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博物館智能障礙導覽研究--以台北市立美術館為例

王婉如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英美等先進國家均已開始提倡身心障礙者教育的平等權,促使身心障礙者獲得同等的教育機會,不僅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亦然,而博物館正是社會教育最佳的場所之一,因此博物館的身心障礙教育更是值得注意。根據內政部(民89)的統計,台灣目前身心障礙人數已超過七十一萬,其中又以智能障礙者的比例最高,為落實教育部「邁向學習社會」的願景,博物館應該開始重視身心障礙者的教育。本研究基於保障身心障礙者教育權與博物館弱勢觀眾的開發,試圖瞭解國內外博物館智能障礙教育實施之概況、智能障礙者的學習特性及其教學原則,並以台北市立美術館為個案,探討台北市智能障礙國中生參與美術館導覽活動的概況與反應,最後歸納出博物館辦理智能障礙導覽活動的原理原則。 本研究採個案研究,分別以文件分析、觀察、與訪談等方式取得相關資料,以獲得台北市立美術館辦理智能障礙導覽活動的全貌,以及智能障礙學生於導覽過程中的反應,並整理啟智班教師與解說員的意見與建議,歸納出博物館辦理智能障礙教育活動的原則。根據本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四點結論: 一、國內博物館在身心障礙教育之專業知能有待提升。 二、國內目前實施智能障礙導覽的困難在於人力資源的缺乏。 三、國內啟智班教師未善用博物館或美術館的資源。 四、國內館校合作的機制不夠成熟。 根據以上結論,本研究提出三點具體建議: 一、提升博物館智能障礙教育的知能,鼓勵啟智班教師、智能障礙教育專家加入博物館義工或訓練人員行列,並尋求民間團體的合作。 二、建立博物館與學校或民間團體的合作機制。 三、呼籲政府從政策面推動博物館身心障礙教育發展。

Page generated in 0.025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