完成本文明成化說唱詞話異體字之研究。
漢文字歷經漫長的歷史過程,其間待研究之內涵浩如煙海,未來更整全之漢字史之呈現,期待更多學人同好加入研究傳承的行列,漢字為今日唯一留存完整的象形文字,為人類瑰寶,尤其值得我們漢字使用者多加利用並傳承之。
|
2 |
張參五經文字之研究李景遠, LI,JING-Y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字樣學, 是釐正文字體形筆畫的正訛的學術。考歷代字樣學著作, 可分為兩大類, 其
一: 為經的字樣, 其二: 為字的字樣, 張參所撰五經文字三卷屬於前者。此書為了整
理經籍中之異體而撰, 故專門考辦經典所見異體字的正訛判定, 一字多音等。我們由
此書可見唐代異體字之情況及其現象, 其產生原因, 為經字樣的面貌。
本論文討論的重點, (1) 檢討五經文字之體裁與內容, 以究明為經字樣的面豫; (2)
將歸納整理此書所見之文字現象, 加以分析; (3) 究明白此書看異體字產生之原因。
本論文分六章研討如下:
第一章: 共分為二節。敘述本研究目的和方法, 以及五經文字概說。
第二章: 共分為二節。以分析五經文字之體制, 考察五經文字之編排並解析其解字之
體例。
第三章: 共分為二節。分析五經文字之內容, 探討其範圍及其為經字樣之面貌。
第四章: 共分為四節。探究五經文字所見重文之類別, 即乃將其文字變用現象歸納整
理為簡化、繁化、改易、通假等。
第五章: 共分為七節。探討五經文字所指陳訛字之類別, 亦將其文字變現象歸納整理
為簡化、繁化、部首形近而混用、改易、字形近而混用、隸變通行字例、草書隸定例
。
第六章: 共分二節。以為本論文之結論, 從五經文字看異體字產生之原因及並陳述此
書之價值。
|
3 |
唐玄度《九經字樣》研究李蘇和, Lee, So Hw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唐代唐玄度的《九經字樣》在唐代正字運動、字樣學、經典文字的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但由於該書之撰寫動機為補充《五經文字》之不足,並且篇幅不多,故尚未受到人們的重視。因此本文將對唐玄度的《九經字樣》進行全面地探討,其主要內容可舉以下四點:
一、簡要說明唐以前的文字規範情況,並述評唐代正字運動及其影響。
二、釐清《九經字樣》的字數、蒐字範圍、分部與收字歸部、《九經字樣》各
種版本之間的比較等有關體制、版本的問題。
三、探討《九經字樣》所收的各類字,即正字、異體字、通假字之相關問題。
四、以如上的內容為基礎,整理並分析《九經字樣》所樹立的正字標準與正字
觀,及《九經字樣》之優點與缺失、意義和影響。
|
4 |
楷書帖體字之研究 / Study of the Tiee Tii Tzyh of Kae Shu王昌煥, Wang, Chang H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以歷代碑帖中見之楷書異體字為研究對象,然以書法藝術為本位,故襲用前人所定之名稱:「帖體」字;楷書帖體字在古代碑帖中屢屢可見,少則二成,多則逾半,然而,古代文字學家多以《說文》為本位,稍致鄙斥之意,故其重要性遂沈沒不彰,偶有少數幾位古代書論家有所正面肯定,卻仍未獲得廣大迴響;並且,文字學家以文字學為本位,書論家也多未能以書法藝術為本位,與文字學家一樣,宗奉《說文》,遵之不違,楷書帖體字之研究因此游離於兩者之間,少有人予以注意,遑論整體之探究。因此,筆者綜合文字學、書法理論、美學三種學科將楷書帖體字作一較為全面之探究,而其中之論議則以記號學作為分析之工具。本文分為五章,各章之內容大要如下:第一章為緒論,第一、二節分別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內容與方法」,第三節則探討「帖體字之名義」,分別論述「定義」及「相關名稱」。第二章為「帖體字之變異方式」,第一節將古代書論中對於楷書帖體字之相關理論詳為考察並予以梳理;第二、三節將帖體字之變異方式分成十六項。第三章將楷書帖體字之變異方式予以統合,視其彼此之間的關係進行詮釋。第四章則探討楷書帖體字之成因,計有十項。第五章為結論,探討楷書帖體字之四項研究價值。
|
Page generated in 0.017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