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勝鬘夫人經之如來藏學說 / On the Tathagatagarbha doctrine in the Sutra of Lion's Roar of Queen Srimala.陳雪萍, Chen, Hsueh P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以《勝鬘經》如來藏學說為探討主題,乃以「如來藏」為核心概念,簡擇文本與此相關之生命解釋及修學義理,透過概念釐清、界說與義理分析,嘗試對生命何以能轉凡成聖作出說明。關乎此有三道環節:(1) 表現為「生命」之根本理則。(2) 生死之所由及生死之可解脫。(3) 生命之得以開展乃至成佛。
在作法上,則扣緊此三環節而依序展開論文綱目,由此揭歷相關論題,並進行一層層之思辨與回應,從而鋪陳出《勝鬘經》如來藏學說之要義。本文各章大綱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主題、問題意識、研究方法、文獻依據、論述架構等,初步交代本文主要研究線索與申論項目。
第二章「文獻回顧」。將對古德註疏與現代相關研究作品進行介紹及討論,透過這部份的整理,希望能在本論文中呈現《勝鬘經》較完整之研究成果概觀,或盼由此發為後續之思辨題材與議論重點。
第三章「如來藏意蘊之探討」。先是透過Michael Zimmermann以及高崎直道之研究所得,大致對「如來藏」一詞理出較適切之字面意涵。繼依佛典相關教示、論說,追索並勾勒此眾生皆具之「如來藏」應何所指?另外,為接下來的討論方便,本章末後將對「藏識」一語略作介紹。
第四章「如來藏意蘊之開顯:由法身藏、法界藏、性淨藏之辨析以理解如來藏染淨依之性格」。本章立論有二軸線,一是借經文所示,帶出與「如來藏」同一義理脈絡之法身、法界、性淨等關鍵概念,辨析此些單詞何以能被同時使用於彼凡、聖二境殊異之說明?如關於法身之「在纏」與「出纏」。另一軸線自是由上一理路之釐清,來為「如來藏」作為生命染淨依之角色或性格進行適當解明。
第五章「如來藏之受染與離染」。轉入眾生染污心識以及透過修行得而去染存淨之討論。在第三章已大致對「如來藏成染或受染為藏識」之情況做了說明,本章一開始將先分析「藏識」之多重意義、階段性性格,以及與「無明住地」二者之關係,由此引介「無明住地」。繼之探討聖者對住地煩惱之去捨,即離染過程之修為與階次,是以分段生死、變易生死、意生身等為關鍵法目。最後回到「如來藏之厭苦、樂求涅槃」此一眾生得以去染存淨之立基點來加以討論。
第六章「空如來藏與不空如來藏之修行開展」。探討勝鬘夫人所宣說直截、堅定之修行準則,即由如來藏空智之照了,謂般若波羅蜜多之修習,依此將開展空如來藏與不空如來藏之功用運行,前者謂是智用離染,後者則為悲化聚德,由此長養行者之法身慧命,而畢竟離染無住。分析此一如來藏空智之運作,由其理據、實踐以致證果,皆是切落、符應、貫徹於法住法位之緣起法則,以此而為大乘了義,是佛陀親證之聖諦義趣,確能令眾生轉凡成聖,離苦得樂。
|
2 |
六朝隋唐期道教経典に見える仏教概念の研究神塚, 淑子 03 1900 (has links)
科学研究費補助金 研究種目:基盤研究(C)(2) 課題番号:11610015 研究代表者:神塚 淑子 研究期間:1999-2000年度
|
Page generated in 0.048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