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三言二拍中的游民探析 / The Research in the Your-Mirn in the San-Yen Er-Pai

文學與社會的關係,一向為眾人所注目,本文亦是從這層關係著眼,欲以三言二拍這幾部話本集子,來探索其中所呈顯的游民現象,冀此來了解長期存在於社會中的游民。首先,我們必須先知道游民是什麼,什麼樣的人算是游民呢?又在什麼狀況下,會導致游民的產生呢?這就是本文第二章所討論的問題,接著,在第三章中,將游民分為「游冶型」、「游惰型」、「游業型」、「游乞型」四種類型,分別探索他們的生活情形,以此了解不同游民的不同形象,要之,游冶型游民是具有豐富的生活資源,為享樂而游的游民;游惰型游民,是因怠惰而不願安份從事生產,四處游蕩而倚靠他人為生的游民;游業型游民,是因受限於自身的條件,或一時困窘,或有目標的從事不穩定生產工作的游民;游乞型游民,是四處游走,求乞他人施予財物為生或修行的游民。接下來,在第四章裡,是針對「游民」與社會上的「富豪」、「官府」、「文士」、「一般平民」、「妓家」等其他階層的互動關係,加以分析探討,冀從其中明白「游民」階層的組成狀況及其對社會的影響和所扮演的角色地位。在第五章中,所探討的是「游民」在故事中的運用情形,及其顯現的意涵。因為,故事中往往會利用游民的特殊性質而有不同的運用情形,而這樣的運用,通常是說書人為迎合群眾而足以反映出群眾意志,或是說書人刻意安排以達到教化目的,因此,游民角色在故事中的出現樣貌及扮演角色,就不容我們忽視。在第六章中,是探討說書人對游民的評價,以此可看到故事主題的再次強調及游民形象的再次突顯印證。總而言之,希望經由本文對「三言二拍」所顯現的游民現象,及其中所蘊含的意義、透露出來的訊息的探索檢討,能得到一些觀察中國社會文化的思考面向及角度,如此,便不枉由文學看社會的功能了。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2540
Creators賴文華, Lai, Wen-Hwa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