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二年關於中美財政軍事援助方案之探討 / The United States Financial and Minatary Aid to China 1938-1942

姜宜君, Chiang, I C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抗戰期間,美國提供援華物資,自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二年間,共有三項援助方案:內容摘要如下:[一]中美商業借款:可分成桐油,滇錫,鎢砂,和金屬借款。[二]:中美財政援助方案:美國國會於一九四二年通過同意借我政府五億美元以穩定我國財政。[三]租借法案:美國國會於一九四二年通過租借法案,給予中華民國物資以抵禦日本。在租借法案下美國提供我道路運輸之協助,以及供應軍械與飛機。本論文主要就以上三項方案之債務解決作一討論,因債務涉複雜之問題:   1.政府承認問題:美國已於一九七九年與中華民國政府斷交,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因此美國既不認為中華民國具有國際法人資格,缺乏代表性,中華民國政府是否有償還債務之義務?   2.政府繼承問題:美國政府認為中國只有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之新政府。所以依照國際慣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應繼承舊政府的權利與義務,負有債務清償責任。   3.台灣關係法對中華民國拘束力的問題: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後,美國國會制定了台灣關係法,用以規範美國與台灣的非官方關係,該關係法認為中美斷交以前的若干條約應繼續有效,所以這些債務條約都應繼續有效。惟台灣關係法是美國單方制定之國內法,無法拘束中華民國。本論文主要就以上三問題作一探討,以供國家當局參考。

Page generated in 0.018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