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市地重劃效益與負擔之研究

市地重劃是目前落實都市計畫的重要工具之一透過市地重劃可取得十公共設施用地及部分設施之建設經費。在地方政府財源短絀的情況下,市地重劃不啻是為優良之地方建設工具之一。
市地重劃運用使用者付費之觀念,將開發利益以公共設施用地及建設經費的內容,轉換成抵費地之方式回饋社會,目前依法令規定此回饋比例不得超過市地重劃總面積之百分之四十五。然而如何適當地評估開發利益(即市地重劃效益),並依此獲利負擔回饋(即市地重劃負擔)是本研究所欲了解的。本研究藉由地價理論,確定市地重劃效益主要是因為公共設施投資建設所產生之寧適性與可建性,資本化為每宗土地之土地價值一部分而得;其次依分配價值理論與使用者付費方法,確定市地重劃負擔具有類似稅捐性質,其意為每宗土地支付重劃負擔所繳納之土地比例。由此觀點,本研究藉由市地重劃地價函數之建立,依特徵價格法( Hedonic Price Method)建構實證模型,並且選定臺中市第七期及第八期重劃區為實證地區,以討論公共設施投資建設對市地重劃後土地價值的景響程度,2重劃負擔法定比例的經濟意義及土地所有權人對重劃負擔的真實負擔能力,以及3以個體經濟之觀點,衡量土地所有權人對重劃之利益與負擔,願意支付之價格。最後再進一步檢討1現行市地重劃分配計算方式之缺失,2以抵費地支付重負擔之問題,以及3重劃估價方式之間題,並提出改進方向。
本研究經以理論及實證分析,獲得之主要結論為:參與市地重劃之住宅地,透過地方性公共建設投資資本化作用,可獲得相當利益,此時以抵費地方式回饋部分利益是極可行的方式,且依實證結果可知,目前地主支付重劃負擔之實力仍大於法規要求之百分之四十五。因此,若再考慮土地使用變更所獲之超額利益,則回饋利益之比例應遠大於百分之四+五。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02000609
Creators謝靜琪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8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