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預測實質產出:期間利差的可預測性 / Forecasting Real Output: The Role of Term Spread

李忠彥, Lee, Chung Y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於1980年代開始,期間利差(term spread)被發現對於預測未來經濟狀況,存在良好的預測能力,也奠定了期間利差在對於預測未來經濟研究中的地位。因此,本文主要著重於檢視利用台灣利率資料所建構出的期間利差對於預測台灣實質經濟產出,是否也扮演著如此重要的角色。 我們利用台灣過往的利率資料,從2002年第一季開始到2013年第四季,台灣十年期中央政府公債殖利率與31-90天期國庫券次級市場利率所建構之期間利差,除了使用樣本內(in-sample)結果的分析與樣本外(out-of-sample)的預測結果,搭配Haubrich and Dombrosky (1996)的預測方程式與均方根誤差RMSE(Root Mean Square Error)來檢視期間利差的預測實質經濟狀況的能力是否良好。 實證結果發現,樣本內的結果顯示,期間利差的解釋能力大約延續的三個季度;而樣本外的預測結果雖不理想,但期間利差在預測方程式中仍可扮演良好的預測變數之一。 本文發現,雖然在2007第三季發生結構性的轉變,但期間利差對於實質經濟成長率仍有良好的解釋能力,這並不影響預測的結果。而造成預測能力不佳的因素可能有幾點:第一,由Smets and Tsatsaronis(1997)所稱的總和供給面與總和需求面的衝擊導致期間利率的預測能力下降相同;第二,Wright(2006)所稱期間溢酬(term premium)在相對較低情況下,導致預測能力下降;第三,美國的貨幣政策與台灣的貨幣政策執行上有所不同。

Page generated in 0.077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