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超媒體模態對閱讀行為及理解的影響 / The effects of modality on hypermedia navigation behavior and comprehension

曾育慧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影片在網路內容中的比重日益增加,但超文本閱讀理解研究卻很少探討影片元素。本研究以實驗法探討超文本內容以不同表達模態(影片結合文字呈現、純文字呈現) 對理解及超文本大綱瀏覽行為的影響。 實驗以科普內容做為素材,招募81位大學生,隨機分配到實驗組及控制組:網頁影片結合文字組、網頁純文字組、紙本組三組,並要求受試者閱讀後以自由回憶(free recall)、概念圖寫下所看到的內容。接著,以Kintsch(1998)的建構-整合模式為基礎,建立文本中的巨觀命題與情境模式,並以命題分析法比對三組讀者回憶內容的差異。同時,也記錄網頁組二組受試者的瀏覽行為及時間。 研究結果發現,相同的內容,影片結合文字表達、及以純文字表達,就整體內容的巨觀命題、情境模式理解而言,二組讀者的理解並無差異。然而,若將影片、文字內容的巨觀命題理解分別統計,則發現收看影片結合文字組的受試者對影片內容的理解程度較高;若單就文字內容的理解進行分析,則發現收看網頁文字組的受試者對文字的理解程度較高。不同表達模態也影響讀者的瀏覽時間分配與瀏覽行為。當文字內容加入影片時,相較於純文字組,讀者在影片的瀏覽時間增加,文字內容瀏覽時間則較短。若內容只有文字單一表達模態,讀者會更依賴點選大綱及在頁面間點閱來幫助理解。文字組受試者的大綱瀏覽頻率、瀏覽總頁數高於影片結合文字組。 本研究同時對照網路與紙本不同媒介對讀者理解的影響。結果發現,此二媒介對讀者的巨觀命題理解無影響,但對讀者理解整體概念有影響,網路超文本的讀者,概念圖的回憶表現優於閱讀傳統紙本文字者。

Page generated in 0.018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