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5
  • 34
  • 1
  • Tagged with
  • 35
  • 35
  • 26
  • 12
  • 12
  • 12
  • 10
  • 10
  • 10
  • 9
  • 9
  • 8
  • 8
  • 7
  • 7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桃園縣國中生的愛情態度與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

王培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桃園縣國中生的愛情態度與依附關係之現況、各背景變項在愛情態度及依附關係的差異情形、愛情態度與依附關係的相關情形以及依附關係對不同愛情態度之預測情形。 為達上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桃園縣九十六學年度公立國中二年級學生為受試樣本,總共562人,有效樣本為524人,可用率為93.23 %。本研究工具為「愛情態度量表」、「父母與同儕依附量表」,研究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與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根據研究主要發現,歸納本研究結論如下︰ ㄧ、桃園縣國中生的愛情態度主要偏向「友伴之愛」;桃園縣國中生的依附關係主要偏向「同儕依附」。 二、桃園縣國中生的愛情態度與依附關係會因背景不同而有差異。 三、桃園縣國中生的愛情態度與依附關係之間有顯著相關。 四、桃園縣國中生的依附關係對不同的愛情態度具有預測效果。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研究者提出數項建議以供家長、學校教師及未來研究做參考,以期有助於大眾對國中生愛情態度與依附關係的了解。
2

大學生的共依附與其在愛情關係中的人際行為之關係

林筱婷, Lin, Hsiao-T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旨在探討大學生的不同共依附分數組合類型與其在愛情關係中的人際行為間之關係。以台灣地區的公私立大學、獨立學院、科技大學與技術學院大一到大四515位自己報告有戀愛經驗的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所使用的研究工具為「共依附量表」與「人際行為量表」。調查所得資料分別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集群分析、區別分析與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 一、目前大學生在共依附各分量表的得分程度屬於中等。 二、目前大學生在與戀愛對象互動的人際行為主動對待與被動回應層次,皆較偏向正向的人際行為。 三、使用集群分析方法可以有意義依在共依附不同分量表的得分高低組合不同,而區分為「高共依附特質總分組」、「近似共依附組」、「非共依附-平均組」與「非共依附-低分組」。 四、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共依附量表與人際行為量表的差異情形。 1.在共依附量表中,大學男性在「以他人為焦點」與「認同照顧者角色」較大學女性高。 2.在人際行為主動對待層次中,大學男性在與戀愛對象互動的人際行為上,「保護」的行為較大學女性高,而大學女性則在「責備」與「攻擊」的行為上較大學男性高。 3.在人際行為被動回應層次中,大學男性在與戀愛對象互動的人際行為上,「屈服順從」、「彆扭不安」、「畏縮」與「隔絕」的行為較大學女性高,而大學女性則在「信任」的行為上較大學男性高。 4.整合人際行為主動待與被動回應上的性別差異後,發現大學男性在愛情關係中的人際行為主動對待層次上呈現較正向的人際行為,如:保護。但卻在人際行為被動回應層次上呈現較負向的人際行為,如:畏縮、隔絕。而相反的,大學女性在愛情關係中的人際行為主動對待層次上呈現較負向的人際行為,如:攻擊、責備,但卻在人際行為被動回應層次上出現較正向的人際行為,如:信任。 5.在不同共依附分數組合類型上,「高共依附特質總分組」與「非共依附-低分組」的性別分佈無太大差異。但在「近似共依附組」與「非共依附-平均組」的性別分佈則有差異。 五、不同共依附分數組合類型在愛情關係裡的人際行為有差異。 1.「高共依附特質總分組」與「非共依附-平均組」或「非共依附-低分組」相比較後發現,本組傾向有較多「操縱控制」、「攻擊」、「忽視」、「彆扭不安」、「畏縮」與「隔絕」等人際行為展現。 2.「近似共依附組」與「非共依附-平均組」或「非共依附-低分組」相比較後發現,本組傾向有較多「攻擊」、「忽視」、「屈服順從」、「彆扭不安」、「畏縮」與「隔絕」等人際行為展現。 3.「非共依附-平均組」與「非共依附-低分組」相比較後發現,本組傾向有較多「忽視」、「彆扭不安」、「畏縮」與「隔絕」的人際行為展現。 4.「非共依附-低分組」與「近似共依附組」或「非共依附-平均組」相比較後發現,本組傾向有較多「分離獨立」與「表露」的人際行為展現。 最後研究者根據本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應用在諮商輔導與教育工作,並作為未來研究之參考。
3

大學生親密關係中依附類型、衝突因應與關係適應之相關研究

江彥陵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親密關係中的衝突是關係適應中的重要議題,對關係適應的影響不容忽視。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個人的性別及依附類型在本研究各變項上的差異,並進一步了解衝突因應對關係適應的相關及預測性。 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台灣北部地區大專院校473位學生為研究對象。以研究者修訂之「依附量表」、「衝突因應量表」以及「關係適應量表」為研究工具並採取描述性統計、因素分析、信度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典型相關、多元逐步迴歸、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進行量表與研究假設的驗證。 研究結果顯示: 一、整體來說,大學生之衝突因應能力越好與親密關係適應也越良好,而透過問題焦點及正向評估等認知方式來正面的面對衝突皆有助於良好的關係適應,而採取情緒壓抑以及尋求支持的方式來逃避面對衝突,則容易有矛盾的關係適應傾向。 二、衝突因應的四個向度都能有效的預測滿意及矛盾的關係適應狀態,其中以正向評估為關係滿意的主要預測變項,而情緒壓抑為矛盾關係適應的主要預測變項,而只有正向評估和問題焦點兩項渡的衝突因應方式可以預測自主的關係適應狀態。 三、大學生不同的性別在依附類型、衝突因應與關係適應上皆有差異,但差異在衝突因應傾向較有明顯的不同,男性較會使用理性的認知面對並壓抑情緒,而女性則傾向去尋求支持。 四、大學生的依附類型以安全的依附類型者居多,但差異未達顯著。 五、依附型態在衝突因應、關係適應上的差異 安全型依附者會因為正面的面對並詮釋衝突的影響也會有較多的滿意且自主的關係適應傾向。而焦慮依附者會比其他者常使用尋求支持的衝突因應也自覺關係還算滿意 最後,根據以上研究結果,研究者提出在未來研究上可採用配對施測、納入其他變項,在諮商實務上可以此為理解探索之架構,在學校之性別教育推廣工作上可舉辦性別的團體,以增進學生對人際的理解力等建議以供參考。
4

性別、依附風格與自我坦露、幽默、撒嬌之關係 / The Relationship of sex, attachment and self-disclousure, humor

黃于娟, Hwang, Yu Ch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探討性別、依附風格與自我坦露、幽默、撒嬌之關係。取樣對象為台灣地區之公私立大學院校學生,共計785人,其中男470人,女315人。研究工具包括「依附風格量表」、「自我坦露量表」、「幽默量表」,以及「撒嬌量表」。首先測量我國大學生依附風格之現況,並探討其與自我坦露、幽默、撒嬌之關係。其次,探討性別與自我坦露、幽默、撒嬌之關係。   本研究的主要結果如下:   一、我國大學生之依附風格、自我坦露、幽默、撒嬌現況    (一)我國大學生之依附風格情形為:焦慮矛盾型43.3%,安全型36.5%,逃避型20.2%。    (二)我國大學生對情人或伴侶坦露最多,其次是女性朋友和男性朋友;對情人或伴侶的討論程度為〔討論很多〕,對朋友則介於〔討論很多〕和〔討論一點點〕之間。    (三)就幽默層面而言,我國大學生普遍認為自己會以幽默來因應一般生活和困境,也具有幽默創造力和幽默感。就男女大學生之差異而言,男生則普遍認為自己比較幽默。    (四)大學生承認自己有時或偶爾撒嬌,女生的頻率又比男生高;男女皆最常使用輕聲細語的方式撒嬌;撒嬌動機最常因為表達感情;最常撒嬌的對象是情人或伴侶。   二、男女大學生在自我坦露、幽默和撒嬌有顯著差異。    (一)男女大學生之自我坦露程度有顯著差異。    對媽媽和女性朋友的坦露程度女生高於男生;對男性朋友的自我坦露程度,男生高於女生。    (二)男女大學生在幽默各層面上有顯著差異。    男女大學生在一般生活創造、社交場合創造,以及後設認知敏感層面上有顯著差異,男生皆高於女生。    (三)男女大學生之撒嬌有顯著差異。     1.嗲聲嗲樣、童言同行和讚美體貼女生比男生常用;哀求奉承和笑臉攻勢則男生比女生常用。     2.男女大學生在表達感情和性格流露二動機上有顯著差異,女生皆高於男生。     3.男女大學生在六種撒嬌對象上皆有顯著差異,對於每個對象,女生都比男生常向其撒嬌。     4.女大學生顯著比男大學生常撒嬌,也比較喜歡向自己所喜歡的人撒嬌;男大學生比較鼓勵女生撒嬌,比較喜歡會撒嬌的女生,也比較喜歡讓自己所喜歡的人撒嬌。   三、不同依附風格在自我坦露、幽默、撒嬌上有顯著差異。    (一)不同依附風格大學生之自我坦露程度有顯著差異。    對情人或伴侶的自我坦露:焦慮矛盾型顯著高於逃避型,安全型額著高於逃避型和焦慮矛盾型;對男性朋友的自我坦露:焦慮矛盾型顯著高於逃避型,安全型顯著高於逃避型;對女性朋友和老師的自我坦露:安全型顯著高於逃避型。    (二)不同依附風格大學生在各幽默層面上有顯著差異。    在困境因應、一般生活因應、一般生活創造、社交場合創造,以及後設訊息敏感層面,安全型皆顯著高於逃避型和焦慮矛盾型;安全型顯著比焦慮矛盾型喜歡幽默。    (三)不同依附風格大學生之撒嬌有顯著差異。     1.親密動作與笑臉攻勢,安全型顯著比逃避型和焦慮矛盾型常用;嗲聲嗲樣、期盼眼神和讚美體貼,安全型顯著比逃避型常用;輕聲細語,安全型顯著比焦慮矛盾型常用。     2.安全型顯著比逃避型和焦慮矛盾型常為「改善關係」而撒嬌;安全型顯著比逃避型常為「表達感情」而撒嬌;安全型顯著比焦慮矛盾型常因「性格流露」而撒嬌。     3.安全型顯著比逃避型和焦慮矛盾型,常向情人或伴侶撒嬌。     4.安全型顯著比逃避型喜歡會撒嬌的女生,對撒嬌的看法也比較正面。   四、就性別、依附風格與自我坦露、幽默、撒嬌整體而言。     不論就全體大學生或男、女大學生而言,依附風格與自我坦露、幽默、撒嬌之間其有顯著的典型相關;顯示逃避型且安全分數很低者,其在撒嬌方式上較少用親密動作、期盼眼神、讚美體貼和笑臉攻勢,通常也不是為改善關係、表達感情而撒嬌,對情人或伴侶不常撒嬌,對撒嬌持負面看法,對情人或伴侶、男性朋友、女性朋友的坦露程度都很低,在幽默各層面上,不會以幽默因應,不會創造幽默,封幽默的後設訊息也不敏感。   另一方面,安全型且逃避分數低者,其在撒嬌方式上較常用親密動作、期盼眼神、讚美體貼和笑臉攻勢,通常是為了改善關係、表達感情而撒嬌,對情人或伴侶常撒嬌,對撒嬌持正面看法,對情人或伴侶、男性朋友、女性朋友的坦露程度都較高,在幽默各層面上,會以幽默因應各種情境,幽默創造力高,對幽默的後設訊息敏感。
5

高中資優生師徒關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數理生、藝術生與一般生之對照

蕭詔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資優教育在我國行之有年,資優生的表現一直為人所關切,在時代潮流的推進下,一個抱持希望,能夠處處展現創新行為的學生為現前教育所努力的目標,在這樣的基礎下,本研究主要來探討師徒類型、師徒經驗與希望、創新行為表現的關係,以及性別、依附風格與師徒類型、師徒經驗的關係。 本研究受試對象為台灣地區高中數理生228名,藝術生(美術生、音樂生)102名,一般生509名共839名。研究工具包括「師徒發展網絡量表」、「師徒經驗量表」、「依附風格量表」、「希望量表」、「創新行為量表」,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幾點結論: 一、在依附風格、師徒類型方面,數理生、藝術生、一般生的分佈比例沒有差別。 二、在師徒經驗方面,數理生與藝術生獲得的諮詢贊助與角色楷模高於一般生;數理生的引薦推介高於藝術生與一般生;不同學生別學生的保護協助沒有差別。 三、在希望方面,藝術生的尋求解決之道高於一般生。 四、在創新行為方面,數理生、藝術生與一般生的表現沒有差別。 五、師徒類型與師徒經驗的關係中,多元創業型的師徒經驗最豐富,守株待兔型最缺乏。 六、性別與師徒類型的關係中,數理生而言,女生從一而終型比例高於男生,男生機會主義型比例高於女生;全體、藝術生、一般生而言,沒有差別。 七、依附風格與師徒類型的關係中,全體與一般生而言,逃避型依附風格為守株待兔師徒類型者比例高於其他依附風格,安全型依附風格為多元創業師徒類型者比例高於其他依附風格;數理生、藝術生而言,沒有差別。 八、性別與師徒經驗的關係中,全體而言,女生諮詢贊助與角色楷模的經驗高於男生;一般生而言,女生諮詢贊助的經驗高於男生,男生引薦推介的機會高於女生;數理生、藝術生而言,沒有差別。 九、依附風格與師徒經驗的關係中,全體與一般生而言,安全型依附風格者各方面的師徒經驗皆高於焦慮矛盾與逃避型,且對全體而言,焦慮矛盾型依附風格的諮詢贊助又高於逃避型;數理生、藝術生而言,沒有差別。 十、師徒類型與希望的關係中,全體、數理生、一般生而言,不同師徒類型希望程度有所不同。不論成功的意志力或尋求解決之道,對全體與數理生而言,多元創業型皆優於其他師徒類型;一般生而言,多元創業型優於機會主義與守株待兔型;藝術生而言,沒有差別。 十一、師徒經驗與希望的關係中,全體、數理生、一般生而言,角色楷模與引薦推介對希望最具預測力;藝術生而言,角色楷模對希望最具預測力。 十二、師徒類型與創新行為的關係中,全體與一般生不同師徒類型的創新行為表現程度有所不同。全體而言,創意產生方面,多元創業型優於從一而終、機會主義與守株待兔型,且從一而終及機會主義又優於守株待兔型。創意實踐方面,多元創業型優於從一而終、機會主義與守株待兔型,且從一而終優於守株待兔型;一般生而言,創意產生方面,多元創業型優於從一而終、機會主義與守株待兔型,且從一而終型優於守株待兔型。創意實踐方面,多元創業型優於從一而終、機會主義與守株待兔型;數理生與藝術生而言,沒有差別。 十三、師徒經驗與創新行為的關係中,全體、數理生而言,角色楷模與引薦推介對創新行為最具預測力;藝術生而言,角色楷模對創新行為最具預測力;一般生而言,諮詢贊助與引薦推介對創新行為最具預測力。
6

國際經貿体系下之政策撘配與依附策略

陳建良, CHEN,JIAN-L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科技進步,交通發達,世界各國的產品市場、金融市場整合與日俱增,也使得國 際經濟貿易體系之間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增高。各國任何政策的推行,往往會波及于其 他各國,造成彼此經濟利益的矛盾甚至衝突。于是在各國規劃及制定財經政策上就必 須考慮到此種經濟體系的干擾效果。國際經濟貿易體系結構相互依存性的型式有許多 種:一是結構上的相依,指一國經濟情況的變化會透過和金融市場的影響傳遞到另一 國;另一是政策目標制定上的相依,例如兩國家在制定自己的政策目標時同時考慮了 對方的通貨膨脹率與經濟成長的變數,也就是考慮了國對國間政策的互動關系與影響 。 要解釋國際經濟體系間的相互依存性,可以將全世界視為一個封閉的經濟體,體系中 的某些變數有加總的限制式,例如全球各國經常帳的總合必等于零,或各國國際收支 帳的總合必等于各國準備變動的加總。因為這些總合的限制,若一國意圖改變國際收 支,必會影響到其他國家國際收支的變化。此種政策的外溢效果(Spillover Effect) ,以及各國政策目標函數的不一致,就指出了政策協商的必要性。 本文之主要目的即考慮到在結構性不對稱的國際多元經濟體系中,大型經濟體系間如 何協調彼此的經貿政策,而小型開放經濟體系面對不同大型經濟體系的外溢效果下如 何選擇其依附策略。這因為在整個世界的經濟體系中,“大國”畢竟只是少數,大多 數國家都是單方面受大國影響的“小國”。因此,在關心大國之間的政策互動及福利 水準的變化之余,占大多數小國的處境也不容忽略。
7

由鄉土小說看台灣發展過程中的依附現象

蔡文婷, CAI, WEN-T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一冊,計約十萬字,分六章十九節。 本論文基本上以「發展理論」、「台灣近代史」及「台灣鄉土小說」三者為立幹。申 言之,乃先論述「發展理論」中的依附議題,及有關台灣的研究;說艮鄉土小說對台 灣發展過程的有力反映;配合史實,引證有關的鄉土小說作品;最後,綜述作品表達 的現實,予以詮釋。 本論文研討範圍起自一八九五年日本治台時,終至目前;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 三層面。以期看出小說內容的演變、發展理論和小說的異同...等,尤其要在理論 研究、歷史記載之外,從鄉土小說這一媒介中來看台灣的發展課題。
8

父母教養行為、依附關係與成年雙胞胎個人化之關係 /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al Rearing Behaviors,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and Individuality among Adult Twins

蔡維欣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人口變項、父母教養行為、依附關係與雙胞胎的個人化之關係。本研究以76位成年雙胞胎為研究參與者(男性31人,女性45人),所使用的工具包括「雙胞胎個人化量表」、「雙胞胎父母教養行為量表」及「雙胞胎依附關係量表」。資料分析以描述統計、單因子單變量變異數分析、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及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 在現況方面,本研究之成年雙胞胎在個人化及依附關係的的得分偏高。在父親及母親教養行為的類別以父母親使用較多「情感支持」行為的成年雙胞胎居多;依附關係的類別則以屬於「安全天堂」及「趨近尋求」等安全依附關係的成年雙胞胎人數最多。 二、 不同人口變項的成年雙胞胎,其個人化程度有差異。不同年齡、雙胞胎本身的社經地位在個人化的有顯著差異。而不同性別、父母的社經地位、胎性、雙胞胎排行、家中手足總數的成年雙胞胎在個人化則沒有顯著差異。 三、 經歷不同父親及母親教養行為的成年雙胞胎,其個人化的程度有差異,即父親及母親「情感支持」教養行為較多,整體「個人化」及「分化」的程度較高;父親「拒絕」教養行為使用較多,則「獨立」的程度較低。 四、 不同依附關係的成年雙胞胎,其個人化的程度沒有差異。 五、 父親「情感支持」教養行為、母親「情感支持」教養行為、「趨近尋求」依附關係、「安全天堂」依附關係,對個人化的表現有正向預測效果。其中以父親「情感支持」行為的預測效果最好。 六、 父親「拒絕」教養行為、父親「一致性」教養行為、母親「拒絕」教養行為、母親「一致性」教養行為、「分離抗拒」依附關係對個人化的表現有負向預測效果。其中以父親「拒絕」教養行為為主要預測變項,其次是母親「拒絕」教養行為。 最後,根據本研究之主要發現提出若干建議,以供雙胞胎父母與未來研究之參考。 關鍵詞:成年雙胞胎、個人化、父母教養行為、依附關係 /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dult twins’ parental rearing behaviors,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demographic variables and their individuality. The participants were 76 adult twins (31 males and 45 females). The employed instruments included Individuality Inventory for Twins, Parental Rearing Behavior Inventory for Twins, and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Inventory for Twins. The applied analysis methods wer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way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The adult twins in this study had an above-average level of individuality and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As for the categories, most twins belonged to the attachment of “safe heaven” and “proximity seeking,” and most twins belonged to the parental rearing behavior of “emotional warmth”. 2. The adult twins’ age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ir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ity. However, the adults twins’ gender, zygosity, birth order of twins, number of siblings, and their parents’ socioeconomic status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ir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ity. 3. The adult twins who experienced different parental rearing behaviors had varied level of individuality. More specifically, those who experienced more parental behaviors of “emotional warmth” outperformed their counterparts in overall individuality and the index of “differentiation,” while those who experienced less “rejection” behaviors from their fathers outperformed their counterparts in the index of “independence”. 4. Adult twins with different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did not differ in their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ity. 5. Father’s and mother’s rearing behaviors of “emotional warmth” and the attachment of “proximity seeking” and “safe heaven,” especially father’s rearing behaviors of “emotional warmth,” could positively predict the adult twins’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ity. 6. Father’s and mother’s rearing behaviors of “rejection” and “consistency” and the attachment of “separation protest,” especially father’s rearing behaviors of “rejection,” could negatively predict the adult twins’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ity. Finally, after discussion, 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for the parents of twins and future research. Keywords: Adult Twins, Individuality, Parental Rearing Behaviors,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9

父母婚姻關係、親子依附風格與子女婚姻態度關係之研究 /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arental Marital Relationship, Children's Attachment Style and Their Marital Attitude.

鐘珮純, Chung,Pei-C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瞭解子女婚姻態度的概況,並分析子女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親子依附風格與其婚姻態度間之關係。 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法,以便利取樣的方式,選取台灣北、中、南、東四區801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以「知覺父母婚姻關係量表」、「人際依附風格量表」、「婚姻態度量表」為研究工具。所蒐集資料以描述統計、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結構方程模式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1、子女對婚姻的感受傾向於美好、認為婚姻是對配偶一輩子的承諾,不能隨意放棄,但對於是否未來踏入婚姻關係中仍持較為謹慎、中立的態度。 2、男性子女的未來結婚意向、婚姻感受性、婚姻長久性皆較女性子女來得正向、積極。 3、父母婚姻關係的親密程度以及和諧程度,與子女的未來結婚意向、婚姻感受性及婚姻長久性存有正相關。 4、子女依附風格為安全型的,會與其未來的結婚意向、婚姻感受性及婚姻長久性間存有正相關。 5、子女依附風格為焦慮型的,會與其未來婚姻的長久性存有正相關。 6、子女依附風格為忽略逃避型的,會與其未來結婚意向、婚姻感受性間存有負相關。 7、子女依附風格為害怕逃避型的,會與其未來結婚意向、婚姻感受性、婚姻長久性間存有負相關。 8、知覺父母婚姻關係的親密程度,會透過安全型依附風格,對子女的未來結婚意向、婚姻感受性及婚姻長久性,帶來間接的影響。 9、知覺父母婚姻關係的親密程度,會透過害怕逃避型依附風格,對子女的婚姻感受性及婚姻長久性,帶來間接的影響。 10、知覺父母婚姻關係的和諧程度,不但會對子女的婚姻感受性,帶來直接的影響,且會透過焦慮型依附風格,對子女的婚姻感受性及婚姻長久性,帶來間接的影響。 11、知覺父母婚姻關係的和諧程度,不但會對子女的婚姻感受性,帶來直接的影響,且會透過害怕逃避型依附風格,對子女的婚姻感受性及婚姻長久性,帶來間接的影響。 本研究最後根據研究發現與結果,對家庭教育方面、學校輔導與教育方面、社會教育方面及未來研究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關鍵字:子女、父母婚姻關係、依附風格、婚姻態度
10

入住自費安養機構老人對其居住環境依附情形之初探--人生歸途中最後能掌控的一方天地 / Attachment to place: A case study of the elderly living in congregate housing

黃萃文, Huang, Tsui-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高齡化社會中,老人居住安養的議題愈形重要。長久以來,「與子女同住」一直是國人心目中最理想的老年居住安排方式,但隨著老年人生活自主性與教育程度的提升,傾向不與子女同住的比例亦逐年上升,而選擇「自費安養」型態的老年人口也逐漸增加。本研究希望藉由入住自費安養機構老人本身的觀點,深入瞭解他們與此一居住環境的互動經驗及情感依附,並思考如何使居住環境有「像家」的感受。據此,本論文之研究目的在於:一、探討老人遷住自費安養機構的決策過程。二、分析入住自費安養機構老人與居住環境的互動關係。三、探索入住自費安養機構老人對居住環境的依附情形。四、依據研究結果,提供建議作為推動老人住宅政策與實務工作之參考。 本研究使用質性取向的研究方法,以台北市某家自費安養機構作為研究場域,採用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法進行資料蒐集,共計訪談十三位老人,年齡介於七十一至九十二歲之間。主要的研究結果如下: 一、老人入住自費安養機構是一連串的過程,包括需求的引發、資訊的取得、貨比三家與考量要件、以及最終的決定,而其中遷居過程的參與程度和做決定的自主程度愈高之老人,對於新居的看法愈為正面。 二、在實質環境方面,安養機構最大的特色在於具有多元化的空間設施,老年住民可在個人寢室空間從事獨立活動,在公共空間有較多人際接觸的活動,至於機構外部的活動則受限於老人的行動能力、害怕外部環境潛藏的危險性或是擔心跌倒意外。此外,安養機構經常安排各種休閒活動和社會活動,是入住老人相當有利之處,並為老人帶來許多正面的功能與感受。在社會環境方面,「功能距離的鄰近性」與「社會人口背景的同質性」是老年住民互動關係之主要影響因素;而工作人員是協助老年住民維持獨立生活的支持者;原先的社會支持網絡則是提供老年住民情感支持的主要來源。 三、老年住民對於居住環境多數感到喜歡和滿意,但是否將居住環境視同為「家」,則受到「老人對家的定義或觀念」以及「是否仍擁有原本的住家」兩個因素所影響。綜合而論,老年住民的依附類型主要可歸納為三類:(1)我找到一個理想的地方,將在這裡終老餘生;(2)這裡是一個適合居住的地方,可以協助我維持獨立生活;(3)缺乏情感,希望將來有機會重新安排居住環境。 / On an aging society,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that how people live in their old age. For a long time, “living with children,” to Taiwanese people, has been the best way of living arrangement in later life. However,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autonomy and the upgrading of educational level, more and more elderly tend not to live with their children, and some of them choose to live in congregate housing.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elderly living in congregate housing, this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the living environment, their emotional attachment to it, and how to make the environment feel like a home. Accordingly,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ing: first, examine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of older adults relocating from home to congregate housing; second, analyze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lderly residents and their living environment; third, explore the emotional attachment of the elderly residents to their living environment; forth, based on research findings,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he elderly housing policy and the practitioners. This study employs qualitative research approach, and data collection is gotten from a congregate housing in Taipei, including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thirteen elderly residents aging from 71 to 92. The study findings are listed below: First, relocation is a series of process, including the demand for initiation,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comparison, consideration, and the final decision. In this process, the more participation and the more autonomy the elderly have, the more positive their comments for the new residence will be. Second, in physical environment, a wide range of space is the most prominent feature of congregate housing. The elderly residents could engage in independent activities in the individual dwelling units. They would have more interpersonal contacts in the public space. As for outdoor activities, the elderly might be restricted by their mobility, for fear of the potential dangers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r falling accidents. Besides, the elderly get many benefits from the leisure and social activities in congregate housing.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lderly is influenced by the vicinity of the functional distance and the homogeneity of residents. Staff members of congregate housing help the elderly maintain independence, and original social support networks provide main emotional support to them. Third, most elderly residents are fond of and satisfied with their living environment. Nevertheless, not all of them consider this environment as their home. Viewing it as a home depends on how they define the meaning of home and whether they have self-owned housing. Overall, the attachment type of these elderly resident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1) I found an ideal place to stay throughout my lifetime; (2) this is a suitable place for me to live, and it can help me maintain independence; (3) I have no affection for this place. If given the opportunity, I will try to rearrange my dwelling place.

Page generated in 0.019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