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兩晉南北朝《爾雅》著述佚籍輯考

漢魏六朝《爾雅注》,目前僅郭璞注尚流傳於世,其餘各家均已亡佚。郭璞注之所以能流傳至今,自是因為其內容相對出色,學術價值超越前人著作。然而從現存佚文來看,漢魏六朝《爾雅》相關著述的內容其實均頗有可觀之處,因此,自清代以來,即有不少學者投入《爾雅》佚注的輯佚工作,惟各家所輯,難免參差錯落,且迄至今日,仍沒有一部統整各家輯本的著作行世。有鑑於此,本論文即以兩晉南北朝《爾雅》相關著述為輯校對象,除就清儒輯本所輯佚文進行全面的校勘與檢討,存是去非,校勘訂□外,並廣泛蒐檢唐宋時期的古注、類書等著述,增補前人所未見的佚文,逐條進行考證,期使兩晉南北朝《爾雅》相關著述得以精於前人所輯的面貌展現,不僅可更深入地瞭解兩晉南北朝時期《爾雅》學發展概況,同時也有助於釐清當時漢字詞義的發展情形,及提供兩晉南北朝音韻研究之題材。
本論文所輯《爾雅》相關著述,計有郭璞《爾雅音義》、《爾雅注》佚文、《爾雅圖》、《爾雅圖讚》,沈旋《集注爾雅》、施乾《爾雅音》、謝嶠《爾雅音》、顧野王《爾雅音》八種;另輯校郭璞《山海經圖讚》附後,俾與《爾雅圖讚》有所分別。

序例
前言
一、研究旨趣
二、前人的研究與本論文的主要內容
(一)前人對於兩漢魏晉南北朝《爾雅》類著述的輯佚
(二)本論文的主要內容
三、未來的後續研究方向
(一)漢魏時期的《爾雅》類著述輯校
(二)郭璞《爾雅注》與其他古注的比較
(三)音切的檢討
四、佚文輯錄校勘體例
(一)佚文摘錄方法
(二)佚文校勘方法
(三)佚文的拼合
(四)佚文次序的擬定
上編 郭璞《爾雅》著述佚籍輯考
第一章 郭璞的生平及與《爾雅》有關之著述
第一節 郭璞的生平
第二節 郭璞所撰與《爾雅》有關之著述
第二章 郭璞《爾雅音義》、《爾雅注》佚文輯考
第一節 輯本
第二節 佚文
第三節 各家輯錄郭璞《爾雅音義》、《爾雅注》佚文而本論文刪除之佚文
第四節 考辨
一、郭璞《爾雅音義》體例初探
二、郭璞《爾雅》異文分析
三、郭璞《爾雅》音讀特色
四、《經典釋文》引郭璞《爾雅》音讀體例分析
附表 各家輯錄郭璞《爾雅音義》、《爾雅注》佚文與本論文新定佚文編次比較表
第三章 郭璞《爾雅圖》、《爾雅圖讚》輯考
第一節 輯本
第二節 《爾雅圖》佚文
第三節 《爾雅圖讚》佚文
第四節 各家輯錄郭璞《爾雅圖讚》而本論文刪除之佚文
附表 各家輯錄郭璞《爾雅圖讚》與本論文新定佚文編次比較表
下編 梁陳四家《爾雅》著述佚籍輯考
第四章 梁陳時期的《爾雅》學家及與《爾雅》有關之著述
第一節 沈旋《集注爾雅》
第二節 施乾《爾雅音》
第三節 謝嶠《爾雅音》
第四節 顧野王《爾雅音》
第五節 梁陳時期與《爾雅》有關之著述述評
第五章 沈旋《集注爾雅》輯考
第一節 輯本
第二節 佚文
第三節 各家輯錄沈旋《集注爾雅》而本論文刪除之佚文
第四節 考辨
一、沈旋《集注爾雅》體例初探
二、沈旋《集注爾雅》異文分析
三、沈旋《集注爾雅》音讀特色
四、《經典釋文》引沈旋《爾雅》音讀體例分析
附表 各家輯錄沈旋《集注爾雅》與本論文新定佚文編次比較表
第六章 施乾《爾雅音》輯考
第一節 輯本
第二節 佚文
第三節 各家輯錄施乾《爾雅音》而本論文刪除之佚文
第四節 考辨
一、施乾《爾雅音》體例初探
二、施乾《爾雅音》異文分析
三、施乾《爾雅音》音讀特色
四、《經典釋文》引施乾《爾雅》音讀體例分析
附表 各家輯錄施乾《爾雅音》與本論文新定佚文編次比較表
第七章 謝嶠《爾雅音》輯考
第一節 輯本
第二節 佚文
第三節 各家輯錄謝嶠《爾雅音》而本論文刪除之佚文
第四節 考辨
一、謝嶠《爾雅音》體例初探
二、謝嶠《爾雅音》異文分析
三、謝嶠《爾雅音》音讀特色
四、《經典釋文》引謝嶠《爾雅》音讀體例分析
附表 各家輯錄謝嶠《爾雅音》與本論文新定佚文編次比較表
第八章 顧野王《爾雅音》輯考
第一節 輯本
第二節 佚文
第三節 各家輯錄顧野王《爾雅音》而本論文刪除之佚文
第四節 考辨
一、顧野王《爾雅音》體例初探
二、顧野王《爾雅音》異文分析
三、顧野王《爾雅音》音讀特色
四、《經典釋文》引顧野王《爾雅》音讀體例分析
附表 各家輯錄顧野王《爾雅音》與本論文新定佚文編次比較表
參考文獻目錄
附錄一 本論文所輯各家音切與《經典釋文》、《廣韻》音切對照表
附錄二 郭璞《山海經圖讚》輯校
附錄三 本論文所輯群書輯本序跋匯編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0001
Creators王書輝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6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