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5
  • 5
  • Tagged with
  • 5
  • 5
  • 5
  • 5
  • 4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台商企業國際化與證券市場的關係

賴虹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在2001年加入WTO之後,企業國際化與國際產業分工已成必然趨勢,如何強化台商企業根留台灣的意願,一直是政府所努力的目標。本研究從證券市場的角度,探討現行法令對台商企業在台灣上市(櫃)提供的管道以及所造成的障礙,並以燦坤實業為例,探討企業跨國上市之考量因素,最後透過對關中股份有限公司和其協力廠間的生產關係和股權關係,探討關中公司在台灣證券市場的上市策略,並據此對提出一些建議以供政府未來擬訂相關政策時參考。 茲將本研究之結論彙總如下: 一、目前可供台商企業在台灣證券市場上市(櫃)的工具,有投資控股公司、興櫃股票、普通類股、科技類股、以及台灣存託憑證等工具,但卻因現行法令的規定造成了以下的障礙,其中以對大陸投資金額的限制為最重要:可以用以上市(櫃)的工具不夠多樣化、投資控股公司的僅能為在台灣註冊成立的公司、台灣存託憑證僅能第二上市,但所允許的第一上市交易所並未包括香港聯交所等。 二、台商企業之所以選擇至海外上市,所考量不外乎市場流動性、提高企業知名度、降低資金募集成本、以及政府對於企業投資大陸有金額的限制等因素。 三、透過對個案公司的分析,企業可以透過和其協力廠間的生產及股權劃分,產生兩個不同的公司,一方面符合政府對大陸投資金額的限制,另方面又可充分利用海外的生產資源。 四、本研究認為政府應放寬台灣存託憑證可以作為第一上市的工具或者放寬第一上市的地點、投資控股公司註冊地的規定,以鼓勵台商企業在台灣上市。此外,將主要股東的同一性達一定程度者視為同一公司,並由獨立董事負責審查該公司的轉撥計價,由獨立董事負法律責任。
2

台商在香港上市與回臺上市問題之探討

翁翠凰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存在諸多海外台商,其中為數最多者處於中國大陸與東南亞諸國,這些成功的台商企業,可能由於發展內需市場的原因,或其他原因可能選擇在經營所在國上市;如果海外台商企業就地上市,必然會帶來一個後果:臺灣本土資本不斷流向台商企業經營所在國,導致臺灣資本匱乏。而中國政府將吸引外資的入口放在香港,並鼓勵中國大型企業在香港掛牌及籌資,使港股躍升為國際投資者投資中國概念股的最大市場,特別是CEPA協定簽訂生效後,香港股票市場基於此頻頻對台商招手,概已成為台商上市之首選。 第一章:說明本研究背景和動機是大陸台商為何以香港股市為上市之首選,研究目的是為台商選擇香港及大陸上市提供理論架構,同時對台商回臺上市問題進行剖析,為台商上市之進路選擇提供可欲之參考以及我國證券市場應如何應對。第二章:在於探討香港與大陸證券市場之特徵、CEPA之涵義及回台上市的問題之提出,第三章:台商企業在香港與大陸上市之比較分析;第四章:台商企業香港上市與回臺上市進路探悉;第五章:台商企業在港上市個案分析—以美亞控股在港上市為例;第六章:結論與建議。
3

台商選擇證券市場之研究分析

劉許友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除了赴大陸市場投資的台商之外,有為數眾多、在世界各地打拼的台商,在努力經營企業的同時,這些台商也都有各自的資金需求。除了在投資當地市場發行股票、上市籌資外,這些台商也可以選擇到其他的證券市場上市,如紐約、東京、香港、新加坡…等地。台商在選擇上市市場時,除了要考量市場流通性、交易量、上市制度、國際知名度、手續簡便性、匯率干預、年費、集資能力高低、該公司在當地的知名度、市場的開放性…等諸多問題外,地點與文化也是一個相當關鍵性的問題,以台商來說,能夠選擇一個以華人企業為主要市場的股市掛牌,也是一種相當有利的考慮重點。 因此,對於擁有強大資金需求的台商們,究竟如何選擇一個最有利的市場作為上市的地點,絕對是一個策略性的重點。本研究將彙整台商可能會考慮上市的各主要市場—台灣、大陸、東京、香港、新加坡等地的上市規定與條件,分析其優劣適宜之處,並於本研究最後剖析各種環境前提與假設,希冀在台商分析過自身企業的需求與條件後,可以作為一參考之用途。 本研究的主題是『台商選擇證券市場之研究分析』,並且希望成一深具實務用途參考的論文,是故在確立研究主題之後,進行建立相關討論議題,務使討論議題切合目前台商的需求,不致有所偏廢。然後依循研究主題先進行文獻探討的步驟,蒐集相關文獻深入分析比較,再取其重點之處,成為本研究的基礎。 本研究共分五章,第一章是緒論,說明研究的背景、動機與研究方法的簡介第二章是文獻探討,敘述關於海外上市的相關理論與前人曾做過的研究論文。第三章則分析各地上市情況優劣,蒐集東京、香港、新加坡、台灣、上海等地的證券市場情報。第四章則分析所蒐集到的資訊,進而整理歸納出一套有系統的各地市場比較模式,並以一實際公司上市運作之個案作分析研究,分析該公司的內部條件、外在環境、上市策略考量重點,再依據各主要證券市場的優劣利弊,完整呈現個案公司選擇上市地點的決策重點與進行流程,供本論文研究成果驗證之用。第五章是結論與建議。
4

台商以控股公司回台上市之研究

李朝榮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如何吸引台商回台上市,讓台商根留台灣,是目前政府最關切的議題之一。目前與台商根留台灣機制中最具體的措施就是,根據促進產業升級條例所訂定之「企業營運總部租稅獎勵實施辦法」。另外,台商全球佈局已成為趨勢,如果能以營運總部的租稅誘因吸引台商在台灣成立營運總部並以投資控股公司形式上市,將會因為合併報表的使用而使資訊更透明化,有利投資者保護及證券主管機關的監管。但就目前營運總部及投資控股公司的相關規定,要吸引台商回台設立營運總部並以投資控股公司上市仍有些障礙。本文主要在探討營運總部及投資控股公司申請上市的相關法規,並以Prosonic集團為例,探討該集團如何規劃以投資控股公司回台上市及其他相關問題。 □ 經由個案分析及法規探討,本文認為,營運總部的門檻過高、投資控股公司註冊地的限制、在台灣募得資金不得投資中國大陸、企業投資中國大陸的上限、申請上市的時間過長等問題,都是營運總部及投資控股公司相關法規中必須剷除的障礙。另外,鑑於企業國際佈局的趨勢,我國應該如同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強制要求所有申請上市的公司必須採行投資控股公司的組織型態。最後,為了方便台商的租稅規劃,我國應該開放投資控股公司可採用連結稅制。
5

大陸創業板市場發展對台商回台上市之影響分析

陳端慧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在2008年二次政黨輪替後,提出若干優惠措施以及取消某些法規限制,積極推動台商回台上市,然而深圳證券交易所在2009年發展出創業板,其發展目的是為了讓新興企業有一個高效的籌資平台,深圳創業板的開板給了台商在中國大陸上市的契機與吸引力,因此台商回台上市的意願便可能會因深圳創業板的開板而降低。本研究將以台商的觀點來看,當台商面臨回台上市或在深圳創業板上市兩者之間做選擇時,對於兩者制度面、市場面及環境面來進行比較分析,並藉此來判斷深圳創業板的發展是否會影響台商回台上市的意願。 研究中發現,目前深圳創業板吸引台商之處在於其上市門檻較低,本益比及活絡性表現較好,再加上中國大陸的經濟環境較佳,因此可募集到較多的資金。雖然台灣證券市場現階段在各方面的成長幅度不如深圳創業板突飛猛進,但台灣證券市場是一個較為成熟的證券市場,其多年累積下來的國際性、穩定度及成熟度皆比深圳創業板優越許多。因此,台灣證券市場目前的整體表現仍優於深圳創業板,深圳創業板的開板尚不至於影響台商回台上市的意願。 最後建議未來台灣證券市場應積極爭取與兩岸三地證券市場更密切的接觸,以「區域整合」作為當前的發展方向,若能合作組成「大中華區域證券市場」─雙邊掛牌機制甚或多邊掛牌,以兩岸三地之間的優勢互補,更能達到競合、更甚是綜效的效果。 / After the second return of the governing party in Taiwan, the new government released some beneficial programs and deregulated some laws to attract Taiwanese enterprises to IPO in Taiwan. In the meanwhile, ChiNext opened in 2009 for the purpose of offering an efficient capital-raising platform for those newly-formed enterprises. ChiNext gives Taiwanese enterprises an attractive opportunity to IPO in China, and therefore Taiwanese enterprises may decrease their willing to IPO in Taiwan.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opinion of Taiwanese enterprises who make a decision to IPO in Taiwan or ChiNext, analyzing by the side of regulation, market and environment to determine whether ChiNext will affect the willing of Taiwanese enterprises to IPO in Taiwan or not. What attracts Taiwanese enterprises to IPO in ChiNext is its excellent PE ratio, high turnover rate and being easy to be qualified. In addition, owing to the rapid growth in Chinese economy, enterprises will raise much more capital in ChiNext. Contrary to ChiNext, Taiwan stock market is such a mature stock market that it could not expand rapidly as ChiNex. Also because of its maturity, Taiwan stock market is much steadier and much more international than ChiNext. To sum up, Taiwan stock market is still more outstanding than ChiNext, the appearance of ChiNext does not affect the willing of Taiwanese enterprises to IPO in Taiwan at present. Finally, this paper makes a suggestion of "region conformity" as a direction for Taiwan government. Taiwan government should connect with Chinese-area stock market more intensely. If the stock market of Taiwan, Hong Kong and China could form a "Chinese-area Stock Exchange" like NYSE Euronext or other else, it will create an effect of synergy in Chinese-area stock market.

Page generated in 0.0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