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產品生命週期與組織結構的關係-以中國砂輪為例

台灣在經濟起飛的六○、七○年代靠著傳統產業賺進大量的外匯,也奠定了如今繁榮的基礎,但曾幾何時,以往帶領台灣走向繁榮進步的企業卻變成了人們口中夕陽末路的「傳統產業」,當然,現今我們口中所謂的傳統產業,不是從開始就如此傳統的,任何新的產品都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科技的進步、組織的老化、客戶的轉型等變化,從剛開始成立的新興產業,逐漸成長、成熟,慢慢變成現今的傳統產業,然而傳統產業並不一定代表獲利能力低落或是前途黯淡,台灣的經營之神王永慶曾說:「台灣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公司」。傳統產業透過以往經驗、知識和資源的累積,透過轉型或新經營範圍、新產品的開發等方式,也可以找到新的起點,甚至是開創新的高峰。

本研究以中國砂輪為例,希望透過一個成功轉型的個案,去了解一個處於傳統產業的廠商,在進入新的經營範圍或開發新產品時,是如何因應不同產品生命週期,去改變其組織結構以配合其營運的需要。透過這個研究,希望能將理論與實務做結合,提供有心進入新市場的台灣傳統產業,在如何配合產品生命週期進行組織調整的議題上做為參考的依據。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4355055
Creators周凌峰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