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低成就學生的情緒調節對學業情緒與偏差行為的影響

本研究旨在瞭解低成就學生的情緒調節對學業情緒與偏差行為之影響,並探討青少年學業情緒、情緒調節與外顯偏差行為及自傷行為之間的關係。本研究使用「學業情緒量表」、「情緒調節困難量表」、「偏差行為量表」與「自傷行為量表」作為研究工具,並以國中一年級作為研究對象(有效樣本141人,男生81人,女生60人)進行調查。以學生國一入學時智力測驗所得的智力成績,預測學生學業成就分數。實際學業成就分數:利用學生95學年度上學期的總成績,經過標準化得到一學業成就的標準化T分數來代表學生的學業成就值。當學生實際成就值低於預測成就值1/2個估計標準誤時稱為「低成就」。以此方式將受試者分為「一般成就」與「低成就」兩組。調查結果分別採用描述統計、t 考驗、共變數分析、積差相關、與階層迴歸等統計方法加以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 低成就學生有較多的負向學業情緒及較少的正向學業情緒。
二、 「使用有限的情緒調節策略」與「缺少情緒覺察能力」越多的低成就學生,越容易有負向學業情緒產生。
三、 低成就學生較不覺察自己的情緒,但卻容易表達自己心中的想法。
四、 排除控制性別因素後,低成就學生並未有更多的偏差行為。
五、 學業成就與自傷行為的關聯並未顯著。
六、 學生的正向學業情緒越多偏差行為就越少,情緒覺察能力越高的低成就學生偏差行為就越多。
七、 低成就學生的自傷行為與有限的情緒調節策略關係密切。
基於以上的研究結果,本研究針對教育與輔導實務工作及提出建議,以作為未來教育、輔導與研究在執行上之參考。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21520361
Creators文永沁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