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大學生的共依附與其在愛情關係中的人際行為之關係

本文旨在探討大學生的不同共依附分數組合類型與其在愛情關係中的人際行為間之關係。以台灣地區的公私立大學、獨立學院、科技大學與技術學院大一到大四515位自己報告有戀愛經驗的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所使用的研究工具為「共依附量表」與「人際行為量表」。調查所得資料分別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集群分析、區別分析與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
一、目前大學生在共依附各分量表的得分程度屬於中等。
二、目前大學生在與戀愛對象互動的人際行為主動對待與被動回應層次,皆較偏向正向的人際行為。
三、使用集群分析方法可以有意義依在共依附不同分量表的得分高低組合不同,而區分為「高共依附特質總分組」、「近似共依附組」、「非共依附-平均組」與「非共依附-低分組」。
四、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共依附量表與人際行為量表的差異情形。
1.在共依附量表中,大學男性在「以他人為焦點」與「認同照顧者角色」較大學女性高。
2.在人際行為主動對待層次中,大學男性在與戀愛對象互動的人際行為上,「保護」的行為較大學女性高,而大學女性則在「責備」與「攻擊」的行為上較大學男性高。
3.在人際行為被動回應層次中,大學男性在與戀愛對象互動的人際行為上,「屈服順從」、「彆扭不安」、「畏縮」與「隔絕」的行為較大學女性高,而大學女性則在「信任」的行為上較大學男性高。
4.整合人際行為主動待與被動回應上的性別差異後,發現大學男性在愛情關係中的人際行為主動對待層次上呈現較正向的人際行為,如:保護。但卻在人際行為被動回應層次上呈現較負向的人際行為,如:畏縮、隔絕。而相反的,大學女性在愛情關係中的人際行為主動對待層次上呈現較負向的人際行為,如:攻擊、責備,但卻在人際行為被動回應層次上出現較正向的人際行為,如:信任。
5.在不同共依附分數組合類型上,「高共依附特質總分組」與「非共依附-低分組」的性別分佈無太大差異。但在「近似共依附組」與「非共依附-平均組」的性別分佈則有差異。
五、不同共依附分數組合類型在愛情關係裡的人際行為有差異。
1.「高共依附特質總分組」與「非共依附-平均組」或「非共依附-低分組」相比較後發現,本組傾向有較多「操縱控制」、「攻擊」、「忽視」、「彆扭不安」、「畏縮」與「隔絕」等人際行為展現。
2.「近似共依附組」與「非共依附-平均組」或「非共依附-低分組」相比較後發現,本組傾向有較多「攻擊」、「忽視」、「屈服順從」、「彆扭不安」、「畏縮」與「隔絕」等人際行為展現。
3.「非共依附-平均組」與「非共依附-低分組」相比較後發現,本組傾向有較多「忽視」、「彆扭不安」、「畏縮」與「隔絕」的人際行為展現。
4.「非共依附-低分組」與「近似共依附組」或「非共依附-平均組」相比較後發現,本組傾向有較多「分離獨立」與「表露」的人際行為展現。
最後研究者根據本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應用在諮商輔導與教育工作,並作為未來研究之參考。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07520221
Creators林筱婷, Lin, Hsiao-Ti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