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山海經郭璞注研究謝秀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以《山海經》郭璞注為主要研究對象,針對郭璞之注加以梳理、分類,並在此基礎上探討《山海經》郭璞注之特色,分析其與漢人對《山海經》的傳統認識觀點之間的聯繫與差異,探討郭璞如何既對漢人的《山海經》傳統認識觀點有所繼承,又在魏晉玄學興盛的歷史脈絡之下,開創出他對於《山海經》的獨特理解並從注釋中展現其博物觀。最末,則進一步探討明、清學者如何評價《山海經》郭璞注,而從明、清學者之評價中掌握《山海經》郭璞注之意義與價值。
在章節的安排上,本文第二章首先討論漢代學者對《山海經》的認識,以期在漢人對《山海經》的認識基礎上探討郭璞對《山海經》的注釋與詮釋;其後於第三章則以郭璞注文及圖讚為討論重心,探討從劉歆〈上《山海經》〉到郭璞〈注《山海經》敘〉之間的聯繫與發展,並就郭璞的基礎注釋工作及徵引書籍加以梳理、分類,說明郭璞注文之特色,並透過對《山海經圖讚》之內容之分類,釐清郭璞《山海經圖讚》形式與內容上的特色;第四章則就郭璞對《山海經》的詮釋與後世評價的討論為主,探討郭璞結合氣與玄理所展現出的達觀博物的詮釋觀點,將郭璞的博物觀歸納為苞覽宇宙的博物觀與實用的博物觀兩項;最末,則觀察明、清學者如何從考據校正與增廣異聞兩個面向,從各自的專業素養與治學方向對郭璞注釋《山海經》加以評價。第五章為結論,總結上述二、三、四章之研究成果,並提出可供進一步探討之論題。
|
2 |
《爾雅注疏》引《詩》硏究. / 爾雅注疏引詩硏究 / Study of quotations from the Odes in the Er ya zhu shu / "Er ya zhu shu' yin "Shi" yan jiu. / Er ya zhu shu yin Shi yan jiuJanuary 2002 (has links)
黃文傑. / "2002年8月" / 論文 (哲學碩士)--香港中文大學, 2002. / 參考文獻 (leaves 81-88) / 附中英文提要. / "2002 nian 8 yue" / Huang Wenjie. / Lun wen (zhe xue shuo shi)--Xianggang Zhong wen da xue, 2002. / Can kao wen xian (leaves 81-88) / Fu Zhong Ying wen ti yao. / Chapter 第一章 --- 緒論 --- p.1 / Chapter 第一節 --- 《爾雅》的編者和成書年代 --- p.1 / Chapter 第二節 --- 《爾雅》的性質 --- p.6 / Chapter 第三節 --- 《爾雅注疏》 --- p.11 / Chapter 第四節 --- 本文硏究的目的和方法 --- p.17 / Chapter 第二章 --- 《爾雅注疏》所見的古籍徵引 --- p.20 / Chapter 第一節 --- 《爾雅注疏》的古籍徵引 --- p.20 / Chapter 第二節 --- 《爾雅注疏》的引《詩》硏究 --- p.28 / Chapter 第三章 --- 《爾雅注疏》的引《詩》與《毛傳》釋《詩》 --- p.36 / Chapter 第一節 --- 漢初《詩》傳 --- p.36 / Chapter 第二節 --- 《爾雅》與《毛傳》釋《詩》的異同比較 --- p.41 / Chapter 第四章 --- 《爾雅注疏》引《詩》與齊、魯、韓三家《詩》的關係 --- p.65 / Chapter 第一節 --- 《爾雅》與《魯詩》 --- p.67 / Chapter 第二節 --- 《爾雅》與《齊詩》及《韓詩》 --- p.72 / Chapter 第五章 --- 總結 --- p.78 / 參考書目 --- p.81 / 附錄凡例 --- p.89 / 附錄一:《爾雅注疏》引《詩》資料表 --- p.90 / 附錄二 :《爾雅注疏》引《詩》與《毛傳》釋(詩》對照表 --- p.216
|
3 |
兩晉南北朝《爾雅》著述佚籍輯考王書輝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漢魏六朝《爾雅注》,目前僅郭璞注尚流傳於世,其餘各家均已亡佚。郭璞注之所以能流傳至今,自是因為其內容相對出色,學術價值超越前人著作。然而從現存佚文來看,漢魏六朝《爾雅》相關著述的內容其實均頗有可觀之處,因此,自清代以來,即有不少學者投入《爾雅》佚注的輯佚工作,惟各家所輯,難免參差錯落,且迄至今日,仍沒有一部統整各家輯本的著作行世。有鑑於此,本論文即以兩晉南北朝《爾雅》相關著述為輯校對象,除就清儒輯本所輯佚文進行全面的校勘與檢討,存是去非,校勘訂□外,並廣泛蒐檢唐宋時期的古注、類書等著述,增補前人所未見的佚文,逐條進行考證,期使兩晉南北朝《爾雅》相關著述得以精於前人所輯的面貌展現,不僅可更深入地瞭解兩晉南北朝時期《爾雅》學發展概況,同時也有助於釐清當時漢字詞義的發展情形,及提供兩晉南北朝音韻研究之題材。
本論文所輯《爾雅》相關著述,計有郭璞《爾雅音義》、《爾雅注》佚文、《爾雅圖》、《爾雅圖讚》,沈旋《集注爾雅》、施乾《爾雅音》、謝嶠《爾雅音》、顧野王《爾雅音》八種;另輯校郭璞《山海經圖讚》附後,俾與《爾雅圖讚》有所分別。
序例
前言
一、研究旨趣
二、前人的研究與本論文的主要內容
(一)前人對於兩漢魏晉南北朝《爾雅》類著述的輯佚
(二)本論文的主要內容
三、未來的後續研究方向
(一)漢魏時期的《爾雅》類著述輯校
(二)郭璞《爾雅注》與其他古注的比較
(三)音切的檢討
四、佚文輯錄校勘體例
(一)佚文摘錄方法
(二)佚文校勘方法
(三)佚文的拼合
(四)佚文次序的擬定
上編 郭璞《爾雅》著述佚籍輯考
第一章 郭璞的生平及與《爾雅》有關之著述
第一節 郭璞的生平
第二節 郭璞所撰與《爾雅》有關之著述
第二章 郭璞《爾雅音義》、《爾雅注》佚文輯考
第一節 輯本
第二節 佚文
第三節 各家輯錄郭璞《爾雅音義》、《爾雅注》佚文而本論文刪除之佚文
第四節 考辨
一、郭璞《爾雅音義》體例初探
二、郭璞《爾雅》異文分析
三、郭璞《爾雅》音讀特色
四、《經典釋文》引郭璞《爾雅》音讀體例分析
附表 各家輯錄郭璞《爾雅音義》、《爾雅注》佚文與本論文新定佚文編次比較表
第三章 郭璞《爾雅圖》、《爾雅圖讚》輯考
第一節 輯本
第二節 《爾雅圖》佚文
第三節 《爾雅圖讚》佚文
第四節 各家輯錄郭璞《爾雅圖讚》而本論文刪除之佚文
附表 各家輯錄郭璞《爾雅圖讚》與本論文新定佚文編次比較表
下編 梁陳四家《爾雅》著述佚籍輯考
第四章 梁陳時期的《爾雅》學家及與《爾雅》有關之著述
第一節 沈旋《集注爾雅》
第二節 施乾《爾雅音》
第三節 謝嶠《爾雅音》
第四節 顧野王《爾雅音》
第五節 梁陳時期與《爾雅》有關之著述述評
第五章 沈旋《集注爾雅》輯考
第一節 輯本
第二節 佚文
第三節 各家輯錄沈旋《集注爾雅》而本論文刪除之佚文
第四節 考辨
一、沈旋《集注爾雅》體例初探
二、沈旋《集注爾雅》異文分析
三、沈旋《集注爾雅》音讀特色
四、《經典釋文》引沈旋《爾雅》音讀體例分析
附表 各家輯錄沈旋《集注爾雅》與本論文新定佚文編次比較表
第六章 施乾《爾雅音》輯考
第一節 輯本
第二節 佚文
第三節 各家輯錄施乾《爾雅音》而本論文刪除之佚文
第四節 考辨
一、施乾《爾雅音》體例初探
二、施乾《爾雅音》異文分析
三、施乾《爾雅音》音讀特色
四、《經典釋文》引施乾《爾雅》音讀體例分析
附表 各家輯錄施乾《爾雅音》與本論文新定佚文編次比較表
第七章 謝嶠《爾雅音》輯考
第一節 輯本
第二節 佚文
第三節 各家輯錄謝嶠《爾雅音》而本論文刪除之佚文
第四節 考辨
一、謝嶠《爾雅音》體例初探
二、謝嶠《爾雅音》異文分析
三、謝嶠《爾雅音》音讀特色
四、《經典釋文》引謝嶠《爾雅》音讀體例分析
附表 各家輯錄謝嶠《爾雅音》與本論文新定佚文編次比較表
第八章 顧野王《爾雅音》輯考
第一節 輯本
第二節 佚文
第三節 各家輯錄顧野王《爾雅音》而本論文刪除之佚文
第四節 考辨
一、顧野王《爾雅音》體例初探
二、顧野王《爾雅音》異文分析
三、顧野王《爾雅音》音讀特色
四、《經典釋文》引顧野王《爾雅》音讀體例分析
附表 各家輯錄顧野王《爾雅音》與本論文新定佚文編次比較表
參考文獻目錄
附錄一 本論文所輯各家音切與《經典釋文》、《廣韻》音切對照表
附錄二 郭璞《山海經圖讚》輯校
附錄三 本論文所輯群書輯本序跋匯編
|
Page generated in 0.01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