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組織現象之探討──搭便車行為、雇傭關係與資訊結構 / Three Theses on Organization Economics:Free Rider,Employer- Emplo- yee Relationship and Information Structure

沈榮欽, Shen, Rong-Ch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有關市場經濟的文獻早已汗牛充棟,相較之下,組織經濟是一個較受 到忽視與待開發的領域。本文以三個模型來探討經濟組織的形成及組織與 市場的差異。在第一個模型中,我們承續Olson(1965)、Alchian and Dem- sets(1972)和Kandel and Lazear(1992)的理論,說明在聯合生產中 ,不同機制克服搭便車行為的效果,我們比教了三種理想型的機制:市場 (價格機能)、道德(同儕壓力)和層級組織,藉以說明組織的利益。在 第二個模型中,吾人藉由一個賽局模型比較了不同生產方式對形成雇傭關 係的影響,說明在單期和多期模型中,自營生產和聯合生產對雇傭關係的形成有何不同的影響。在第三個模型中我們探討了組織與市場究竟有何「本質」上的差異。首先吾人定義兩種不同的系統:集中的與分散的資訊系統。前者係以Simon (1967)的階層分解原則來定義經濟組織的資訊特色,後者則較接近無組織或是「市場」經濟體系。然後我們藉由模型的比較表明組織與市場在資訊上的差異。吾人的模型可視為對Hayek(1945)、Coase(1937)以及Sah and Stiglitz(1986)關於組織與市場結論的補充與註解。我們並將結論的一個引申與Lawrence and Lorsch(1967)關於組織與環境關係的結論加以比較:在我們的模型中,Lawrence andLorsch(1967)的結論只是環境景氣平均數大於零的一個特例。不過這仍是一個有待進一步驗證的結論。

Page generated in 0.023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