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科普書與讀者關係之研究

江欣怡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目前的出版市場中,一種科普書流行的現象儼然成形。科普書是普及科學的管道之一,但科普書流行是否表示科學普及了!本研究從科學傳播的角度,試圖了解讀者如何閱讀、購買科普書,以及對於科普書的看法。另外,由於形塑這個科普書現象的環節還有科學專家以及出版社,本研究也針對這兩種身份進行研究。本研究是國內科學傳播中第一次探討科普書的研究,將有助於未來科學普及工作。 本研究採用多重方法進行研究。多重方法的優點在於避兔單一方法所帶來的單一立場、觀點,以了解同一現象的不同立場。本研究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進行讀者問卷調查,調查時間從民國87年6月24日至7月20日,有效樣本共135份。第二階段則是以深度訪談獲取資料,深度訪談分為三部分,其中讀者深度訪談從民國87年7月28日至9月4日進行,科學專家深度訪談從民國87年10月21日至11月5日進行,而出版社深度訪談從民國87年10月12日至11月2日進行。 至於資料分析方面,在讀者問卷資料上,主要是了解各項資料的分配情形,以及了解各變項間的關聯性,而讀者、專家與出版社的深度訪談資料分析,則根據紮根理論中的登錄方式進行分析並詮釋之。 研究結果發現,科普書讀者以男性居多,年齡以二十一歲到三十歲的學生為主,而這些人真正是科學專長的仍是少數。另外,也從收入、開銷以及自認為的社會階層中.,發現大多數的受訪者都是社經地位較高者。至於科普書讀者的閱讀與購買科普書的習慣並不固定,大多數的讀者只對主題有興趣,或是經由親友推薦才會去閱讀購買。讀者閱讀與購買科普書的原因多是為了增加新知、滿足好奇心等等。至於閱讀與購買的種類,則以軟性科普書為主,而較少閱讀、購買硬性科普書。 另外,具有科學背景與不具有科學背景的讀者也有所差別。科學背景的讀者對科學知識比較有興趣,因而傾向閱讀硬科普書,也比較容易理解科普書中的科學知識。反觀非科學背景的讀者(人文背景)則因不易理解科普書中的科學知識,所以對科普書中的非科學部分較感興趣,因而閱讀軟性科普書。 針對目前的科普書市場,在與出版社深度訪談中發現,不同時期創立的科普出版社有相當迥異的看法與出版作法。普遍來說,早期的科普出版杜比較注重傳播科普書中的科學知識,而近期的科普出版社則認為科普書可以多元化的發展。不過,出版社多是以推廣科學,或是看到現行教育體制的缺失,因此興起出版科普書的念頭。 在專家的訪談中發現,專家普遍抱持樂觀的態度面對現今的科普書出版市場,而對於目前科普書的看法,專家認為應注重翻譯科普書所產生的問題,例如正確性、文字通順等等。另外,專家也針對科普出版環境、推廣科學環境以及寫作等面向,提出不同的看法。至於對普及科學的作法,專家認為基本上並沒有適合所有人的同一種方法。如果真要找出一種可以放諸四海的方法,就是內容儘量要與讀者相關否則就是根據不同學科的特性而用不同的方式普及給大眾。 讀者、專家與出版杜也提出對未來科普書以及科學普及工作的幾點建議。首先,出版社應培養特色,避兔炒作,多出版一些講述科學精神與科學方法的書籍或是注重內容簡單明瞭、容易理解,尤其應注意一本書應只介紹一個重點,避免過多的重點而變得複雜。另外,由於現在出版市場中大多為翻譯科普書,應注意翻譯中的正確性、文字問題。從翻譯引伸出應重視本土性科普創作,培養本土科學寫作人才,對本土科學教育才會有幫助。至於寫作上,應注意寫作方式與生活結合,避兔過於理論。除了以上幾點外,有讀者特別表示,應在內容中呈現研究結果。 至於專家特別著重在科普書應培養新的科學觀念、政府或民間應自發地成立科普協會等面向上。另外針對讀者的部分,專家也提供讀者在閱讀科普書時一些建議,譬如讀者應該常做功課,比較不同科普書的內容,才能了解書中傳達的科學知識的正確性。 除了上述研究的結果外,筆者認為,現今整個科普書出版市場還是有盲點存在,而非讀者、出版商以及科學專家所稱科普書只要改進了某些要素,就能讓讀者接受,甚至達到科學普及的目標。從問卷調查申發現,讀者大致能接受現在出版的科普書,但從讀者訪談中發現,讀者仍未能徹底理解科普書中的科學知識,更難以何況從中體驗並應用科學精神與科學方法。現今科普出版社似乎忽略了這個問題,也不認為科普書應該達到怎樣的科學普及,反而相當看好台灣科學普及的前景。推究出版商這樣的出版方向,可能又與專家之間的共生關係有關。因為許多科學專家在整個出版市場中,扮演審定者的角色,因此,他們的看法將會影響出版社的方針,如果有特用獨斷的專家掌控出版社,則會主導整個出版市場,而嚴重影響讀者獲取科學知識。這是現今專家與出版社共生關係中,尤其應該注意的。

Page generated in 0.028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