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環境安全與國際建制-氣候安全建制之探討

蔣欣如, Chiang,Hsin-j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安全」問題一直是國家不斷追求的利益,但相較於傳統安全問題,更多新的安全議題已浮上檯面。在新興的眾多非傳統安全議題之中,環境安全(Environmental Security)是相當重要的面向,乃由於環境的改變、破壞、退化,形成人類經濟活動、國家安全、國際和平的隱憂。面對如此的潛在危機,國際社會目前普遍已經體認到環境安全的重要性,也逐漸傾向尋求另一種不同於軍事武力的解決方案,有意願合作建立共同規範準則以面對問題,因而促成環境安全建制的成形。   本論文以「氣候變遷」議題做為環境問題的代表,回顧自1972年以來,以國家為主要行為者的全球多邊環境協定,探討氣候安全的特點及氣候建制的限制。同時採用「知識社群模式」與「制度議價途徑」的論點解釋環境建制的成因,前者影響國際社會對環境問題的共識、原則建立;後者則影響國家參與共同建制與制定、執行規範的意願。   雖然全球氣候治理的《京都議定書》已正式上路,氣候相關建制也都注重平等、公正、效率、補償等原則,力求使國際社會每個國家立足平等並有足夠的能力解決問題,但因為國家最終考量仍是自身利益,國際社會各行為者所重視的是平等而不損及利益的制度安排。所以,要建立有效的環境安全建制,首先要解決環境安全與經濟發展互相矛盾的困境,其次要調和國際社會成員的利益問題,需要各國共同努力,才能真正使環境建制的功能發揮到最大。

Page generated in 0.019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