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總體景氣波動對銀行不良債權比率之不對稱性影響 / Asymmetric Impact of Macroeconomic Oscillation on Nonperforming Loans of Banking Sector

本篇文章之主要研究目的,為探討總體景氣波動對於我國銀行業不良債權比率之影響效果,且更進一步探討總體景氣於繁榮與衰退期間對銀行業不良債權比率的影響程度是否一致。另外,由於政府一次金融改革之推行目的在於重整金融市場秩序與降低銀行呆帳比率,因此,本文將一次金融改革推行前後總體景氣波動對銀行業不良債權比率的影響效果做比較分析,藉此觀察政府對金融市場的監督與管理是否具有其實質的效果。本文首先針對兩個主要研究目的,分別建構兩個假說,再利用1988年第一季至2009年第三季我國總體經濟之時間序列資料,並採用複迴歸模型以最小平方法 (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 進行實證分析,共建立六組複迴歸模型分別利用總體經濟變數對景氣波動與銀行業逾放比率間是呈現正循環或反循環關係,以及景氣於繁榮與衰退期間的波動對逾放比率的影響程度是否會有不對稱之影響效果做驗證。
本文之主要結論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我們發現於本文之研究期間中,我國總體景氣波動會與銀行業不良債權比率成反向循環。於第二部分之迴歸估計結果發現,我國總體景氣波動僅於一次金融改革後對銀行業之不良債權比率有不對稱之影響效果;而於一次金融改革前,景氣繁榮與衰退期間對銀行業不良債權比率的影響差異不大,且受金融市場景氣波動有顯著的影響,由此可知,政府推行一次金融改革前,由於金融自由化及國際化讓許多小型新設銀行林立,種種因素使得金融秩序紊亂,銀行業之逾放比率逐年升高,其受總體景氣波動的影響已不甚明顯。政府為重整金融秩序之一次金融改革推行後,我國銀行業之逾放比率回復到其該有的波動秩序,與相關研究文獻中各國不良債權同樣受總體經濟之負向衝擊而有顯著的影響,而非一味的上升。因此,本研究間接驗證了一次金融改革的成效,由此可見,金融市場秩序是需要政府的監督及管理。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7255029
Creators許雯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