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lling suggestions: "subject:"趙紫宸 , 188811979"" "subject:"趙紫宸 , 188861979""
1 |
侯活士品格倫理與趙紫宸人格倫理的批判性比較 = A critical comparison of Stanley Hauerwas' and T.C. Chao's character ethics趙文娟, 24 March 2014 (has links)
本論文采用詮釋 -- 對話的方法,深入比較了侯活士和趙紫宸品格(人格)倫理。旨在期望該方法能夠較準確全面地展現他們各自倫理思想之獨特性,以及促進與豐富中西方學界在該理論上之交流。 基於此,本論文首先批判性地分析與詮釋了二者的相關文本,以此揭示他們重要的神學倫理語境、前設與內容;再者,在文本詮釋之基礎上比較了二者概念與內容上之重要的相似點不同處;其次,找出在實踐 了二者概念與內容上之重要的相似點不同處;其次,找出了二者在實踐中嘗試處理的道德議題 -- 戰爭與和平,並從他們各自的立場出發相互詢問道德實踐之目的、原則和意義,從而進行跨文化溝通對話;最後筆者得出如下結論: 侯活士與趙紫宸的品格(人格)倫理具有高度相似性與差異性,或者有交疊與相異之處。儘管其倫理確是基於不同文化背景產生的兩種理論,具有不同的概念體系與社會背景,具有不同的概念體系與社會背景,具有不同的概念體系與社會背景, 而這塑造了他們各自處理道德問題的視角差異性 。但是,總體上他們始終以“如何成為聖潔和平的群體 ”發展相關理論, 以及他們不斷在回應 “信徒應該如何處理戰爭與和平 ”之實踐問題。不僅如此,侯活士的品格倫理在論上更系統與完善,它能夠為趙紫宸人格理論之重構提供參考與借鑒。較之,趙紫宸的人格倫理在實踐上更具體與切實,它能夠為侯活士的倫理實踐反省給予啟迪。 關鍵詞:品格、人格、比較、詮釋、對話
|
2 |
中國基督敎會與社會主義運動: 基督敎知識分子的反應與調適之路1945-1954. / 基督敎知識分子的反應與調適之路1945-1954 / Christian church and the socialist movement in China : the responses and adjustments of the Chinese Christian intellectuals 1945-1954 / Zhongguo Jidu jiao hui yu she hui zhu yi yun dong: Jidu jiao zhi shi fen zi de fan ying yu tiao shi zhi lu 1945-1954. / Jidu jiao zhi shi fen zi de fan ying yu tiao shi zhi lu 1945-1954January 1996 (has links)
麥炳坤 = The Christian church and the socialist movement in China : the responses and adjustments of the Chinese Christian intellectuals 1945-1954 / Mak Beng-kuan. / 論文(博士) -- 香港中文大學硏究院歷史學部, 1996. / 參考文献 : leaves [263]-300. / Mai Bingkun = The Christian church and the socialist movement in China : the responses and adjustments of the Chinese Christian intellectuals 1945-1954 / Mak Beng-kuan. / 導論 --- p.1 / Chapter 第一章 --- 內戰時期的中國基督敎會(1945-1949) --- p.19 / Chapter 第一節 --- 歷史背景:從勝利到失敗 --- p.19 / Chapter 一 --- 八年抗戰結束 / Chapter 二 --- 國共內戰爆發 / Chapter 三 --- 通貨急劇膨脹 / Chapter 四 --- 官吏貪污腐敗 / Chapter 五 --- 人心渴求安定 / Chapter 第二節 --- 宗敎政策:從條文到事實 --- p.23 / Chapter 一 --- 國民政府 / Chapter 二 --- 蘇維埃區 / Chapter 第三節 --- 敎會槪況:從紛亂到劃一(上) --- p.45 / Chapter 一 --- 敎會的危機 / Chapter 二 --- 敎會的恢復 / Chapter 三 --- 基督敎會與時代轉變 / 小結 / Chapter 第二章 --- 建國前後一一從統戰到改造 --- p.64 / Chapter 第一節 --- 知識分子政策 --- p.64 / Chapter 一 --- 名義與根源 / Chapter 二 --- 延安時代一一抗日統一戰線與吸收知識分子 / Chapter 三 --- 延安時代一一知識分子的敎育、改造與整風 / Chapter 四 --- 一九四九年前後的整頓、敎育與改造 / Chapter 五 --- 人民民主專政下的統戰與改造 / Chapter 第二節 --- 基督敎自由主義知識分子 --- p.89 / Chapter 一 --- 來自美國的自由主義思想 / Chapter 二 --- 中國基督敎自由主義知識分子 / Chapter 三 --- 從統戰到改造 / 小結 / Chapter 第三章 --- 從自由主義到新正統主義:神學家趙紫宸 --- p.109 / 引言 / Chapter 第一節 --- 一生神學敎育事業 --- p.111 / Chapter 一 --- 少年求學 / Chapter 二 --- 東吳時期 / Chapter 三 --- 燕京時期(一):從自由主義到新正統主義 / Chapter 四 --- 燕京時期(二):從矛盾到樂觀 / Chapter 五 --- 建國後的處境與適應 / 小結 / Chapter 第二節 --- 時代的信息 --- p.128 / Chapter 一 --- 早期的自由神學 / Chapter 二 --- 新正統主義與敎會觀 / Chapter 三 --- 敎會改革論與新中國:思想調適之路 / 小結 / Chapter 第四章 --- 從基督敎敎育到哲學硏究:敎育家韋卓民 --- p.160 / 引言中國基督敎高等敎育 / Chapter 第一節 --- 一生華大事業 --- p.164 / Chapter 一 --- 從文華書院到華中大學:從學生到校長 / Chapter 二 --- 巨變中的爭扎:從希望到失望 / Chapter 三 --- 思想改造與調適:哲學硏究與曠達人生 / 小結 / Chapter 第二節 --- 韋卓民思想 --- p.183 / Chapter 一 --- 基督敎信仰及其與中國文化之融匯 / Chapter 二 --- 敎育理論與實踐 / Chapter 三 --- 智慧之學的調適 / 小結 / Chapter 第五章 --- 從社會活動到三自運動:改革者吳耀宗 --- p.196 / 引言 / Chapter 第一節 --- 靑年會事業 --- p.198 / Chapter 一 --- 學生工作與社會服務 / Chapter 二 --- 出版工作 / Chapter 三 --- 統戰對象 / Chapter 第二節 --- 吳耀宗思想:從唯愛到革命 --- p.207 / Chapter 一 --- 基督敎思想 / Chapter 二 --- 社會革命思想 / 小結 / Chapter 第三節 --- 從意念到實踐:三自革新運動 --- p.221 / Chapter 一 --- 吳耀宗基督敎改造的意念 / Chapter 二 --- 吳耀宗領導的敎會改革:三自革新運動的興起 / Chapter 三 --- 五十年代敎會簡況:從紛亂到劃一(下) / 小結 / Chapter 第六章 --- 綜析:反應與調適 --- p.235 / Chapter 第一節 --- 理性與存在的決定 --- p.235 / Chapter 第二節 --- 統戰與改造對象 --- p.237 / Chapter 第三節 --- 共產主義及政敎關係 --- p.240 / Chapter 第四節 --- 基督與文化 --- p.243 / Chapter 第五節 --- 敎會改造與個人調適 --- p.247 / 總結論 / 附錄一:趙紫宸生平年表 --- p.253 / 附錄二 :韋卓民生平年表 --- p.255 / 附錄三:吳耀宗生平年表 --- p.258 / 書目 --- p.263
|
Page generated in 0.020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