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台灣電腦業國際物流策略之研究

勵秀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電腦產業分工型態的確立,業者專心從事對自己有利的價值活動,並藉由不同成員間的配合,進行分工整合,完全捨棄過去垂直整合的策略。另一方面,資訊產品的生命週期愈來愈短,加上企業全球化的趨勢,使得全球性的物流管理需求日漸受重視。 本論文的研究動機,主要是因為近年來有關物流的文獻發表愈來愈多,而對國際物流策略的文獻雖有提及,但為數並不多。目前國內電腦業者對國際物流愈加重視,陸續有廠商進行國際物流之運作,積極在海外佈點,期使能建立一完整的全球化經營體系。 本研究是一探索性研究,以國內電腦廠商在進行國際物流運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並進行人員訪談,以探討國內電腦廠商採用國際物流做法的因素、如何做、以及所造成的影響,提供一完整性的分析與比較。 本研究發現: (一)影響國際物流做法的因素 環境、技術及成本三大因素影響了台灣電腦廠商進行國際物流的做法,其中環境因素中的關鍵性零組件的變動性及客戶的要求是最重要的關鍵因素。追究其原因,乃是因為台灣電腦廠商絕大部份接OEM訂單為主要業務,隨著關鍵性零組件變動速度的加快,客戶為求獲得最新鮮的產品,勢必影響到台灣廠商的做法。 (二)國際物流的做法 台灣電腦廠商在國際物流做法上,將組裝與生產活動分開,各地生產工廠改以零組件出貨的方式,交由各地組裝廠再進行最後成品的組裝,以搭配市場的行銷活動,並由組裝廠購買敏感性零組件,形成採購權的分散,使廠商免受零組件價格波動的損失。同時,台灣廠商積極進行全球運作,透過密切的協調配合,以做到全球接單、當地出貨的目的,便於客戶就近下單。 此外,進行全球性運作,不同地區的配合需要靠資訊技術的輔助,以互通業務資訊,一方面提高自己內部的運作效率,另一方面藉由不同公司的配合來減少存貨的積壓。因此,資訊技術的應用可提升公司的反應能力,並協調各地的資源運用。 (三)國際物流做法所造成的影響 當台灣電腦廠商從事國際物流的運作之後,在生產作業方式上必須做調整,其中組裝從生產活動中分離出來,以接近市場為主,此番調整造成採購權的分散,敏感性零組件由當地組裝廠視實際需要而採購。同時公司的資訊系統也會產生改變,為因應價值活動的地區性分散,以資訊技術來連結這些分散的活動,以做有效率的管理。最後,對外部供應鏈成員也會造成相當的影響,在供應商方面,過去單純買賣關係轉變為合夥關係,供應商必須配合電腦廠商多點交貨的需求,且時間上也要有良好的配合。在下游客戶方面,則強調依賴資訊的連結來協助電腦廠商的生產作業,以求存貨降至最低,並能提供最新的產品。

Page generated in 0.016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