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1
  • 11
  • Tagged with
  • 11
  • 11
  • 11
  • 11
  • 7
  • 6
  • 6
  • 6
  • 5
  • 5
  • 5
  • 5
  • 3
  • 3
  • 3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台灣金融重建基金運作效能之研究

白士杰, PAI , SHIH-CHIE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藉由成立金融重建基金,以公共資金協助解決金融機構之不良債權問題,涉及問題層面廣泛,且此一方式在架構與執行效果上仍有諸多爭議。因此,本文認為有必要對金融重建基金制度,與台灣金融重建基金三年來運作效能作一番評估及研究。 台灣金融重建基金在分類上,因不具回收性質,屬於補償性基金;而其委託代為執行的中央存保公司,則因政策目標與處理方式,具有快速資產處理型與集中處理公營資產管理公司的特色。因此,台灣金融重建基金之優點為能快速且大規模地處理問題金融機構;其缺點為難以隔絕政治力介入的影響。 本文最後從台灣金融重建基金以及台灣金融業不良債權處理之現況,與台灣金融重建基金設立之目的相互檢視,來評估台灣金融重建基金運作三年來之效能。本文認為台灣金融重建基金成立當年金融機構逾放比高達8.16%,其中基層金融更高達16.39%,而金融重建基金成立後立即且大規模的接管動作,即時穩定了當時岌岌可危的金融體系,避免了一場可能發生的金融危機。而隨著高企的拍賣成功,正式宣告台灣金融機構退場機制正式啟動。搭配政府相關措施,降低總體金融機構逾放比。然而因規模不足導致後續未能再採行大規模的接管動作,限制了金融重建基金發揮更大的效能。
2

台灣不良債權市場之探討

劉宏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政府為推動金融自由化,於1991年開放民營銀行之設立,另輔導信用投資公司及信用合作社轉制為商業銀行,公營銀行釋股轉為民營銀行,期待台灣金融業與國際接軌,提高全球的競爭力。因短時間內大量銀行的設立,相互競爭激烈,導致獲利下降,而競爭衍生不當放款,及財團惡意掏空銀行,種下未來之惡果,銀行逾期放款大幅增加,資本適足率不足,政府提出金融改革,展開台灣不良債權市場新的一頁。 台灣不良債權市場自2001年開始至今已邁入第13年,共出售新台幣1兆5,513億元,而不良債權市場高峰於2002年有2,500億,到2013年僅有新台幣93億,何種原因造成市場萎縮,經本研究蒐集彙整不良債權發展過程、相關資訊及法規,從不良債權相關法令與管制、金融機構授信品質提高及台灣經濟景氣與不動產景氣趨勢三項來探討,驗證不良債權市場的波動與金融機構授信品質及台灣總體經濟與不動產景氣呈反向關係,是造成台灣不良債權市場改變之原因,而相關法令之制訂與修改,促使不良債權市場成為健全台灣金融體系重要的一環。
3

中國大陸金融體制改革之研究-政、銀、企之信貸關係

薛怡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中國大陸積極加入WTO 之際,其金融體制所要面對的不再只是其特殊經濟運行模式轉軌中所衍生的問題,還要面對來自西方衍生性金融商品、各種新興的金融管理制度等外來的衝擊,因此,面對如此競爭的金融環境,中國大陸有必要重新檢視其金融體制改革至今的成效及瓶頸,積極面對其中的難題並尋求解決之道。 本論文主要是以開發中國家為研究對象的金融深化理論為基礎,首先針對中國大陸的金融體制,包括金融體制改革的進程、金融組織結構及金融市場的組成要素做一敘述。其次認為目前中國大陸金融體制改革過程中所面臨的眾多問題,以國有商業銀行和國有企業間鉅額的不良債權債務問題最為嚴重,也最亟待解決。 根據國有商業銀行和國有企業間不良債權債務的四大成因:政策性因素、國有商業銀行自身因素、國有企業自身因素以及結構性因素的分析,提出政府、國有商業銀行與國有企業三者需齊心協力面對問題,結合自身利益及整體社會利益之考量,對不同資產負債結構、獲利能力、長期潛力的國有企業,採取個別相應之解決措施。 就政府部門而言,以規範其行為權力範圍為最重要,因為對國有商業銀行和國有企業過多的行政干預是不良債權債務的主因。所以,儘管問題之當事者為國有商業銀行和國有企業兩方,但規範政府行為是解決不良債權債務問題的基礎。其次,政府必須為國有商業銀行和國有企業提供合宜的外部環境,如相關法令的立法、加強對金融機構監管的力度、健全金融市場的結構等,加速國有商業銀行和國有企業改革的步伐。 就國有商業銀行而言,對內必須在政府相關法令的配合下加快商業化的步伐,建立現代市場之金融制度,並確實推動以內部監控機制和內部經營機制為主軸的內部改革;對外則採取直接面對國有企業的方式,以最低之交易成本和社會成本收回可能之貸放數額或以其他形式保證不良債權的可收回性。 就國有企業而言,必須以對社會大眾負責的態度積極處理其不斷惡化的信貸關係,著眼於企業之永續經營,朝現代企業制度邁進。
4

中國金融制度的演進與改革

謝濟帆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國自1978年以來歷經數十年的改革與對外開放,由於採取適合國情的轉軌模式,因而在維持政權的穩固下創造經濟上顯著的成長與發展。然而,雙軌制度下的漸進式改革雖然在一方面建立起進入市場經濟前的基礎,但也在另一方面帶來許多體制上的弊病與缺失。金融體系為一國經濟發展的活水來源,中國政府在其財政能力於改革過程中必然衰退的情況下,仍透過國有銀行不斷補貼與保護原採取違反比較利益發展策略的國有企業,政策性氣味濃厚的放款也在國有銀行的財務報表上累積龐大的不良債權。體質孱弱的國有企業與國有銀行中介將在中國擁抱國際經濟前亟需解決的範疇。
5

如何評估及承作資產管理公司標購不良債權授信案

劉懿愔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資產管理公司在國內是一個新興行業,濫觴於金融合併法的通過,其立法目的是希望藉由法律上之優惠及國外專業知識,協助解決我國金融機構日益嚴重的逾放問題。資產管理公司標購不良債權有資金需求,符合銀行為因應微利時代尋求新種授信業務的時代背景。這類融資項目當時國內並無類似案件可供參考,因此以遵循銀行內規及金檢單位授信規範為前提,「創新」出一套適合這類案件的徵審條件,正確評估及承作此新種業務為本論文之研究目的。 本文以三家資產管理公司標購不良債權為例,以「專案融資」的相關授信流程為起點,根據三個個案的問題進行行動研究,以行動研究的結果逐步修正,經過持續螺旋探索和改進得到一個最佳的結果,可供未來承作類似案件之參考。 本研究經過半年行動研究為此類融資案設計出好的流程,包括前期作業、徵審方式、授信條件,及資產管理公司標購不良債權相關的風險評估。在授信條件方面,本研究歸納出一些通用的條件,如各項手續廢條款、承作利率、反面承諾、股權設質、確認函的條款、自有資金比等。惟銀行除參考通用條款外,針對承作放款時仍需依不良債權性質逐案設計適合的條件,如:資產管理公司處分不良債權越早處理完畢的價錢越高,因此需逐案針對前期現金流量設計適合的「加速還款」條件,方能有效掌握還款來源;銀行承作此類案件授信成數除比照同業貸放慣例外,應考慮得標成數,以利授信風險之評估;不良債權因產業別所採取的處分方式不同,以本研究三個個案為例,資產管理公司處分不良債權可採取直接買低賣高賺取差價,或將企業重整賺取資本利得等方式,後者處分流程遠較前者為長,應以現金流量的回收型態設計還款條件。承作這類案件除了有妥善的授信學件設計外,應注意不動產景氣循環所產生之效應,當景氣不佳資產管理公司標購不良債權得標成數較低,隨著景氣漸佳得標成數亦將同步提高,惟銀行承做這類融資如未減少承作成數,甚至以提高承作成數爭取業務,對銀行承作風險較高。
6

資產管理公司處理不良債權課稅問題之研究

李淑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為順利解決金融體系不良債權、擴大金融機構經濟規模及營運範疇,並提升經營效率,以維護適當競爭環境,政府自民國89年12月13日制定「金融機構合併法」以來,已陸續制定、修正並頒布諸多法令,在金融體系之各業務單位配合遵循及戮力執行下,確已達到降低逾期放款之政策目標。 惟在政府要求快速打消呆帳之政策指引下,現行租稅法令之適用性、合理性、公平性及可行性,與實務運作相異,甚或有矛盾、不明確之處,致納稅義務人無所適從,錯估交易事實所產生之租稅負擔,進而衍生不必要之爭議與訟源。 經由文獻探討及個案討論之分析,本研究擬就政策制定面、租稅法令面及實務運作面,研擬改進建議,供金融機構主管機關及賦稅主管機關作為修法之參考。 一、政策制定面 (一)目前資產管理公司採開放登記之方式,建議比照國際作法,改採由金融主管機關特許設立,並予以高門檻管理為宜。 (二)建議政府應善用其公權力,以勸導、獎勵、糾正或採行強制命令等措施,促使金融機構加速釋出不良債權。 (三)建議政府應詳實分析檢討現行課稅規定,適當地給予必要之租稅優惠,以增加資產管理公司處分不良債權之誘因。 二、租稅法令面 (一)專案立法或在特別法中專章規範資產管理公司不良債權之處理原則。 (二)建請賦稅單位修法並增修解釋函令,明確規範,俾利徵納雙方遵循。 1.專營不良債權買賣之資產管理公司有關交際費限額之計算,建議其因購買不良債權所支付之成本與出售不良債權所回收之收入,分別按進貨淨額與銷貨淨額計算交際費限額。 2.資產管理公司就不良債權之轉售差價或收回與買價差額計徵營業稅,其個別債權成本或售價之認定,建議依序按買賣合約書所議訂之個別債權實際交易成本或價格、按公正第三人對個別債權出具之評定價值或按該不良債權之帳面價值作為分攤基礎,予以分攤計算個別債權成本或債權售價。 (三)建請賦稅單位積極檢討並修正現行不合時宜及與實務不符之法令。 1.被投資公司因經營發生虧損,日後為彌補累積虧損所產生之減資損失,建議列為不計入所得額項目之調整。 2.資產管理公司專營及兼營之認定標準,建議當經營不良債權買賣業務所產生之收入,遠大於經營非屬不良債權買賣業務所產生之收入時,仍屬營業稅法所規範之專營營業人。 3.資產管理公司取自金融機構之不良債權,建議仍有提列備抵呆帳之適用。 三、實務運作面 資產管理公司應積極地向社會民眾宣達其使命、任務及所提供之專業服務內容,善盡快速去化不良債權之社會責任與使命,避免採行低價策略而引發社會道德危機,降低因處分不良債權所帶來之社會無謂損失,並針對特定或可能之買主及其所需之不良債權,建置完整之買方資料庫,藉此提高承受抵押品前先找到買主之成交機率,善用現行租稅優惠,減輕租稅負擔。
7

總體景氣波動對銀行不良債權比率之不對稱性影響 / Asymmetric Impact of Macroeconomic Oscillation on Nonperforming Loans of Banking Sector

許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文章之主要研究目的,為探討總體景氣波動對於我國銀行業不良債權比率之影響效果,且更進一步探討總體景氣於繁榮與衰退期間對銀行業不良債權比率的影響程度是否一致。另外,由於政府一次金融改革之推行目的在於重整金融市場秩序與降低銀行呆帳比率,因此,本文將一次金融改革推行前後總體景氣波動對銀行業不良債權比率的影響效果做比較分析,藉此觀察政府對金融市場的監督與管理是否具有其實質的效果。本文首先針對兩個主要研究目的,分別建構兩個假說,再利用1988年第一季至2009年第三季我國總體經濟之時間序列資料,並採用複迴歸模型以最小平方法 (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 進行實證分析,共建立六組複迴歸模型分別利用總體經濟變數對景氣波動與銀行業逾放比率間是呈現正循環或反循環關係,以及景氣於繁榮與衰退期間的波動對逾放比率的影響程度是否會有不對稱之影響效果做驗證。 本文之主要結論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我們發現於本文之研究期間中,我國總體景氣波動會與銀行業不良債權比率成反向循環。於第二部分之迴歸估計結果發現,我國總體景氣波動僅於一次金融改革後對銀行業之不良債權比率有不對稱之影響效果;而於一次金融改革前,景氣繁榮與衰退期間對銀行業不良債權比率的影響差異不大,且受金融市場景氣波動有顯著的影響,由此可知,政府推行一次金融改革前,由於金融自由化及國際化讓許多小型新設銀行林立,種種因素使得金融秩序紊亂,銀行業之逾放比率逐年升高,其受總體景氣波動的影響已不甚明顯。政府為重整金融秩序之一次金融改革推行後,我國銀行業之逾放比率回復到其該有的波動秩序,與相關研究文獻中各國不良債權同樣受總體經濟之負向衝擊而有顯著的影響,而非一味的上升。因此,本研究間接驗證了一次金融改革的成效,由此可見,金融市場秩序是需要政府的監督及管理。
8

處分時間長短對不良資產處分價格影響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 / The study of Influences of days on market on non-performing loans prices─ case study in Kaohsiung city

江婷, Chiang, T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於過去數年間金融業者對於授信品質控管的鬆散,產生國內數量及金額龐大的不良債權,資產管理公司也在此時先後成立,不良資產市場亦因而逐漸熱絡,在整體不動產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從過去文獻可得知影響不動產價格之因素數量眾多,但過去較重視實質屬性對於不動產價格之影響,而較忽略非實質因素對於處分價格的影響,其中有關討論時間因素之研究更為稀少;然而由於不良資產同時包含了一般不動產的特徵屬性(如土地、建物面積及區位)與不良資產專有的特徵屬性(如債務人屬性、處分時間),因此進一步研究影響不良資產處分價格之因素便相對重要。 本研究目的主要在於探討影響不良資產處分時間因素對於不良資產處分價格之影響,以供投資人或公司更重視時間因素對於處分不良資產所產生的成本與效益,作為相關單位評估與處分價格之參考。 因此,本文首先探討影響不良資產處分價格之因素種類,並透過特徵價格法建置不良資產特徵價格模型,並進行實證分析,分析探討時間以及相關因素對於不良資產價格的影響關係與程度。 實證結果顯示處分時間、區位、土地面積、建物面積、利率與債務人屬性對於不良資產處分價格有正向的影響力,唯利率因素雖顯著但與假設不符,本研究認為與投資人之行為與心態有關,或因買方之資金成本隨利率提高而增加。 另特別就處分時間因素而言,實證結果顯示當不良資產處分時間越長,價格越高,因此,應合理延長標的物之市場曝光期,以提高資產的處分價格。雖然延長處分時間,相對機會成本亦增加,但投資人或金融機構應在法務流程上更有彈性,以利不良資產的回收。因此藉由本文之研究成果,希冀提供金融機構或資產管理公司處分不良資產時,應謹慎考量處分時間與處分價格間的得失權宜,擬定最適處分策略。 / Due to the loosening credit in the past few years, Taiwan’s non-performing loans, both in terms of volume and amount, burgeoned, resulting in rapid growth of establishments of 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 NPLs consequently became one asset class that was highly sought after in the overall real estate market in Taiwan. From past literatures we understand that there are various factors affecting real estate prices. However, most studies focused on the physical attributes of the underlying real estate, rather than non-physical attributes’ effect on real estate prices. Even more rare are studies that focus on the impact of time. Since non-performing loans encompass both performing real estates’ attributes (land and building area, and location) and non-performing real estates’ attributes (characteristics of debtors and days on market), further study on such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real estate prices should be warranted. This paper is to probe the effects of days on market on non-performing loans’ prices. This paper should help investors (including 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time in regards to its effect on the cost and benefits when disposing NPLs. Therefore, this paper first explores the differen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rices of NPLs by using Hedonic price method to build models to determine the prices, and then uses real example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and magnitude of time and other factors’ impact on NPLs’ prices. Empirical data suggests that days on market, location, land area, building area, interest rate, and borrower types all have positive impact on the prices of NPLs. Interest rate, although showed positive relationship, did not fit the hypothesis, which is probably due to investors’ behavior or mindset or increase in cost of funding as interest rate rises. Specifically for days on market, empirical results manifest that the longer the time on market, the higher the resolution price is. Therefore, it is recommended to reasonably lengthen the days on market to achieve higher resolution price. Although the increase in days on market will increase the opportunity cost, investor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hould be able to enjoy more flexibility in the legal process, thereby resulting in better recovery. Finally,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AMCs should carefully consider the cost/benefit between time on market and resolution prices to achieve optimal resolution strategy.
9

協助金融機構處理不良債權資產業資訊策略之研究:台灣金融資產服務公司之個案探討

黃瓊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協助金融機構處理不良債權資產的管道,在過去非常有限,以致不良債權資產處理成效不佳,因而影響金融機構的資金結構與我國金流穩定性。因此,當局決議開放協助金融機構處理不良債權資產公司的成立。然而,此類公司面臨不良債權資產營運資訊複雜不易掌握,以及營運環境E化轉型之雙重挑戰。所以,如何擬定合適的資訊策略,以導引資訊化的有效發展,進而克服這些e世代的挑戰,並達成各界眾望,繼而建立公司後續的核心競爭力,實是值得研究。   為奠定本研究根基,本研究從資訊策略對企業營運影響、鄰國相似機構、我國此類機構產業面,進行文獻探討,得到如下資料:   一、策略對企業的經營、競爭等營運績效影響甚鉅。資訊策略,對企業的營運績效,同具密切影響力。而瞭解資訊策略的種類,有助企業的營運定位與資源分配,並可避免失敗,進而提升營運績效。   二、不良債權資產,各國各有不同的定義。其中美國的RTC已在1995年功成身退,而日、韓、馬、泰等國正在營運。而各國處理機構法源、目標、經費、運作及成效,不盡相同,可擷取經驗。   三、我國金融機構問題,主要源於房地產供過於求及傳統產業喪失競爭力所致。在強化金融體系與建構我國完整不良債權資產處理制度角度,我國成立此類機構,有其可行性,但須佐以相關配套措施,以利此類機構的發展與貢獻。   本研究的研究架構,為如下所示:   而研究的進行,一因此類機構在國內成立時間尚短且家數甚少。二則此類機構資訊策略的研究,目前並無較堅強理論的研究議題。三則此研究主題的產生,乃我國目前經濟現實,自然演變的研究議題。所以,不適合進行精細的驗證性研究,故採行「探索性」與「個案式」的研究方式。而所選的個案公司,乃因其具有營運的特殊性、時間的洽當性、資訊的客觀性、態度的熱誠性,故而以其研究主體。研究工具,以深入訪談、資料分析與企業流程模型為主軸。   對個案公司的研究,先從公司的相關資料的整理著手、次而探討公司制定資訊策略相關構面與資訊策略主流程-評價與拍賣,最後針對公司現況與未來進行資訊策略面研究。而提出如下的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個案公司具有如下營運與資訊策略議題:     1.營運應考量,如何有效處理複雜營運環境與彈性管理不良債權資產;目前主軸是以不動產與協助法院進行法拍為優先;顧客類型則是法院、金融機構、資產管理公司、強制執行機關為要;注意建立公正、客觀與公開的形象與流程。     2.資訊策略議題,應注意可節省處理時間及成本的作業流程資訊化、整合多方繁雜資料的有效、運用現代資訊科技的有效、運用專業金融知識及優秀資訊人力之議題。   (二)建議:個案公司訂定資訊策略應考量如下幾點:     1.掌握資訊化契機:傳統金融機構求轉型、知識管理邁向資訊化、公司優勢需要資訊化。     2.建立今後三年及中長期之資訊藍圖的發展程序。     階段一:使用現成系統,以拓展個案公司業務、建立公司資訊運作架構與財管模式、分配與規劃資訊業務所需的人力資源、從事相關技術、架構與規範的培養。     階段二:建置新策略系統,以開發新產品新策略,建立資訊架構     3.未來研究建議:則需注意研究資料的增加、研究方法的改進、研究內容的增加、研究方向的拓展。
10

日本經濟復甦對銀行業影響之探討

郭夢慈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日本經濟自1990年起,由「日本第一」落入「流動性陷阱」,而陷入長達10多年的不景氣,主因是日本股市及不動產市場重挫,企業向銀行貸款所提供之擔保品價值下滑,卻因在低利率時代已過度借貸,又經營不善面臨虧損,發生償債困難,一旦財務有所改善,只想提前償還貸款,而無增加貸款意願,故稱為「資產負債表的衰退」(Balance Sheet Recession)。整體經濟景氣蕭條,國內需求不振,亦使振興經濟之寬鬆貨幣政策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日本資產泡沫的破滅使銀行體系的逾放問題日益嚴重。日本政府為了加強銀行體系的健全性,實施金融改革(Big Bang)。使原本以傳統存、放款業務為主的銀行,在面臨國際化浪潮時,也能同時經營證券、保險業務,並將新金融商品引進日本。並由隸屬於內閣府的金融廳(Financial Services Agency)來監督日本銀行及證券業務,負責金融檢查及金融法規企劃業務,落實金融與財政分離之原則。但日本金融業務日益多元化,及衍生性金融商品日趨複雜,對金融監理機關之專業能力,形成新的挑戰。以上所述為日本國內的經濟與金融問題。 至於日圓對外幣的匯率方面,由於日圓利率偏低,套利交易(carry trade) 盛行。投資人趁著日本央行維持低利率之際,借入低成本的日圓資金,然後換成利率較高的外幣轉戰國際市場,追逐收益較高的資產,同時賺取利差、匯率及資產升值的價差,使日圓匯率的走勢疲弱,也造成全球金融市場的波動。 本論文的分析包含: ㄧ、日本經濟不景氣問題剖析:股市及不動產資產泡沫化 二、日本金融危機形成原因:資產價格下跌,影響抵押品價值,企業償債能力變差,故使銀行不良債權增加。 三、日本總體經濟近況(GDP、CPI、失業率的變化)及經濟復甦後日本央行貨幣政策的改變 四、日本金融市場如股市、房地產市場及日本政府債券(JGB)市場的分析及展望。 五、探討日本銀行業獲利能力、不良債權問題、資本適足率以及銀行業股價指數的變化。 六、根據台灣以及日本最近的發展對金融監理單位及銀行業提出應有的改革與建議。 / The Japanese economy fell into a “liquidity trap” in 1990. Due to the stock market and real estate market plunge, the deep recession has lasted for over 10 years. The bursting of asset bubbles caused the balance sheets of enterprises to become weaker and weaker. All companies hoped to reduce their debt to banks if they were profitable. They had no intention to reinvest any more. So it was called - Balance Sheet Recession. Even though the Bank of Japan adopted an easy monetary policy, the financial system remained vulnerable. With the bad debt of commercial banks increasing, the NPL (non-performing loan) problem has been a major concern for city banks and regional banks. Japan's "Big Bang" reforms radically altered its financial marketplace. The barriers separating banks, securities,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were lowered. The Financial Services Agency replaced Ministry of Finance to oversee banking,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and insuranc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As for financial business diversified and derivative products complicated, there were many great challenges facing the financial regulatory authorities. During the past decade, the yen carry trade has become a target for many investors or speculators. Traders using this strategy attempt to captu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terest rates of two currencies. Taking USD/Yen for example, they borrowed the cheaper yen and invested in U.S. Treasuries yielding a higher interest rate. It causes the depreciation of Japanese Yen and increases the volatility of financial markets. This essay describes Japanese financial crisis, Japanese monetary policy, stock market, and real estate market. Besides, I analyze the profitability, capital adequacy, and non-performing problems of Japanese banks. Finally, I give my personal opinions on Taiwan and Japan’s banking industry.

Page generated in 0.024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