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1
  • Tagged with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government expenditure share,endogenous labor supply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

Yi, Chiu-ping 10 August 2004 (has links)
none
2

勞動力調整機制與失業

黃幼宜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包括三篇有關「勞動力調整機制」及「失業」相關課題之研究。 這三篇研究分別在國際貿易理論的領域中,建立三個不同的理論分析架構與模型,進行討論有關勞動力調整的主題,整個論文的主軸及行文順序如下: 第一篇文章為「農村失業模型的理論與應用: WTO架構下的農業政策」,主要建構一個可能存在失業的理論模型。主要根據 Adam Smith 「剩餘生產力的出路」(vent for surplus)的理念下,本文主要針對在農村經濟出現生產要素「失業」的情況下,從剩餘生產力出路的觀點,將鄉村的過多勞動力或閒置土地,找到一個新的出口,再創造生產要素的價值。 第二篇文章為「勞動力調整機制與都市勞動力回流」,都市人口回流鄉村(return migration)為人口遷移的實證文獻所肯定的普遍現象,本文提供一個闡釋上述人口回流現象的理論基礎,討論勞動力的過度反應與都市人口回流(return migration)的形成。當鄉村地區勞動力過度外移至就業,一窩蜂跑到都市後反而成為都市中的失業人口,最後再選擇回流鄉村的動態行為模式。 最後,第三篇文章為「職前訓練與勞動力調整機制」,結合實質景氣循環模型中內生的勞動供給與跨部門的調整成本 (adjustment costs)的動態分析架構,從勞動者可以自己選擇要投入工作賺取報酬,或是不工作的決定,亦即,勞動者衡量「休閒」與「工作」所帶來的效用差異,決定投入生產的勞動供給量。同時,也考量到勞動市場的內部移動會造成資源配置的調整成本,因此,我們考慮勞動力跨部門移動需要經過職業訓練(training)的過程,才可正式生產。準此,在「內生的勞動供給」模型中納入「職業訓練」調整成本之後,能夠進一步釐清勞動市場內部的調整機制與其配置。

Page generated in 0.069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