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高雄市行人公共空間改造規劃之研究 -以美麗島大道計畫為例

蕭宜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高雄市是台灣第二個建有捷運系統之都市,原有公車系統受限許多因素,導致使用度與滿意度偏低,故高雄市民仍以汽、機車為其主要交通工具。因此高雄市發展都市大眾捷運系統,期望能達成大眾運輸導向發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簡稱TOD)之目標;然而若僅依賴目前所規劃之紅、橘二條捷運路線,欲達成其目標,勢必需在都市內採取行人導向發展 (Pedestrian -oriented Development,簡稱POD)理念,規劃具有人性化及吸引力的行人公共空間,以提昇市民搭乘大眾運輸便捷性及意願之目標。緣此,本研究以「美麗島大道計畫」為研究個案,分析台灣首例採取縮減主要道路面積,來擴寬及美化人行道的規劃方式,是否符合行人導向發展POD之理念。因此,本研究期望瞭解「美麗島大道」個案之改造規劃願景,並探討其改造規劃後是否符合「行人導向發展POD」之規劃理念;其次,分析研究個案空間各項空間元素的成效及其必要性,並瞭解行人公共空間之不同參與者對「美麗島大道」個案各項空間元素的需求。最後,提出具體改造規劃策略建議,提供政府作為改造規劃時之參考。 本研究進行國內、外個案及問卷調查與專家訪談分析後,得到如下之結論:一、行人公共空間是高雄市發展大眾運輸系統的重要元素之一。高雄市發展大眾運輸,必須正視下列重要元素(一)提供具吸引力之友善行人公共空間;(二)提昇公車之便捷性;(三)提昇捷運之便捷性。二、高雄捷運通車後可能面臨大眾運輸搭乘人口不足,以及民眾交通運輸習慣的調整,與高雄市公車系統的便利性改善,因此行人公共空間的改造規劃是高捷通車後所需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三、行人公共空間改造規劃後可發現,汽、機車違規停放及部份商家或住戶違規占用行人公共空間,缺乏遮蔽陽光設施等問題;以及行人公共空間改造規劃後所需面臨的課題,如與社區等重要節點普遍缺乏串聯與延續性,以及改造規劃政策方向未能統一,並普遍存在行人使用率不高之現象等課題。 基於上述研究內容,本研究提出如下涵蓋了四個面向目標之行人公共空間改造規劃具體策略建議,分別為1.行人導向發展POD的規劃理念。2.規劃內容及空間元素之增進。3.落實公權力與民眾參與。4.增進空間趣味性與吸引力。 期望高雄這個仍在迅速蛻變中的城市,在進行都市行人公共空間的規劃改造過程中,可以漸漸關注到「人」的需求,以及滿足到「人」的需求,畢竟,慢慢走,才是親近、認識一個城市的最好的方式。

Page generated in 0.02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