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台商企業國際化與證券市場的關係

台灣在2001年加入WTO之後,企業國際化與國際產業分工已成必然趨勢,如何強化台商企業根留台灣的意願,一直是政府所努力的目標。本研究從證券市場的角度,探討現行法令對台商企業在台灣上市(櫃)提供的管道以及所造成的障礙,並以燦坤實業為例,探討企業跨國上市之考量因素,最後透過對關中股份有限公司和其協力廠間的生產關係和股權關係,探討關中公司在台灣證券市場的上市策略,並據此對提出一些建議以供政府未來擬訂相關政策時參考。
茲將本研究之結論彙總如下:
一、目前可供台商企業在台灣證券市場上市(櫃)的工具,有投資控股公司、興櫃股票、普通類股、科技類股、以及台灣存託憑證等工具,但卻因現行法令的規定造成了以下的障礙,其中以對大陸投資金額的限制為最重要:可以用以上市(櫃)的工具不夠多樣化、投資控股公司的僅能為在台灣註冊成立的公司、台灣存託憑證僅能第二上市,但所允許的第一上市交易所並未包括香港聯交所等。
二、台商企業之所以選擇至海外上市,所考量不外乎市場流動性、提高企業知名度、降低資金募集成本、以及政府對於企業投資大陸有金額的限制等因素。
三、透過對個案公司的分析,企業可以透過和其協力廠間的生產及股權劃分,產生兩個不同的公司,一方面符合政府對大陸投資金額的限制,另方面又可充分利用海外的生產資源。
四、本研究認為政府應放寬台灣存託憑證可以作為第一上市的工具或者放寬第一上市的地點、投資控股公司註冊地的規定,以鼓勵台商企業在台灣上市。此外,將主要股東的同一性達一定程度者視為同一公司,並由獨立董事負責審查該公司的轉撥計價,由獨立董事負法律責任。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0351029
Creators賴虹文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