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中共建立時期的社會與文化背景(一九一一年—一九二一年)

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國共產黨在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書舫上正式誕生。當初誰也沒有料想到,這個當時由十二個大多數為激進愛國青年所發起的幼稚組織,竟會在日後近代中國的歷史舞臺上,掀起空前未有的軒然大波,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更料不到,它竟一步步地變質,最後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殘暴、極權、專制、黑暗的赤色政權,造成近代中國的最大悲劇。本論文即在探討這個組織誕生時的時代背景及其前因後果,嘗試從這搖撼近代中國的歷史事件中,尋找出某些歷史的教訓,以做為我們民族未來發展的鏡鑑。
本論文有一個中心思想,就是認為:近代中國的共產主義運動,乃是為了解決近代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所面臨的民族難題與危機而產生的;但是由於歷史認識錯誤以及赤色以帝國主義的介入,它一開始就走上歧路,在不可能的客觀歷史事實與條件下,勉強地發動共產革命,終不免於失敗乃至變質的命運。全篇共分為三章十六節,再加上一個結論。第一章「時代背景」,描述近代中國一運串變革與革命所畜鬥追求的中心目標,以及民初政治、經濟、與社會的特徵與梗概。作者認為:近代中國革命的中心環結,乃在打倒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重建一個統一、獨立、富強的新中國;民初中國政治的特徵是武力主義的盛行;而當時的經濟在列強經濟力與政治力的宰制下,呈岌岌可危的現象,幼稚的民族工業無法發展,整個農村經濟瀕於破產邊緣;當時的社會正處於轉型期的過渡階段,舊的社會結構開始產生急速的蛻變。第二章「五四運動與新青年的覺醒」,描述五四運動,這個當試對中國文化與思想從事根本變革的新文化運動,及其對近代中國的影響。在本章中,作者首先對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及發生於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的五四學生愛國事件作了明確的區分,並指出它們之間的關係,同時對新文化運動的萌芽、內容、及影響,與五四學生愛國事件的前因後果,作了精簡而明晰的敘述;在對整個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評價中,作者認為:五四運動有它的貢獻,它重新喚醒了國人自義和團事變後幾已趨於消滅的民族主義情緒,它使國人擺脫傳統文化的死硬樊籠,使他們有勇氣重新檢討自已的文化,從事根本的變革,當試使中國從千年來歷史循環危機的命運中跳脫出來;但由於他們忽略了文化的延續性與根本變革的漸進性,無視於中國傳統文化中一些可貴的優點,貿然地走入虛無主義式的全盤否定的態度,導致社會的解體,在思想的一片真空中,給予殘暴的共產生義以乘虛而入的機會。第三章「新青年的布爾什維克化與中共的建立」,描述五四運動後一部份新青年, 如何逐漸走入共產主義,最後建立共產黨的幾個里程碑。在本章中,作者認為:當初一部份新青年之趨向於共產主義革命,乃是出於民族主義的動機,並受到俄國十月革命的強烈影響,但初期中國馬克思主義者對於克思主義,尤其對俄國的布爾什維克主義,並沒有深刻的了解,對這些學說仍抱著強烈的人道主義的幻想,在整個中國共產黨的建立過程中,第三國際的代表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可以說,中共實際上只是俄國布爾什維克黨的螾蛉子而已。最後一部分是「結論:歷史的評價」,在這全篇論文的總結中,作者提出如下的觀點:近代中國有三個主要的民族難題,第一、如何打破帝國主義列強的政治力的壓迫與經濟力的剝削,爭取民族獨立,建立發達的工業生產社會,第二、如何擺脫舊文化的死硬樊籠,經由健全、穩定的方式,吸收西文化的優點,建立科學的、適合現時代的文化,第三、如何擺脫千年來專制政治的傳統,建立根深於社會基礎的民主政治制度與觀念;中國初期的共產主義者,為了解決上述的第一個民族難題,同時受到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竟貿然地拋棄民主政治,走向共產革命之路,由於客觀環境與條件的限制,注定了其失敗乃至變質的命運,而對民主政治的否定,使國人無法從中世紀式的對人之思想與精神的束縛與壓迫中解放出來,打破專制政治黑暗、沉重的桎梏。作者深信:為了解決我們民族近代的歷史難題,我們必須在一個統一、有效、開明的政府的領導之下,團結一致,經由教育與文化的方式,踏實地、一點一滴點,從社會的根本基礎上,對我們的文化從事穩健的、漸進的根本變革,吸收別人的優點,保持自己的長處,建立一個嶄新的二十世紀的新中國文化;並默默蓄積力量,發展外交,利用帝國主義列強的矛盾,一步步的重建我們的民族經濟;又須建立民主政治的深厚基礎,以之為反共大業的基本精神武器,打倒空前殘暴專制的毛共政權。
面對一個如此高度敏感的問題,作者為使個人主觀的情感與立場不影響到選材、敘述、與立論的客觀,作者在寫作過程中,將全篇論文嚴格地區分為事實的陳述與論點的發揮兩部分;在事實的陳述部分,作者根據確實的史料,以絕對冷靜、客觀的態度,將其以井然有序、簡潔明晰的結構組織起來,擺在讀者面前,畫量不夾雜任何個人的好惡與觀點;在論點的發揮部份,作者以其個人的學養、價值標準、與基本信念,對上述事實發表個人的感想與評論。本篇論文採用歷史研究法,即以大量歷史材料為基礎,尋找出這段史實的發展脈絡及各階段的主要特征,考察其日後的歷史發展,經由歷史的□溯,找出當初的造因,最後根據個人的學養成認識,得出某種結論。
本篇論文的大部分資料採自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圖書館與社會資料中心。該兩處的豐富藏書,尤其是其存有的原始資料,使本論文得以順利完成。
本論文在寫作過程中,承蒙恩師沈雲龍教授殷切指導與鼓勵,並承所主任曹伯一教授殷殷教誨,又蒙同窗好友張一桂、周春風、 張蓬生等同學的全力提供資料和相互切磋,在此一併感謝 。當然本篇論文所有的文字與觀點的責任,由作者一人負擔。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8510
Creators劉柏登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