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霸權與國際公共財之關係-以人民幣國際化為例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gemony and international public good - tak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MB as an example蔡智棠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觀察到於越戰結束後,東亞呈現一個沒有霸權的狀態,然而,近來中國經濟的成長,使得人民幣國際化可能成為一項在東亞新出現的國際公共財。因此,筆者欲透過檢視東亞體系的現況與人民幣的國際化,嘗試對傳統霸權穩定理論中,對於霸權與公共財出現關係之部分進行修正,並重新檢視霸權的存在與一項新國際公共財提供之間的關聯性。
本文檢視東亞體系自戰後以來的演變與現況,並分別探討東亞體系中的三大行為者-中、美、日於體系中的角色轉變與其對於東亞體系的認知,最終本文提出「隱性霸權」的概念來為東亞體系下一註腳。
提出「隱性霸權」之概念後,本文進一步檢視人民幣國際化迄今為止的政策與現況,並透過8項貨幣國際化指標來評估人民幣目前的國際化程度。本文發現,人民幣目前的國際化程度比起世界其他主要貨幣,國際化程度仍相對較低,然而,本文認為由於中國本身的特殊條件,人民幣的國際化不是能或不能的問題,而只是何時的問題。因此,人民幣成為東亞體系中的國際公共財指日可待。
綜合上述討論,本文提出對於傳統霸權穩定理論的修正,指出於東亞體系中人民幣的國際化,讓傳統霸權穩定理論中,需要在體系內有一超強存在,國際公共財才得以出線的論述有修正之必要,此外,雖體系中有霸權存在將使公共財出現的可能性大幅上升,然而並不代表沒有霸權存在,公共財便不會出現。
|
Page generated in 0.01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