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許地山文學之研究 / A Study of Hsu-Ti-shan and His Literary Works

本論文計分六章,各章章旨及其內容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內容包括:「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現況檢討」、「研究方法與取材」及「研究侷限與發現」。本章旨在敘述研究背景,藉由研究現況的檢討,掌握值得開發的研究空間與契機,並進一步揭示論文研究的心得。
  第二章為「許地山的生平與思想」。探討主題包括:「戰爭對其人格特質、生命情調的啟發」、「家庭對其人道關懷、人生哲學的造就」、「治學對其知識結構、人文素養的塑成」及「時勢對其文化態度、文化參與的影響」。本章旨在透過許地山的生平與思想的交叉論述,以影響研究的觀點,彰顯許地山人格與思想的成因,並透視其人富於時代意識的特色。
  第三章為「許地山的文藝觀」。討論範圍涵蓋:「許地山的文藝創作論」、「許地山的文藝鑒賞論」和「文藝觀的淵源與特色」。本章旨在爬梳並歸納許地山的文藝思想,分別從創作論及鑒賞論兩部分,分述其具體內容,再綰合兩者,尋繹許地山文藝觀的淵源與特色。藉以掌握許地山創作傾向的理論根據,並作為進一步解讀許地山文本的準備。
  第四章為「許地山作品的主題意蘊」。章分四節分別探討許地山文學作品所呈現的「生命觀照與人生態度的闡發」、「情愛觀與兩性觀的宣達」、「社會現實的揭露和批判」及「去國與懷鄉──臺灣風味的書寫」。本章旨在透析許地山文學作品的主題意蘊,再回扣到許地山的生平行誼與思想內涵,驗證許地山其文實為其人之全人格的表現。
  第五章為「許地山文學的藝術表現」。就許地山文學的藝術表現,舉其凸顯的成就作一闡釋與驗證,內容包括:「許地山文學的寓言特質」、「許地山散文的賦體成分」、「許地山文學的抒情傾向」及「女性人物的理想性格與形象」。本章旨在全面掌握許地山文學的藝術特色與成就。從許地山文本的微視與剖析後,得其主要特色有三,亦即寓言特質、賦體成分與抒情傾向。再從許地山小說人物的考察,檢視其形象塑造的得失,透過歸納許地山人物性格與形象的特徵,逼顯許地山理想的人物性格及形象。
  第六章為「結論:許地出文學的意義與定位」。本章旨在總結本論文的研究心得。於許地山其人其文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後,將許地山的文學回置到我國文學發展的歷史中,考察許地山文學的意義與歷史定位,獲致許地山文學的兩項意義,即許地山乃現代散文的奠基者(寓言散文的先驅)、五四文壇的臺灣代言人。
《許地山文學之研究》
論 文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許地山的生平與思想
第一節 戰爭對其人格特質、生命情調的啟發
第二節 家庭對其人道關懷、人生哲學的造就
第三節 治學對其知識結構、人文素養的塑成
第四節 時勢對其文化態度、文化參與的影響
結 語
第三章 許地山的文藝觀
第一節 許地山的文藝創作論
第二節 許地山的文藝鑒賞論
第三節 文藝觀的淵源與特色
結 語
第四章 許地山文學的主題意蘊
第一節 生命觀照與人生態度的闡發
第二節 情愛觀與兩性觀的宣達
第三節 社會現實的揭露和批判
第四節 去國與懷鄉──臺灣風味的書寫
結 語
第五章 許地山文學的藝術表現
第一節 許地山文學的寓言特質
第二節 許地山散文的賦體成分
第三節 許地山文學的抒情傾向
第四節 女性人物的理想性格與形象
結 語
第六章 結論:許地山文學的意義與定位
參考書目
附錄:許地山生平暨作品繫年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簡宗梧博士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1258
Creators張惠珍, Chang Huei-che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