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百丈懷海禪師研究

中國佛學的特質在祥,建立禪宗叢林制度者是百丈懷海。本論文計七萬字,其研究方法是針對文獻資料的分析整理,達到彰顯神師人格風範的研究目的。全文分作六章:
第一章緒論。敘述研究動機、方法與目的,其次是說明禪的語義及其起源。
第二章中國禪宗之開展。在達摩來華之前,禪法在中國就出現過一段光輝的歷史。本章先概述早期禪法之演變,再說明禪宗初祖達摩到六祖慧能之禪風。不作長篇繁瑣的史料考證,而以呈現禪者人格風範及禪法的研究為主。
第三章禪師生平考述。分時代背景及生平考述兩節。第一節以百丈懷海所依止之洪州宗為主軸,其他宗派為支線,為當時散布在國全各地的禪宗支派,作全面性整體性的說明。第二節則是從早年事跡、從師學法、禪法弘化、當世之地位、生卒年代等五個部分,說明百丈懷海禪師的一生。
第四章禪師法要。百丈懷海的禪法,具見於語錄及公案。本章擬分四節,從繼承馬祖之禪法、大乘頓悟法門、不重經教的教學主張、勞動即禪行的宗風,論述百丈禪法的主旨,并突顯其禪法平實樸實的一面。
第五章叢林制度之建立。百丈懷海於禪有所得,折衷小乘律典及大乘菩薩戒經,別立禪居,建立禪宗僧團規範,行普請法集體勞動,形成制度化之經濟組織,集眾公議,樹立僧團自清的典範。以上是本章所論述之內容。
第六章對后世之影響。禪法的弘傳與叢林制度之建立,是百丈懷海畢生努力之目標,本章即是這兩個觀點出發,來探討他對后世之影響。
禪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對於禪宗文獻的了解,常因人而祑,本論文的銓釋角度只是眾多角度當中的一種,大部分仍不免流於文字禪。或許能呈現少許的研究成果,建立某種程度的正知正見,可供以后的學者的參考。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4764
Creators蔡琪惠, CAI,QI-HUI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