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自身迴歸模型最佳子集之選擇

吳佩芳, WU, PEI-F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全部論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緒論,指出研究範圍及方法;第二章分析對線性迴歸式中 最佳子集之Mallows 方法;第三章探討時間數列資料之自身迴歸模型;第四章以目前 台灣實例作研究;第五章為結論。 對於一組隨機樣本,其自變數之最佳子集之選擇問題,首要乃在兩個相對子集中選擇 準則的發展,其二是降低計量的效果。本論文即著重降低計量之效果,用Mallows 的 CP 統計量做為比較兩迴歸式之基本準據,發展出一套程序,能以最少的計算過程判 斷出好的迴歸。 在本文中吾且將研究時間數列資料之自身迴歸模型,由Hocking 和Leslie的迴歸模型 之子集選擇方法改編,適用在自身迴歸模型,再發展一演算法,由事先固定之最大落 後期數k 而有最小殘差變異中,發現k 期落後之自身迴歸模型。此種演算法達到最小 計算效果,幾乎不必再檢核此(kκ)個可能子集,吾將再利用Akaike ′的抉擇函數 ,由2K -1個可能子集中選出最後模型。
2

共同基金波動擇時能力之研究-台灣的實證

劉進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修改傳統 模型為出發點,探討基金經理人所具備的動態行為特質。傳統模型重點主要放在經理人對於市場報酬率走勢的預期,並未考慮到其對市場未來波動性走勢的預期能力。因此本文認為有失偏頗。故研究方法即加入波動擇時能力特質進入模型,希望能強化傳統模型的擇時能力表現,以更完整地建立有關經理人擇時能力的資訊。 本研究採用三十支國內股票型共同基金為研究樣本。研究期間為2001//7/1~2005/6/30四年。利用日資料方法來補捉基金經理人每日動態特質,並且建立了隨機投資組合作為比較基準點,期望能更客觀的分析經理人是否具備優良從事交易策略的能力。 研究結果發現,研究樣本的基金經理人,以三因子或單因子模型分析,多數經理人具備波動擇時能力,但是報酬擇時能力並不顯著。這說明國內共同基金經理人在面對股市的未來報酬高度不確定性,會重視高波動所帶來的高風險。故會在未來走勢高波動時,適時的減少市場風險曝露及投資部位。 另外,研究結果也發現,當模型中異常報酬考慮到市場上波動時,基金經理人波動選股能力係數並不顯著,故無法說明其會隨著市場波動性改變,而運用選股能力強化績效,創造基金異常報酬。

Page generated in 0.022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