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公有土地開發政策與開發方式選擇之研究 / The research of public land develop policy and choice

胡雅婷, Hu, Ya-T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公有土地為數之大,對土地供給市場的影響可見一斑,以台北市信義計畫地區為例,區內公有非公用土地佔全區可開發土地面積之34.6%,其開發決策過程、開發方式,將對全區土地開發活動及地價變化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有鑑於此,本研究將探討現行公有土地開發政策與法令規定,提出公有土地在土地開發市場中,所應扮演的角色功能。再者,在公有土地開發主體方面,利用歐美國家都市建設中大量使用的公私合營土地開發方式(Pub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公有土地開發主體由政府主導型轉為公私合營土地開發方式,不但可以節省政府財政支出,亦可藉由民間專業人才投入,達到更高的開發效率,正符合了政府獎勵民間參與投資建設的政策。 在公私合營開發公有土地的決策過程中,政府與土地開發商,兩者或因目標並不完全一致,或者是彼此間風險態度不同,其個別尋求的效用函數是不相同的,公部門在政策考量下開發公有土地將尋求公有土地開發效用最大,私部門則站在求取最大利潤報酬的觀點,考量是否參與公有土地開發作業,此時政府則需提供相當的誘因機制,以吸引私部門參與公有土地開發,在此情況下,不同公私合營土地開發方式--設定地上權開發、BOT開發及合作開發,本研究將比較各公私合營開發方式的內涵、運作流程及決策時間的差異,並重新加以定義,作為公有土地開發方式選擇的依據,並利用財務模擬分析,設計各公私合營開發機制,充分發揮公地開發的角色,以滿足都市發展的需要;最後,針對不同土地使用,選擇適合的公有土地開發方式。 本研究建議為下列四點:一、公有土地開發方式制度設計應隨政策目標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二、信義計畫區公有土地應暫停標售;三、公有土地各開發方式誘因機制隨土地用途及區位改良;四、公有土地開發方式依景氣情況作開發決策依據。

Page generated in 0.011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