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波謝洪尼耶遺風》中的地主與農奴生活圖像分析

方瑞楊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研究內容為分析十九世紀俄國批判寫實主義作家薩爾蒂科夫─謝德林的作品《波謝洪尼耶遺風》中的地主與農奴生活圖像。論文分為三大部份:第一部分探討謝德林的生平與創作歷程,並對其作品《波謝洪尼耶遺風》的創作背景、動機、過程與風格等方面進行深入探究。謝德林借用民間諺語中嘲諷波謝洪尼耶人盲目無知的意涵,來批判生活在農奴制下的俄國地主與農奴的愚昧粗蠻生活;作家筆下的「波謝洪尼耶」實為當代俄羅斯農奴制式生活景況的縮影。論文的第二部份分析《波謝洪尼耶遺風》中的地主階級生活圖像,從形象、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等方面來探索十九世紀俄國地主生活。謝德林所描繪的地主階級以人數佔最多數的中等地主與小地主為主,呈現出當代多數地主生活不甚體面的此一事實。地主雖身為貴族,但其言行與內在卻未必高尚,謝德林對地主階級普遍的愚昧與粗俗進行揭露,並給予深刻的批判。論文第三部份分析《波謝洪尼耶遺風》中的農奴階級生活圖像,從形象、勞動生活與精神生活等方面來探索農奴階級(農民與家奴)的生活。農奴與地主的生活緊密相繫,謝德林對農奴生活的描繪,一方面呈現出下層農民與家奴的勞苦境況,另一方面批判地主奴役農奴之野蠻;從中可感知作家對農奴階級的同情,其立場始終都站在農奴這一方。《波謝洪尼耶遺風》寫於十九世紀下半葉,基於農奴解放後的俄國社會中仍然存在著農奴制的遺毒,謝德林藉此書重現上半葉的生活,作為對當代後生晚輩的告誡,而此告誡,不只適用於十九世紀末,乃至二十一世紀的今日,仍具有深刻的警世寓意。

Page generated in 0.023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