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軍事事務革命」研究--一個初探性分析葉家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運用歷年來的文獻資料,及學者專家的研究成果來描述和分析歷史事實,並解釋各變革部分間的前因後果關係,依照描述現象、探討變因、評估狀況之架構設計,從縱的剖面來尋求歷史演進脈絡,從橫的層面來檢視促成各時代「軍事事務革命」的演進因素。
第一章:敘述筆者研究的動機與目的,研究架構與範圍及名詞使用說明和假定事項。
第二章:綜合並整理各學派(者)、研究機構之主張與論述,從「軍事事務革命」的詞義起源、各家學者對「軍事事務革命」的定義、歸類及歷史經驗與發展模式,探討其意涵及特性。
第三章:以對戰爭型態及社會進步有顯著影響之新發明來劃分階段,區分金屬兵器、火藥發明、機械及資訊等四個時代,敘述各時期戰爭型態的特徵,並進一步探討影響戰爭演進的非軍事因素,例如:文書的使用、通信技術的進步、印刷術普及、社會制度、價值的改變、鐵路系統的運用、交通網的設置、經濟結構的影響、民眾對國家的效忠等。
第四章:以軍事技術創新、安全環境認知、軍事戰略轉變三個途徑進行分析,再歸納「軍事事務革命」的發展脈絡,除了軍事部門內在因素扮演重要角色外,外在的政治、社會、經濟與科技因素,也能夠對戰爭的準備與遂行造成重大影響,同時也受來自體制結構的阻礙、內外環境的約制及敵人以非對稱方式的挑戰所造成的限制。
第五章:由資訊的快速發展、知識經濟的興起,來談對末來環境的認知並預判軍事事務革命的趨勢。
第六章:將研究成果作一綜合性的歸納與評估。
研究發現:
一、「軍事事務革命」的精義不在於軍事科技的重大突破,而是和軍隊組織、社會、文化、經濟環境等的互動有關。
二、社會發展與變革是「軍事事務革命」產生的根本動力。戰爭總是與一定的生產方式相聯繫,軍事也總是與一定的經濟相伴相生。社會的軍事型態,歸根到底決定於社會的經濟型態。
三、「軍事事務革命」之核心概念是以知識為基礎,透過組織、準則、科技、系統的全面轉型,使軍事典範(military paradigm)發生根本性的變遷,達到強化武裝部隊的適應功能與戰鬥效能的目的。
四、「軍事事務革命」的實踐過程,是以--個國家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層面中諸因素的轉型為經;以武裝部隊本身的組織、準則、科技、系統等因素的發展為緯,相互影響與配合,妥適因應變遷。
關鍵詞:軍事事務革命 戰爭演進 知識軍事
|
Page generated in 0.013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