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台灣銀行業面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之業務策略 / The business strategy on Taiwan banks' responses to the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傅瑞媛, Fu, Ruey Y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銀行業面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之相關商機廣度與深度,端看兩岸三地法令開放之程度及人民幣國際化之速度。與金融業相關之兩岸三地法令,其開放程度係架構在兩岸政治和平與對等基礎上;而影響人民幣國際化的四個重要支柱,則是離岸人民幣市場、資本開放程度、人民幣匯率改革及利率市場化。這四項支柱中,與傳統商業銀行密切相關者以離岸人民幣市場為主。因此,本論文係以跨境貿易、人民幣融資及財富管理業務等領域為研究範圍。 近二十年來,台灣銀行業在政府逐次放寬兩岸金融法令中,由最初的境內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ffshore Banking Unit,簡稱「OBU」)的設立,逐漸放寬到可提供金融服務予境外第三地之大陸台商。隨著人民幣從周邊化、區域化、國際化的進程中,人民幣透過跨境貿易走出中國大陸。此時,台灣銀行業在現有的法令架構下,如何掌握商機,乃所有金融同業追求的目標。 從人民幣國際化之回顧,得知其邁向國際化早已於2003年之「邊境貿易外匯管理辦法」周邊化開始;進而於2008年首次與韓國簽定「雙邊貨幣互換協議」開始區域化時期;到2009年啟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讓人民幣走出境外,應是人民幣邁向國際化的重要里程碑。 離岸市場,是中國大陸選擇人民幣國際化及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政策。香港憑藉其政治與地理優勢,在中國政府的加持下,成為第一個人民幣離岸金融首要中心,其他極力爭取積極爭取下一個人民幣離岸中心之城市有倫敦、新加坡及台灣,未來人民幣離岸市場若能在不同時區發展,應可加速人民幣國際化之腳步。 台灣在兩岸三地相關金融法令之開放,政治面之考量大於商業面,因此較無法與時俱進。雖然如此,台灣銀行業仍積極在逐步開放之法令中,提供台商企業靈活、貼心、客制化之服務。 本論文透過實際個案探討,在逐步開放之兩岸三地法令下,隨著人民幣國際化之腳步,台灣銀行業在有限之業務型態上,提供台商財務操作之對大利益。尤其是跨境貿易實施後,可改變台商企業以往只能以第三國貨幣(主要是美元)為中介進行兌換,即新台幣←→美元←→人民幣,徒增換匯成本和匯兌風險。另,對於想藉離岸市場與在岸市場,存在不同利差及匯差,透過靈活之金融市場操作工具,以追求相對收益率。 自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實施後,跨國資本以人民幣流動較過去相對容易,因此成為人民幣離岸市場匯率波動的重要因素。然而,全球經濟的相互牽動,可預見未來,區間波動將取代單向升值。因此,對以往習慣以套滙、套利的投資者而言,應更慎重對待財務操作。

Page generated in 0.022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