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詐欺罪之研究-以電腦詐欺及廢除牽連犯、連續犯之修法為題

郭志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詐欺犯罪向來高居我國刑事犯罪排行榜之前幾名,究其原因應與其犯罪手段多樣、犯罪成功率及犯罪所得均高但其可能必須付出之代價卻相對較低等因素有關。尤其是在電腦網路及相關資訊設備普及後,詐欺犯罪的型態與手法更是日新月異,導致詐欺犯罪已然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社會問題。 首先,本文第一章擬由我國刑法中詐欺罪的構成要件作為切入點,分別就詐欺罪之立法目的、保護法益以及各個構成要件等層面,探討詐欺罪之整體內涵。 其次,針對新型態之電腦詐欺犯罪,本文則於第二章中由電腦犯罪之概念及類型為出發點,並分別介紹美國、德國及日本等國之立法例,再探究我國目前之相關規定及實務判決,以對於電腦詐欺之類型及法律適用及解釋等方面之議題加以分析。 再者,我國刑法於民國94年1月7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同年2月2日經總統正式公布。本次修正案中,廢除了刑法第五十五條後段有關牽連犯之規定及刑法第五十六條關於連續犯之規定,此一修正內容將對於我國刑法上犯罪競合理論之適用與內涵產生相當程度之影響。本文擬由行為單複數之介紹為始,分別就與詐欺罪有關之牽連犯與連續犯之問題,以及本次修法後所可能造成之影響進行探討。 最後,本文第五章結論中,則分別就詐欺罪構成要件之內容、刑度以及本次修法廢除牽連犯與連續犯後之量刑標準等問題提出結論與相關建議。

Page generated in 0.021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