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公共審議下的自我轉化-「新竹科學園區宜蘭基地」公民會議個案研究 / Self-transformation in public deliberation:the case of citizen conference on yilan science and industrial park

陳怡君, Chen,Yi C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審議民主概念中的公民會議,近年來已成為民主國家的重要審議機制,甚至可能成為未來公共政策制訂的基礎,許多不同的政府機構、非營利組織、學術團體陸續利用此機制提升公民參與。本文以公民會議的參與者與籌辦者為研究對象,分別從審議民主自我轉化理論及轉化學習理論的角度,探究公民會議前後,以及結束迄今約1年餘,相關參與者產生轉化的情形為何,進一步分析審議民主理論與轉化學習理論之間是否存在著互惠性(reciprocity)。本研究以宜蘭社區大學舉辦的「新竹科學園區宜蘭基地」公民會議為研究個案,針對參與者及籌辦者進行不同階段的問卷分析,呈現出其在審議民主理論自我轉化的過程;亦同時採取深度訪談方式,藉以瞭解參與者的轉化學習過程,並進一步探究其動機及影響程度。 本研究結果指出,首先在審議民主理論自我轉化三個面向中,「知識」層面僅侷限於政策知識的轉化,並未擴及政策相關知識;「態度」層面,政治效能感維持高度效能感,另會議甫結束時相關政策態度並未產生轉化,然而卻在會議結束後一年後有了轉變,初步推測應與外在環境因素變化有關;至於「行動」層面,則提高了參與公共事務的興趣,同時強化公共參與行動。惟前揭審議民主理論自我轉化的三個面向之間並未出現直接且明確的因果關係,僅發現知識的轉化整體而言會帶動政治效能感的轉化,同時知識的轉化也會相對地提高其參與公共事務的興趣和信心,可以初步推測知識與行動之間存在某種程度上的因果關係。其次,研究發現審議民主自我轉化理論及轉化學習理論兩者之間存在些許差異,在審議民主的轉化面向中,即使並未產生批判性思考,還是有可能會有行動方面的轉化;反觀轉化學習理論卻必定是需要經過批判性思考,最後才有可能完成轉化學習,但兩者仍可藉由審議民主中強調「知情」及「溝通」的過程中產生相互影響。本文藉由實證研究探討審議民主的重要價值理念,也提供未來舉辦公民會議經驗參考。

Page generated in 0.316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