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lling suggestions: "subject:"climension off dialogue"" "subject:"climension off lialogue""
1 |
教育網站觀察程序與分析系統之研究陳信宏, Chen,Andy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們認為,在網路教育的中的Amazon.com尚未成形之際,有關教育網站的任何分析與研究,其實就是嚐試對於一連串「什麼是教育網站?」的問題,給予較具體及系統性的回答;據此,本研究從整理「網路教育」的定義開始,歸納包括Michael G. Moore及Bill Gates等學者專家對網路教育的觀察及想法,推導出教育網站幾個可能的「想像空間 (構面)」[第2-1節];並且,整合相關的「教育理念」、「網站經營邏輯」與「網路科技」到各構面中作為觀察 (或比較) 各網站差異的指標 [第2-3節];此外,環顧實際的競爭環境,文中在構面要素的選擇上,也絕大部份以能夠直接從介面進行觀察為主要考量。最後,為了滿足網路經濟□「一夕數變」的動態需要,我們進一步推演構面間的邏輯關係、分析方法及觀察程序,使「構面」及「構面要素」更能輔助作為網站經營長、短期的決策依據 [第3章]。
研究發現,由歸納定義形成「構面」及「構面要素」的網站分析方法,可以系統性地整理出網站經營要素,協助經營者適度界定營運範疇 並妥善分配資源比重。以「教育網站」為例,本研究所採用的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幫助經營者脫離空泛的想像,更具體地將經營重心縮小到「結構」、「對話」、「社群」、「軌跡」四個構面及其相對應的構面要素上。
我們也發現,不僅「教育網站」四個「網路經營」構面間有嚴謹的演化邏輯 (Ch.2-3-5.3),構面背後的「教育理論」更同時存在相同的邏輯基礎 (Ch.2-3-5.7 )。這使得本研究可據之以推論104人力網站為「教育網站」再合適不過的「定位型」聯盟 (Ch.3-1-2);推論亞卓市形成「幽靈課程」及「幽靈學生」 的原因 (Ch.3-1-3);並決定研究中的各變數關係如何構築一個完整的研究架構(Ch.3-3)。
根據上述邏輯基礎,我們另外發現,一個同時滿足「網路經營」、「網路科技」、「教育及學習理論」的「網路教學情境」設計 (Ch.2-3-5.6),如何模擬出「真正的」教育網站風貌。同時,在此情境下的網路學習方式,也讓吾人有機會重新思考如何增進教育網站「忠誠度」:在「個人」先備知識與「社群」分類知識游走間摧化;一種有別於其它非教育性質網站的獨特作法 (Ch2-3-5.6;Ch.3-1-2)。
我們還發現,妥善設計一個觀察程序,可以組合本研究中的部份結果成為進行網站比較時的觀察標準;如此可以協助經營者在面對不同型式同樣標榜教育功能的各式「教育網站」時,有能力更深入也更完整探討其間的差異所在 (Ch3-4-1)。
我們更發現,由於「構面」及「構面要素」除了能夠動態組合、方便賦予權重指標,同時還能因應變動的競爭環境,靈活增刪構面要素而不影響決策系統;整個研究因此提供了「決策系統可程式化」的機會 (Ch3-2-1;Ch3-2-2;Ch3-3)。
|
Page generated in 0.063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