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論貿易融資項下國際應收帳款承購與買斷之比較研究

曾鴻鳴, Tomy Ts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國際貿易的付款方式劇變,傳統國際貿易中的信用狀(L/C)付款條件,因費用成本太高,已不為大多數進口商所能接受,銀行出口押匯及開狀業務亦逐年下降,過去台灣企業所常使用的信用狀交易比重已日益降低。根據中央銀行外匯局統計資料顯示,截至九十二年三月為止,我國出口結匯以信用狀交易的比例只有百分之十五,而不用信用狀交易的比例,居然高達百分之八十五,其中以電匯(T/T)、記帳交易(O/A)為付款條件的交易即佔百分之八十二,其餘則為D/A與D/P方式的託收交易。因此,在全球國際貿易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出口商往往必須尋求非價格化的競爭優勢,因而不得不接受對進口商較為有利、方便及成本低廉的付款條件,因此紛紛採用記帳交易(O/A)或承兌交單(D/A)等條件來爭取訂單。 由D/A或O/A等寬鬆付款條件所延伸出的國際應收帳款承購與買斷管理問題,出口商必須面對的是資金週轉的壓力,匯率波動及進口商倒帳的風險,這對於資金一向吃緊的中小企業而言,無異增加企業經營上的困難度。面對國際貿易的付款趨勢變革,在金融的輔助機制上因而有了「國際應收帳款承購業務」與「買斷業務」的產生,藉以提供上述各項風險的解決良方。 未來記帳交易與承兌交單有可能逐漸取代信用狀業務之趨勢,對於金融業者及進出口廠商如何因應,影響甚大;因此誘發筆者研究「國際應收帳款承購」與「買斷」這二種業務的動機,希望藉由對該業務的探討及兩者間的差異之比較分析,能對相關業者有所裨益。 近年來,國際貿易的付款方式劇變,傳統國際貿易中的信用狀(L/C)付款條件,因費用成本太高,已不為大多數進口商所能接受,銀行出口押匯及開狀業務亦逐年下降,過去台灣企業所常使用的信用狀交易比重已日益降低。根據中央銀行外匯局統計資料顯示,截至九十二年三月為止,我國出口結匯以信用狀交易的比例只有百分之十五,而不用信用狀交易的比例,居然高達百分之八十五,其中以電匯(T/T)、記帳交易(O/A)為付款條件的交易即佔百分之八十二,其餘則為D/A與D/P方式的託收交易。因此,在全球國際貿易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出口商往往必須尋求非價格化的競爭優勢,因而不得不接受對進口商較為有利、方便及成本低廉的付款條件,因此紛紛採用記帳交易(O/A)或承兌交單(D/A)等條件來爭取訂單。 由D/A或O/A等寬鬆付款條件所延伸出的國際應收帳款承購與買斷管理問題,出口商必須面對的是資金週轉的壓力,匯率波動及進口商倒帳的風險,這對於資金一向吃緊的中小企業而言,無異增加企業經營上的困難度。面對國際貿易的付款趨勢變革,在金融的輔助機制上因而有了「國際應收帳款承購業務」與「買斷業務」的產生,藉以提供上述各項風險的解決良方。 未來記帳交易與承兌交單有可能逐漸取代信用狀業務之趨勢,對於金融業者及進出口廠商如何因應,影響甚大;因此誘發筆者研究「國際應收帳款承購」與「買斷」這二種業務的動機,希望藉由對該業務的探討及兩者間的差異之比較分析,能對相關業者有所裨益。

Page generated in 0.012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