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9
  • 15
  • 4
  • Tagged with
  • 19
  • 19
  • 19
  • 19
  • 13
  • 11
  • 9
  • 9
  • 7
  • 6
  • 6
  • 5
  • 5
  • 5
  • 5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遊戲引導劇本創作的寫作教學行動研究 / An action research on playing conducting script creating curriculum development

倪英茹, Ni, Ying J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研究者與此個案家庭長達十年的頻繁互動(田野觀察),從現象中發現研究問題:如何在家庭情境中(針對數理資優生)發展寫作課程,並激發學習者的內在動機和興趣?研究者以行動研究方法進行預循環(以「心靈寫作」一書中的「自由書寫」方式結合語文遊戲,在活潑愉悅的語言情境中創作),但成效有限。研究者探索原因並找到劇本創作的形式,結合遊戲教學和創造性戲劇的原理,分析學習者在過程中學習曲線的起伏、興趣動機的變化,發展出家庭寫作課程應具備的元素、形式和要點。
2

台灣當前大陸教育政策之研究

曾文昌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之精神,先蒐集文獻作為知識基礎,再探求台灣大陸教育政策影響因素,並以台灣當前大陸教育政策重大議題,以問卷調查法、訪談法等實證方法,瞭解民眾對於台灣當前大陸教育政策之滿意度,將研究結果與建議提供相關政策單位作為決策參考。 本研究主要結果如下: 一、 台灣當前大陸教育政策之組織運作:(一)台灣當前大陸教育政策仍受到「政治考量因素」之限制;(二)台灣當前大陸教育政策仍受到「政策逾越法令」之限制;(三)台灣當前大陸教育政策仍受到「民間被動參與」之限制。 二、 影響台灣當前大陸教育政策因素之分析:(一)影響台灣當前大陸教育政策主要因素中,政策受到「意識型態」因素影響較高,決策受到「過程與品質」因素影響最低;(二)台灣當前大陸教育政策之「法令修訂與執行」影響因素中,民眾認為法令所限制的條款比開放的條款多;(三)台灣當前大陸教育政策受到「意識型態」因素影響很大,民眾認為在意識型態影響項目中,政府思考政策開放腳步,國家安全之考量勝過民眾實際利益;(四)台灣當前大陸教育政策在「決策過程與品質」影響因素中,政府在規劃或執行大陸教育政策時,無論在效率、計畫目標、項目清晰度等方面仍未獲得民眾普遍之滿意;(五)台灣當前大陸教育政策在「民眾需求與支持」影響因素中,台灣政府在相關計畫中能按各級學制作有系統之規劃,也能依據民意調查結果詳加規劃,但對於民眾實際需求重視度尚不足;(六)台灣當前大陸教育政策在「政策理論之應用」方面,民眾認為政府訂定大陸教育政策,應是一種上下互動的民主溝通機制,而且認為政府應根據政策評量結果彈性修正政策內容。 三、台灣當前大陸教育政策滿意度調查:(一)民眾在本研究四項大陸教育政策中,對於政府辦理兩岸學術教育交流政策滿意度較高,但對於不承認大陸學歷檢覈及採認政策滿意度最低;(二)民眾對於大陸專業人士來台停留時間的限制大都滿意;對於兩岸大學之間合作應開放兩岸互換教授並相互承認學分亦大都滿意;相較之下,對於為顧及國家安全而限制交流科目之政策,滿意度最低;(三)民眾對於在大陸多設台商學校,並補助學費,以照顧台商義務教育階段子女在大陸教育需求所做政策大都滿意;對於在大陸就讀大學之台生,其權益應視同國外一般留學生亦大都滿意;對於台灣學生在大陸求學返國後會降低愛國情操滿意度最低;(四)民眾對於應鼓勵大陸優秀學生來台灣就讀,並給予獎學金大都滿意;不太贊同大陸高科技人士子女來台就讀,應給予加分優待;對於限制大陸學生來台灣就讀將會造成台灣社會問題之政策滿意度最低;(五)民眾對於大陸學歷採認政策滿意度普遍偏低,尤其對台灣不承認大陸高等教育學歷是正確的教育政策問題滿意度最低;對於台灣採認大陸學歷應由大陸官方主動提供學校名單滿意度最高。 本研究建議如下: 一、 對政府行政機關的建議:(一)政府應與民間團體達成上下互動溝通機制,避免過度政治考量,訂定符合民主精神之大陸教育政策;(二)政府應組成跨部會及跨黨派專案會議,深入了解台灣人民在大陸所遭遇教育問題,有效解決民眾困難並滿足其實際教育需求;(三)政府應針對各種大陸教育政策主動舉辦施政成效調查,並依據民意調查資料及結果,訂定符合民意基礎之大陸教育政策。 二、對大陸教育政策的建議:(一)兩岸學術機構締結盟約之內容應提供本身強項學科,並與對方保持長期合作夥伴關係,藉由專業交流相互借鏡學習,互蒙其益,達成共同提昇學術水準之雙贏局面;(二)建立學生赴大陸留學審查及獎勵機制,提供獎學金鼓勵就讀限定之學校及科系,凡經甄選赴大陸就學並順利取得學位之台灣學生,不但大陸學歷可專案採認並擇優輔導就業;(三)訂定「大陸學生來台留學甄選辦法」,並提供「台灣獎學金」及其他具體誘因,以吸引及篩選優秀大陸學生來台灣就讀大學以上學校;(四)仿照香港之「學術評審局」由政府輔導及授權成立「大陸學歷認證專業機構」,此機構必須具備學術權威之公證力,專門負責大陸或其他國家之學歷檢覈及採認工作,提供有關求職、註冊或升學之學歷評估專業意見。
3

縫補專業行動的裂痕─探究兒童哲學在幼兒園實踐的形跡 / Do philosophy with children in the kindergarten

連珮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取向,探究一位經四年幼師專業培育、一年實習經驗的初任幼師(研究者自身)實踐兒童哲學的歷程,探究內涵包括:一、理解孩童藉語言所表達的思想,以試圖澄清自身對於「孩童圖像」之困惑;二、追索自身作為「幼師」在教育行動中的所思、所為及轉變。研究者以「故事」作為反身辨識經驗意義的入口,詮釋與12位五歲孩童以思考故事《貓人》為材料,進行思考故事討論的經驗。通過詮釋歷程,研究者逐漸獲得「對自身及對孩童的理解」,並形構對於「幼師培育」的疑慮及觀點,分別闡述出:一、自身「專業行動的裂痕與縫補」,解析理論與實務分隔、窄化為傳輸知識與訓練技能的師資培育,惟恐加深大學與專業實踐、理論與實務、思想與行動之間的裂痕,且此體制上的「難」亦將體現於幼師在專業行動中的困境。二、透過此研究「重構對『孩童』的理解」,論述孩童在實際生活中「做」哲學(do philosophy)的思考樣態,即體現了「兒童哲學」之本質,其「做哲學」的樣態歸納有以下特徵:(一)為自己思考且能把玩思想的孩童、(二)對生活做出純粹反省的孩童、(三)善於在「未知」中探尋意義的孩童、(四)自然展露思考技巧的孩童。最後,研究者再次從「兒童哲學」與「師資培育」兩個層面回觀以展望未來。
4

國中三年級理財教育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 / Action Research on Financial Educati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Third Grade of Junior High Schools

張君端, Chang, Chun T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理財教育課程發展,研究目的有四:(1)探討國中理財教育課程發展的意義與內涵。(2)探討國中生理財素養能力指標轉化為理財教育課程模式。(3)探討國中理財教育課程發展行動方案,包括課程與教學設計、課程實施,以及學生學習評鑑與課程評鑑等行動方案。(4)探討國中理財教育課程發展行動方案的實施歷程與結果。 本論文採用行動研究法並以問卷蒐集資料,以南投縣某國中之三年級兩班54位學生為研究樣本。依據學生之「理財觀念與規劃」和「儲蓄與投資」前後測成績,用T檢定來分析比較兩班學生理財行為變化。從學生滿意度問卷填答狀況來統計分析學生之學習成效與進行回饋修正理財課程行動方案。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在「探討國中理財教育課程發展的意義與內涵」方面,經文獻探討和教師會議後選擇「理財觀念與規劃」和「儲蓄與投資」兩單元。 二、在「探討國中生理財素養能力指標轉化為理財教育課程模式」方面,從「理財觀念與規劃」和「儲蓄與投資」兩單元分別發展出各三個國中理財素養能力指標。 三、在「探討國中理財教育課程發展行動方案」方面,將課程發展成包括知識、技能和情意的教學策略、學習成效與滿意度評鑑回饋檢討等行動方案。 四、在「探討國中理財教育課程發展行動方案的實施歷程與結果」方面: (1)本研究兩單元發展行動方案,分別在個別班級內有學習成效且學生滿意度高。 (2)「理財觀念與規劃」的先備知能男性優於女性,但學習成效在性別間無顯著差異。 (3)「儲蓄與投資」的先備知能女性優於男性,且學習成效在性別間有顯著差異,尤其學生對本單元採桌遊教學策略滿意度高於前一單元。 (4)總體學習成效在班級間及性別間無顯著差異。
5

如何評估及承作資產管理公司標購不良債權授信案

劉懿愔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資產管理公司在國內是一個新興行業,濫觴於金融合併法的通過,其立法目的是希望藉由法律上之優惠及國外專業知識,協助解決我國金融機構日益嚴重的逾放問題。資產管理公司標購不良債權有資金需求,符合銀行為因應微利時代尋求新種授信業務的時代背景。這類融資項目當時國內並無類似案件可供參考,因此以遵循銀行內規及金檢單位授信規範為前提,「創新」出一套適合這類案件的徵審條件,正確評估及承作此新種業務為本論文之研究目的。 本文以三家資產管理公司標購不良債權為例,以「專案融資」的相關授信流程為起點,根據三個個案的問題進行行動研究,以行動研究的結果逐步修正,經過持續螺旋探索和改進得到一個最佳的結果,可供未來承作類似案件之參考。 本研究經過半年行動研究為此類融資案設計出好的流程,包括前期作業、徵審方式、授信條件,及資產管理公司標購不良債權相關的風險評估。在授信條件方面,本研究歸納出一些通用的條件,如各項手續廢條款、承作利率、反面承諾、股權設質、確認函的條款、自有資金比等。惟銀行除參考通用條款外,針對承作放款時仍需依不良債權性質逐案設計適合的條件,如:資產管理公司處分不良債權越早處理完畢的價錢越高,因此需逐案針對前期現金流量設計適合的「加速還款」條件,方能有效掌握還款來源;銀行承作此類案件授信成數除比照同業貸放慣例外,應考慮得標成數,以利授信風險之評估;不良債權因產業別所採取的處分方式不同,以本研究三個個案為例,資產管理公司處分不良債權可採取直接買低賣高賺取差價,或將企業重整賺取資本利得等方式,後者處分流程遠較前者為長,應以現金流量的回收型態設計還款條件。承作這類案件除了有妥善的授信學件設計外,應注意不動產景氣循環所產生之效應,當景氣不佳資產管理公司標購不良債權得標成數較低,隨著景氣漸佳得標成數亦將同步提高,惟銀行承做這類融資如未減少承作成數,甚至以提高承作成數爭取業務,對銀行承作風險較高。
6

探索通往心靈的消費--SPA

陳妍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市場上出現一個宣稱可以平撫情緒、舒緩壓力、以身心靈合一作為主要訴求的新商品-Spa。花草茶、植物精油、心靈音樂、仿自然視野、按摩則是幫助達成這個訴求的主要配方。在過去的認知中,我們以為消費只是滿足所需,後來我們知道「消費」,其實擁有更多認同或是符號意義的價值於其中,但當心靈也淪為一種商品形式或訴求時,這在整個消費歷史的脈絡中又意味著什麼。 本研究因缺乏文獻參考,而成為一初探性的研究,援引質性研究裡的行動理論作為研究依循的方向。從瞭解Spa整體消費現象出發,試圖把梳出攀附於Spa商品背後的深層意義,據以重新檢視或反省我們現存的生活環境。於探索結束後,根據研究結果與心得重新建構本文呈現方式。 論文主要由兩種觀看Spa的方式構成。【卷一】是運用行銷學與傳播理論的知識分析Spa。這個部分像是Spa的剖面圖,透過與Spa消費相關之二手及一手資料的收集,建構出對Spa消費一整體性的認識。包含:Spa背景介紹、Spa字義初探、描述Spa市場、分析Spa銷售方式以及Spa經驗的陳述等。【卷二】主要乃是奠基於卷一的研究結果出發,採取較為社會與文化面向的觀點探索Spa。試圖將Spa置於消費歷史的脈絡中,藉以分辨出Spa不同於過往的特殊性-一種訴求於內在心靈的商品。並接續從文獻中尋找出內在心靈訴求產品興起的源由,以及其所透露出關於消費者或整體社會轉變的訊息。其後尚補充台灣在地消費文化與此外來商品碰撞後所呈現出的另一種Spa形象。 探索結尾,則陳述研究者對此新興消費的感想,包含對於Spa的批判觀點但也併陳樂觀面的敘述,最後根據研究心得撰寫對於未來的想像,並補充研究建議提供後續研究者參考作為本探索研究的結束。 關鍵字:Spa‧消費‧心靈‧消贅文化‧社會變遷‧行動研究
7

閱讀文學之教學初探:台灣雙語學生批判思考之行動研究 / Teaching Critical Thinking with Literature: An Action Research in a Bilingual Context in Taiwan

陳宇欣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行動研究方式,探討一所台灣雙語學校英語為外語(EFL)學生,在接受為期四十週的英語文學課程期間,哪些教學策略最能激發其做批判思考。研究的對象為二十一位七年級的學生,按其CEF語言分級結果,九位為中高級程度,十二位為中級。除探討教學策略的成效,亦分析這些策略對於兩組英語程度和學習背景(有雙語教育背景及無雙語教育背景)相異的學生分別所產生的作用。透過行動研究的步驟―亦為開發、實施、檢討、修正―以及五階段的學生學習成果分析,教師—研究者不斷調整其教學策略來回應學生學習上的需求。 本論文所探討之研究問題為三:(一)哪些文學課程的教學策略最能激發所有研究對象做批判思考?(二)根據問題一,有雙語教育背景及無雙語教育背景的研究對象分別受哪一教學策略刺激最多? (三)透過文學教學,兩組研究對象分別在哪些批判思考項目表現最有進步空間? 教師—研究者以Ennis的批判思考評分表為基礎做修正,並以此評分表比較分析實驗對象之前測、學習單、與批判思考紙筆回應。根據資料與教師實際觀察,鷹架理論、蘇格拉底式提問法、舉證、自身實例、創意思考與溝通式教學最能激發學生產生批判思考,而所有研究對象無論其語言程度或學習背景如何,皆能表現出批判思考的技能。不過,就情意上,中高級有雙語教育背景的學生較習慣於開放性的思辯與討論過程,而中級無雙語教育背景的學生則因自身的語言及西方文化認識的限制而需要適應與協助。 / This study had been conducted in a seventh-grade bilingual classroom of nine high-intermediate and twelve intermediate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EFL) students over forty weeks in Taiwan.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seek strategies that would best help stimulat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CT) skills through the teaching of literature, and how those strategies affected the learning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rticipants with different language proficiency levels and prior education experiences (EFL bilingual context vs. EFL non-bilingual context). The teacher-researcher had adopted the developing, implementing, reflecting, and modifying steps of an action-research framework, and through analyzing students’ learning results in the 5 reflecting Stages, modified tasks and pedagogies were implemented right away to address students’ learning needs. Three questions anticipated responses from the study, which were: “What teaching strategies can stimulate all the participants’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through literature?”, “Based on Question 1, which strategy is the most CT-stimulating for the bilingual group and which for the non-bilingual group?” and “Through literature study, which CT skills are the most-improved for the bilingual and the non-bilingual group?” In answering the questions, students’ pretest, weekly worksheets, and CT written responses were evaluated against the teacher-researcher’s self-created CT rubric adapted from Ennis’ version in every Stage for further lesson modification. Based on these data, 6 teaching strategies were proved to be CT-stimulating, which were: scaffolding, Socratic Questioning, evidence of proof, making personal connections, thinking outside the box, and adopting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All the participants were able to perform an amount of CT skills regardless of their language proficiency levels or learning backgrounds; however, in terms of CT dispositions, the high-intermediate bilingual participants feel more comfortable expressing their ideas openly, and the intermediate non-bilingual ones were influenced by their own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limitations.
8

華語教學中的婚俗文化教學研究 / A Research on Integrating Wedding Culture into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鄭侑青, Cheng, Yu Ch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華語教師不僅作為語言的教導者,其身上更大的使命應為中華文化的傳播者,筆者認為華語教學中的婚俗文化教學為文化教學中相當重要的主題,不過現行教材少見針對此主題之著墨,學習者與教學者不得其門而入,因此嘗試將婚俗文化融入華語教學。 本研究以問卷研究法調查華語學習者於婚俗文化主題學習之意願,首先參考現行教材中是否針對婚俗文化作系統性的編排,接著探討通行於台灣的婚俗文化有哪些重要層面,並根據內容分析法統整出跨文化教學與文化教材編寫原則,在整理出華語教材中的文化教材編寫原則後,實際編寫婚俗文化課程教材,並透過行動研究實際應用在三個階段的文化課教學。 於華語教師的面向而言,透過三階段的行動研究歷程與學生回饋,其教學歷程與成效能成為日後華語教師欲進行此主題研究或教學時的參考;於外籍學生而言,在學習語言的同時能學習台灣婚俗文化的知識及此主題的語言交際用法,於兩造皆能產生貢獻。 婚禮習俗及其文化為中華文化之精髓,具有長遠的發展過程並承載著人們的生活、思想、觀念、宗教、生活習慣等,於社會語境和跨文化交際層面也有重要且正面的意義價值。因此,本文藉由研究華語教學中的婚俗文化教學,期待達成兩大目標: 1. 將華語學習者感興趣的婚俗文化與華語教學相結合 2. 編寫可實際執行之婚俗文化教材供學習者與教學者參考使用 希望透過本研究拋磚引玉,使更多研究者投入文化教學研究,將不同文化融入華語教學,語言與文化教學的結合將有助於華語學習者看見語言中的台灣文化之美。
9

線上學習融入族語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原住民族學生社團組織為例

黃愷銘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旨在呈現筆者如何透過「行動研究」的方法與「線上學習」的途徑,來改善「族語教學」的困境。研究參與者以阿美族學生會的成員為主,研究過程是透過行動研究的方法,不斷修正與改善「線上學習融入族語教學」各種教學實驗模式,來進一步模擬「浸滲式教學」的情境,營造出族語的環境,進而解決學生會「族語教學」的困境。主要的研究發現和貢獻如下: 研究發現 一、「線上學習」可以解決學生會「族語教學」的困境。 (一)族語環境:以「網路非同步教學」尤佳。 (二)學習動機:以「維持」與「滿足」學習動機為主。 二、建構出適合學生會的族語教學模式,其中以「線上學習融入小班課堂教學」效果最好。 三、「教學模式」愈接近「浸滲式教學」的情境,愈能解決族語教學的困境。 四、族語教學所產生的問題(族語環境缺乏、民族認同變遷等),大多是主流社會所造成的。 研究貢獻 一、「線上語言巢」的提出—族語教學的最佳模式。 二、提出「轉化模型」和「並存模型」來說明推動「族語」 發展的迷思。 關鍵字:線上學習、族語教學、行動研究、浸滲式教學、轉化模型、並存模型 /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will solve the difficulty of ethnic language program by action research and e-learning approach. The participants rely mainly on member of Pangcah Students Organization(PSO). By method of action research, it can constantly modifies and improve the model of infusing e-learning into ethnic language program and simulates condition of ‘immersion program’ , and goes a step further to construct environment of ethnic language to solve difficulty of ethnic language program. The main findings and contribution are as follows: Findings First, e-learning approach can solve difficulty of ethnic language program of PSO. (1) Environment of ethnic language: Asynchronous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the best. (2) Learning motivation: It only maintains and satisfies learning motivation. Second, it has constructed models of ethnic language program, and the third model (infusing e-learning into little class program) is the best. Third, the more the model is close to immersion program, the more it can solve difficulty of ethnic language program. Fourth, the questions of ethnic language program (lack of environment of ethnic language, shift of ethnic identity etc.) cause by mainstream society. Contribution First, researcher address that the best model of ethnic language program will be ‘On-line Language Nest’ in the future. Second, address ‘Convert Model’ and ‘Compatible Model’ to break myth of ethnic language development. Key word: e-learning, ethnic language program, action research, immersion program, convert model, compatible mode.
10

混沌.追尋.邂逅-Gordon幼兒音樂學習理論在幼兒園實踐之研究 / Chaos, searching, and encounter-A study on Gordon’s music learning theory for newborn and young children and it’s practice in the kindergarten

余蕙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過去許多哲人都曾讚揚過音樂之於人的意義,Mozart亦曾言:「音樂應是不刺耳,使人如沐春風」,然而近年來的研究卻指出:幼兒園中的音樂活動經常是所有人唱一樣的內容,並僅以是否有精神、聲音大小做為評斷標準,在這樣的環境下,幼兒究竟聆聽了什麼?從中習得了什麼?是否曾考慮幼兒在音樂發展及表現上的個別差異? 本研究基於上述的背景,試圖以Gordon幼兒音樂學習理論為基礎,參考相關教材-Music Play一書設計活動後,再到幼兒園進行教學,欲從中了解幼兒在課程參與、音樂性向及歌唱能力等三方面的樣貌,進一步建構研究者自身的教師專業圖像。本研究採行動研究取向,主要分為初探研究及正式研究兩部分:初探研究包含6次各30分鐘的活動,課程進行後重新了解理論並修正內容,再次進行兩個循環的正式行動,第一循環共計10次課程,第二循環為6次課程。課程完全結束後,以課堂錄影、教師省思日誌、幼兒觀察記錄表等工具為基礎,書寫初探及兩個循環研究之改變與收穫。 本研究的發現如下: 1、幼兒課堂參與的情形從嘻笑轉而認真投入,並開始發展個人不同的音樂表現方式;音樂性向隨著音樂環境的多寡有所轉變,經過課程後大多數的幼兒音樂性向略提升;歌唱能力則依個別差異在音高及節奏方面各有所轉變。 2、研究者在研究進行的過程中,發現進行Gordon相關的教學方式,首先要能熟悉理論及教材內容,進一步適應曲調、節奏、音高型與節奏型的唱法後,搭配相關的律動、樂器、遊戲等,除能使教學更符合幼兒的個別差異,教師亦能建構屬於自己的教學內容,以及自身的教師專業發展圖像。 根據本研究的歷程與收穫,研究者提出幾點建議,以供未來研究者與教師做為參考。 / This study attempts to understand the picture that 4-5 years old children learn on through Gordon’s music learning theory for newborn and young children; meanwhile, focus on the change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is study adopts action research, designs a series of lessons that building on Music Play and accompanied with teaching logs, music aptitude tests, singing performance tests, and observation records. The lessons contain three cycles. The first one is pilot study, within six times and thirty minutes for each lesson. Cycle 2 and cycle 3 are formal research, the former includes ten times and the latter includes 6 times, both 30 minutes for each lesson.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 1)The curriculum of this study can improve children’s musical aptitude, singing performance and participation. 2)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should understand and internalize meter, tempo, rhythm, and continuous movement activities within Gordon’s music learning theory for early childhood. With a variety of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teachers will improvise in the classroom, and then construct professional picture of teacher of himself.

Page generated in 0.038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