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金門閩語:金沙方言音韻研究 / Aspects of Jin-sha southern min phonology

譚家麒, Tan, Jia Q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實際田野調查的方式蒐集金門金沙方言的語料,並且對其進行分析。金門隸屬於福建省同安縣,隔海與廈門、同安相望,而金沙鎮則位於金門本島東北方。以語言系屬來看,金沙方言屬於閩南方言,對閩南方言的研究論著雖然相當豐富,但是針對金門地區所做的專門研究數量尚不算多,因此本文希望藉著對語料的分析與掌握更進一步地瞭解金門地區閩方言的表現。 本論文章節安排如下: 第一章說明本論文研究對象之歷史與地理背景、相關研究的文獻回顧、本論文的研究目的與方法、研究的語料來源。 第二章我們分析田野調查所得到的語料的語音表現,藉此整理歸納出金沙方言的平面音韻系統,除了對聲母、韻母、聲調做整理之外,亦針對音節結構與結構上的限制作進一步的分析。 第三章針對金沙方言所有的音變現象做討論。除了聲母、韻母、聲調在語流中產生的各種變化,也討論不同的語法結構所造成的連讀調表現,以及單音形容詞重疊式的聲調表現。更著重於討論金沙方言小稱詞尾「囝」的特殊聲調表現。 第四章運用歷史音韻比較的方法,以中古切韻音系為比較架構,對金沙方言進行層次異讀的分析。聲母部分依據晚唐之後的三十六字母系統,韻母則以十六韻攝為比較基準,聲調部分則是觀察古清濁不同的聲母反映在今日聲調上的差異。 第五章為結論,將本論文的研究成果做一個提綱挈領的報告。 希望透過平面音韻及歷史音韻這兩種不同層面的分析,能夠使我們對金門金沙方言有更為深入的瞭解,如此,不但對語言傳承以及研究有所幫助,更可以替未來進一步的深入研究立下良好的基礎。

Page generated in 0.027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