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跨國企業社會責任之研究 / A Study on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鄭棋峰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經濟全球化的結果,對勞工權益造成諸多不利,也引發了世界上對於經貿與勞動人權的廣泛爭論,近年來高漲的勞動人權意識不斷與國際經貿產生衝突,每每在各種國際貿易會議場所外引發大規模的抗爭。不過,也因為如此,近年來在國際勞動人權與經貿全球化之間似乎也產生了新的發展走向。
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國際貿易活動迅速發展並不令人意外,但在此過程中,要如何調和勞工權益,一直都是開發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所難以定調之處。自從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於一九九四年成立之後,雖對於環境保護議題逐漸取得共識,但對於勞動人權保障之問題,尤其對於應否建構國際勞動基準的連結問題,自一九九六年新加坡部長會議正式浮出檯面之後,至今仍無法進一步取得共識。
世界上對於勞動人權與國際貿易連結的討論,主要以國際勞工組織與世界貿易組織為中心,一連串的討論在近年來沒有停止過,近十年來歐美已開發國家的消費者,開始關注跨國企業的社會責任問題,他們透過抵制消費來要求企業需承擔社會責任,改善海外工廠的勞工問題,勞工團體及大眾媒體,也透過遊行示威等活動,抵制企業銷售剝削勞工而成的產品,迫使企業制定了各自的社會責任標準,很多行業別、區域性及全球性的政府及非政府組織,也都分別制定了不同的標準。
然而,這些標準尚欠缺有效的統整而導致了各種標準紛亂之情勢,讓企業不僅要推動公司內的社會責任標準,同時也要遵行各界不同的標準,以因應不同團體的需求,甚至有些企業整天忙於相關檢驗,可說是不堪其擾,甚至投入大量資源在相關檢驗卻沒有得到應得的效果。那些相關的標準可能有不同的定義、不同的流程,這樣的紛亂造成了相關標準公信力大失的後果。不可否認的,不少企業將社會責任視為一種公共關係,甚至是一種廣告效果,並利用企業社會責任作為其短期利益獲取之工具。
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廣義而言是企業在獲取營利的同時也要兼顧社會各層面的道德責任。然而,從古至今,會自動自發肩負起社會責任的企業少之又少。因此,透過國際組織與國家政府的規範加以監督是無法避免的。在這場遊戲中,國際組織、國家與企業,原則上都可以認同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然而各自卻都打著如意算盤,運用各種力量,試圖將企業社會責任帶向對己方有利的局面。
由研究中可得知,從消極的遵守規範到積極的合作模式,這似乎是近十年來企業社會責任的大方向,雖然期間經歷許多問題與爭論,但可以確定的是,大方向並無改變,至於如何在正確的方向中公平公正地實踐跨國企業社會責任,國際勞工組織在此方面已經做出了良好示範,至於跟進與否,相當值得各界進一步思考。
|
Page generated in 0.023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