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1
  • 11
  • Tagged with
  • 11
  • 11
  • 11
  • 11
  • 5
  • 4
  • 4
  • 4
  • 3
  • 3
  • 3
  • 3
  • 3
  • 3
  • 3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台灣高科技廠商市場導向、技術機會主義與創新行為關係之研究

楊佩容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的高科技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亦面臨全球化之下所帶來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在此瞬息萬變的環境下,創新已成為支持企業生存,進一步帶來差異化優勢的原動力。而企業內部的策略導向主宰著企業的策略擬定,包括創新策略。其中市場導向被學者認為是現代行銷管理和策略的核心之一,它不僅對組織績效有正向影響,更被認為能透過創新來影響組織績效。技術機會主義是一個新興的概念,對企業採用新技術的能力有正向影響,與技術層面的創新息息相關。本研究創新行為分為製程創新、產品創新與管理創新,旨在探討技術機會主義與市場導向對於企業創新行為的影響,並加入技術變動性與市場變動性作為權變因素,檢視其對企業策略導向與創新行為之間關係的影響。 本研究以新竹、南港以及內湖等三個科學園區的積體電路、電腦與周邊設備、通訊、光電、精密機械、生物技術等廠商作為實証研究的對象,有效分析樣本廠商共80家。資料蒐集後分別以信度、效度檢定、迴歸分析等方法來進行實證並驗證本研究所提出之各項假設。研究結果發現:(1)技術機會主義對於企業製程創新行為有正向影響,且環境中技術變動性提高會強化該影響效果;市場變動性提高則會減弱影響效果。(2)技術機會主義對於企業產品創新行為有正向影響,環境中技術變動性不會影響該效果,市場變動性提高則會減弱該效果。(3)市場導向對於企業的產品創新行為沒有正向影響,且環境中技術與市場變動性皆不會影響該效果。(4)市場導向對企業的管理創新行為有正向影響,而環境中的技術與市場變動性皆不會影響該效果。
2

高中資優生師徒關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數理生、藝術生與一般生之對照

蕭詔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資優教育在我國行之有年,資優生的表現一直為人所關切,在時代潮流的推進下,一個抱持希望,能夠處處展現創新行為的學生為現前教育所努力的目標,在這樣的基礎下,本研究主要來探討師徒類型、師徒經驗與希望、創新行為表現的關係,以及性別、依附風格與師徒類型、師徒經驗的關係。 本研究受試對象為台灣地區高中數理生228名,藝術生(美術生、音樂生)102名,一般生509名共839名。研究工具包括「師徒發展網絡量表」、「師徒經驗量表」、「依附風格量表」、「希望量表」、「創新行為量表」,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幾點結論: 一、在依附風格、師徒類型方面,數理生、藝術生、一般生的分佈比例沒有差別。 二、在師徒經驗方面,數理生與藝術生獲得的諮詢贊助與角色楷模高於一般生;數理生的引薦推介高於藝術生與一般生;不同學生別學生的保護協助沒有差別。 三、在希望方面,藝術生的尋求解決之道高於一般生。 四、在創新行為方面,數理生、藝術生與一般生的表現沒有差別。 五、師徒類型與師徒經驗的關係中,多元創業型的師徒經驗最豐富,守株待兔型最缺乏。 六、性別與師徒類型的關係中,數理生而言,女生從一而終型比例高於男生,男生機會主義型比例高於女生;全體、藝術生、一般生而言,沒有差別。 七、依附風格與師徒類型的關係中,全體與一般生而言,逃避型依附風格為守株待兔師徒類型者比例高於其他依附風格,安全型依附風格為多元創業師徒類型者比例高於其他依附風格;數理生、藝術生而言,沒有差別。 八、性別與師徒經驗的關係中,全體而言,女生諮詢贊助與角色楷模的經驗高於男生;一般生而言,女生諮詢贊助的經驗高於男生,男生引薦推介的機會高於女生;數理生、藝術生而言,沒有差別。 九、依附風格與師徒經驗的關係中,全體與一般生而言,安全型依附風格者各方面的師徒經驗皆高於焦慮矛盾與逃避型,且對全體而言,焦慮矛盾型依附風格的諮詢贊助又高於逃避型;數理生、藝術生而言,沒有差別。 十、師徒類型與希望的關係中,全體、數理生、一般生而言,不同師徒類型希望程度有所不同。不論成功的意志力或尋求解決之道,對全體與數理生而言,多元創業型皆優於其他師徒類型;一般生而言,多元創業型優於機會主義與守株待兔型;藝術生而言,沒有差別。 十一、師徒經驗與希望的關係中,全體、數理生、一般生而言,角色楷模與引薦推介對希望最具預測力;藝術生而言,角色楷模對希望最具預測力。 十二、師徒類型與創新行為的關係中,全體與一般生不同師徒類型的創新行為表現程度有所不同。全體而言,創意產生方面,多元創業型優於從一而終、機會主義與守株待兔型,且從一而終及機會主義又優於守株待兔型。創意實踐方面,多元創業型優於從一而終、機會主義與守株待兔型,且從一而終優於守株待兔型;一般生而言,創意產生方面,多元創業型優於從一而終、機會主義與守株待兔型,且從一而終型優於守株待兔型。創意實踐方面,多元創業型優於從一而終、機會主義與守株待兔型;數理生與藝術生而言,沒有差別。 十三、師徒經驗與創新行為的關係中,全體、數理生而言,角色楷模與引薦推介對創新行為最具預測力;藝術生而言,角色楷模對創新行為最具預測力;一般生而言,諮詢贊助與引薦推介對創新行為最具預測力。
3

研究生玩興、幽默、創意態度、所知覺系所創造氛圍與創造力之關係

曾敬梅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立政治大學九十學年度第二學期碩士論文摘要 院系所組別:教育學系研究所教育心理與輔導組 論文題目:研究生玩興、幽默、創意態度,所知覺系所創造氛圍與創造力的關係 指導教授:吳靜吉博士               研究生:曾敬梅 【論文摘要】 創造力與創新是人類行為表現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從個人問題解決的能力、科技的更新發展到社會文化與組織的改革與創新,無不與人類的創造力息息相關。創造力的研究是未來的趨勢,創造力受到哪些因素影響?哪些對台灣而言是特別重要卻受到忽視的? 台灣近年來由教育部與國科會所支持的研究案中,有許多與創造力相關,範圍涵括了內涵、課程教學及教材研發等。2002年元月公布之「創造力政策白皮書」,願景「打造一個創造力的國度」,培養終身學習、勇於創造的生活態度,累積豊碩厚實,鼓勵創新的學習環境,形成活潑多樣,積極分享的文化氛圍。同時為因應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社會趨勢產生的劇變宣示了人類知識需不斷創新與發展,創造力的提倡同時配合當前教育政策,例如: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以「創造力」為一能力指標,教育強調單向灌輸傳統角色必須改變,實施創造力教育,培養學生創造及實踐的能力,促使學習者在動態的環境中仍能主動學習,在學習中得到快樂,在求知中成長。 影響創造力的因素很多,就台灣的環境而言,不論在工作或學習的場合,總是過份認真,不重視玩興,也缺乏幽默感,學習及工作之外所有具玩興表現的行為都被視為不務正業。這樣的態度為扼殺創造力的主因, 玩興與幽默是一種對創意的積極態度,擁有這種人格特質的人較能接受新的觀念產生,正面的創意態度將有助於擴散性思考能力及創造性問題解決。創造力並非有或無(all or none),只是程度的問題,同時受到遺傳及環境之影響,了解影響環境及組織中創造力表現的因素,增加助力,減少阻力是必要且重要的。依Csikzenmihyli的觀點,守門人如何看待創造力會影響創造氛圍,整個社會是否注重創造氛圍決定了創意表現。玩興、幽默; 創意態度與大學生、研究生所知覺到的系所創造氛圍如何影響其創造力表現?本研究所得結果如下: 根據本研究的結果與討論提出以下幾點結論: 一、研究生的玩興感受: 台灣研究生大都認為自已「還算有」玩興的感受。最常出現的是「熱情分享,帶動氣氛」、「內在動機,樂在工作」、「冒險嚐新,多元體驗」。 研究生的「玩興感受」幾乎都與創造力表現有顯著相關。「創意生活經驗」總量表與「態度輕鬆 充滿樂趣」、「天真浪漫 無拘無束」、「幽默風趣 自娛娛人」相關最高,創新行為與「內在動機,樂在工作」相關最高。 二、研究生表現玩興強的活動 研究生較少從事表現玩興的活動,無論男女、碩博士班或各系所都最常從事「閱讀研究,靜態參與」一項。整體而言,研究生較少從事「親自體驗、創作展演」的活動。 三、研究生的幽默感 研究生不常表現「幽默創造」,幽默創造表現在一般生活創造及社交場合創造的情況差不多;若以「幽默因應」及「幽默感」兩向度,則大致上同意自已是有幽默感的,且較常表現在「困境因應」,「一般生活因應」的幽默顯著地少。幽默感則是「後設訊息」優於「喜歡」。 研究生「幽默」幾乎都與創造力有顯著相關,「創意生活經驗」與「創新行為」總量表都與「社交場合創造」、「後設認知」相關最高。 四、研究生的創意態度 研究生幾乎是「非常同意」自已「重視新觀念」, 且不同意他們對觀念產生態度是消極的。 研究生的「創意態度」幾乎都與創造力表現有顯著相關。「創意生活經驗」與「創新行為」總量表都與「重視新觀念」相關最高。 五、研究生所知覺的系所創造氛圍 研究生大致上同意系所具有良好的創造氛圍,特別是「思考時間」、「想法支持」、「挑戰」。 研究生所知覺的系所創造氛圍幾乎都與創造力表現有顯著相關。「創意生活經驗」總量表與「信任 開放」、「思考時間」、「自由」相關最高,創新行為與「自由」、「玩興 幽默」、「挑戰 動機」相關最高。 六、研究生的創意生活經驗 本研究的結果發現,台灣地區研究生的「創意生活經驗」不太多,只有「運用新知精益求精」的經驗偏向「有時有」。女生比男生更多「表演藝術創新」「製造驚喜意外」、「開放心胸」、「生活風格的變化」、「視覺生活的設計」的經驗;男生則較具有「科學的創新的問題解決」、「電腦程式設計」的經驗。理、工、醫、農系所的研究生較文、法商、教育系所研究生有較多「運用新知精益求精」、「科學的創新的問題解決」、「電腦程式設計」的經驗;藝術、傳播系所「生活風格的變化」、「視覺生活的設計」、「表演藝術的創新」的經驗。 七、研究生的創新行為 研究生的「創新行為」平均數頗高(M=3.11),大部份人覺得自已「還算符合」具有「創新行為」的陳述。碩士班比博士班認為自已具有創新行為。理、工、醫、農系所的研究生較文、法商、教育系所研究生認為自已具有創新行為。 八、以性別而言: (1) 玩興:在六個因素上差異都達顯著;女生比男生更認為自已具有「熱情分享,帶動氣氛」、「態度輕鬆,充滿樂趣」、「幽默風趣,自娛娛人」、「天真浪漫,無拘無束」的特質,男生則認為自已具有「內在動機,樂在工作」、「冒險嚐新,多元體驗」。 (2) 表現玩興的活動:不論男女、碩博士班或各系所都最常從事「閱讀研究,靜態參與」一項,(包括:「閱讀」、「解決問題」、「學術研究討論或相關活動」及「觀賞展演」);整體而言,研究生較少從事「親自體驗,創作展演」的活動,(包括:「創作」與「表演」),女生較男生認為自已更常從事這樣的活動。 (3) 幽默:女生比男生更認為自已具有幽默感。在「一般因應」、「困境因應」、 「一般生活創造」、「社交場合創造」和「喜歡」上都差異都顯著高於男生 (4) 創意態度:性別在「重視新觀念」上達顯著;男生比女生更認為自已「重視新觀念」。 (5) 創意生活經驗:女生比男生更多「表演藝術創新」「製造驚喜意外」、「開放心胸」、「生活風格的變化」、「視覺生活的設計」的經驗;男生則較具有「科學的創新的問題解決」、「電腦程式設計」的經驗。 (6) 男生比女生認為自已具有創新行為。 九、以就學層級而言: (1)玩興:「內在動機,樂在工作」上有顯著差異,博士班研究生比碩士班研究生更認為自已有「內在動機,樂在工作」的特質。 (2)創造氛圍:博士班研究生比碩士班研究生更認為系所的創造氛圍是「挑戰」及「辯論」的,碩士班則傾向同意「思考時間」及「想法支持」。 (3)創新行為:碩士班比博士班認為自已具有創新行為。 十、以系所而言: (1) 玩興:理、工、醫、農系所的研究生相較文、法商、教育系所研究生認為自已「冒險嚐新,多元體驗」;法商系所研究生較其他系所認為自已「熱情分享,帶動氣氛」、「內在動機,樂在工作」;藝術、傳播系所則是「態度輕鬆,充滿樂趣」、「天真浪漫、無拘無束」。 (2) 幽默:藝術、傳播系所比其他系所在社交場合上更具幽默感,法商學院學生較認同自已的幽默感表現在後設認知上。 (3) 創意態度:在「觀念產生的消極態度」與「團隊創意」上有顯著差異,理、工、醫、農系所的研究生較文、法商、教育系所研究生更重視「團隊創意」。藝術類別的人對創意有較少的消極態度。 (4) 創造氛圍:理、工、醫、農系所的研究生較文、法商、教育系所研究生認為系所有「思考時間」且能有「風險承擔」;法商系所研究生知覺系所「信任/ 開放」、「辨論」及「挑戰」;藝術、傳播系所則是「玩興、幽默」、「生動活潑」。 (5) 創意生活經驗:理、工、醫、農系所的研究生較文、法商、教育系所研究生有較多「運用新知精益求精」、「科學的創新的問題解決」、「電腦程式設計」的經驗;藝術、傳播系所「生活風格的變化」、「視覺生活的設計」、「表演藝術的創新」的經驗。 (6) 創新行為:理、工、醫、農系所的研究生較文、法商、教育系所研究生認為自已具有創新行為。 十一、研究生玩興、幽默、創意態度、所知覺系所氛圍與創意生活經驗、創新行為之典型相關分析 認同自已常有「態度輕鬆,充滿樂趣」、「幽默風趣,自娛娛人」、「天真浪漫,無拘無束」的玩興感受,把幽默表現在「困境因應」、「一般生活因應」、「一般生活創造」,知覺到系所氛圍是「玩興幽默」、「生動活潑」的人,有較多「運用新知,精益求精」、「表演藝術的創新」、「開放心胸」、「製造意外的驚喜」的創意生活經驗及「創新行為」。 認同自已有「內在動機,樂在工作」的玩興感受,常從事「閱讀研究,靜態參與」、「親自體驗,創作展演」等活動,使用「後設訊息」處理幽默,重視新觀念,且知覺系所具有「風險承擔」、「信任/開放」、「思考時間」、「想法支持」、「挑戰」、且較少「衝突」的研究生有較多「科學的問題解決」、「運用新知,精益求精」、「舊瓶新裝」、「電腦程式設計」的經驗。 較覺得自已有「熱情分享,帶動氣氛」、「冒險嚐新,多元體驗」的玩興感受,常從事「人際互動」、「旅行戶外活動」活動,將幽默表現在「社交場合創造」,較不具「創意產生的消極態度」重視「團隊創意」及知覺到系所的「衝突」較少的人常有「運用新知,精益求精」、「視覺生活設計」、「生活風格的變化」、「開放心胸」、「製造驚喜意外」、「舊瓶新裝」的創意生活經驗及「創新行為」。 具有「創意產生的消極態度」且知覺到系所的「衝突」多的研究生具有較少的「科學的創新的問題解決」、「運用新知精益求精」、「電腦程式設計」經驗及「創新行為」。 十二、以研究生個人特質與環境因素預測創造力的假設 以個人特質為自變項,創意生活經驗為依變項進行逐步迴歸,以「玩興」的解釋力為最大;以個人特質為自變項,創新行為為依變項進行逐步迴歸,「玩興」、「創意態度」的解釋力較大。 以個人特質與環境的交互作用為自變項,創意生活經驗為依變項進行逐步迴歸,發現以台灣研究生而言,所知覺的系所創造氛圍可十分有效地預測創意生活經驗;在對創新行為的預測力上,「玩興」與「創造氛圍」有交互作用,玩興高的研究生會因為知覺到愈高的創造氛圍而表現愈多的創新行為。
4

台灣生物科技公司創新行為之研究

劉昱岑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全球趨勢大師戴維斯(Stan Davis)曾預言說:「未來二十年將是生物科技的時代!」,也有人說:「二十一世紀是生物科技的世紀。」事實上過去幾年來,我國也將生物科技產業列為國家級重點發展科技之ㄧ,並投入相當大的金額輔助產業之發展,生物科技產業是技術與知識密集的產業,而知識是整個產業與企業發展最重要的元素,但由於生技產業在我國屬發展初期且創新能力尚嫌不足,因此,由技術知識本質來探討我國生物科技公司之創新行為便對產業會有所貢獻。 本研究主要採用文獻探討以及個案訪談作為主要的研究方法,先藉由文獻探討建立起論文整體之架構以及相關理論之說明定義所需探討之研究變項,之後再透過六間生技產業各領域之標竿企業的訪談加以實證。本研究所探討之創新行為是以Leonard-Barton之創新模式作為研究基礎,再以「技術知識特質」與「中小企業特質」來探索對創新行為之影響。而可得到以下初步之研究結論: 一、生技產業專案類型與中小企業特質之關係: 1.生物科技公司會因不同類型專案之開發目的與需求而追求技術自主性; 2.生物科技公司正式化程度會受法令與規範之影響; 3.生物科技公司會因不同類型專案專案人員自主性不同。 二、生技產業專案類型與技術知識特質之關係: 1.不同類型之生物科技公司,其技術知識特質亦不相同。 三、中小企業特質與創新行為之關係: 1.高度的技術自主程度,也會明顯提高組織對失敗之容忍度; 2.高度的技術自主程度,使得深奧技術知識變的容易溝通; 3.高度的正式化程度,使團隊很重視非正式的互動與交流; 4.高度的專案成員自主性,較鼓勵以摩擦性創造作為解決問題的方式。 四、技術知識特質與創新行為之關係: 1.技術知識內隱程度會影響共同解決問題時創造性摩擦的鼓勵以及解決問題的方式; 2.技術知識內隱程度並不會影響執行與整合新技術時使用者參與的程度; 3.技術知識內隱程度越低,越鼓勵實驗風氣; 4.技術知識內隱程度不同,外部學習的關鍵人物也不相同; 5.系統複雜程度越低,會降低專案團隊織成員異質性,問題解決方式傾向專業分工處理而非密集討論; 6.系統複雜程度會影響組織進行創新型試驗的意願; 7.系統複雜程度會影響組織進行知識吸收來源的廣泛程度; 8.路徑相依程度不同,會影響技術執行與整合的方式。
5

組織創新氛圍、個人創新行為及其個人績效之關係的研究—以T財團法人研究機構為例 /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Organizational Innovative Climate, Individual Innovative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the Case of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in Taiwan

黃阿芬, Huang, A F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面對全球科技創新與應用發展快速變遷,厚植組織的創新研發能量,為各界長期面對全球競爭的重要策略,而組織創新研發能量的建置,其關鍵因素在於組織成員的創造力及個人的創新行為,因此如何塑造良好的組織創新氛圍以提升員工的創造力、個人創新行為及個人績效,進而提升組織的整體營運績效,實為組織刻不容緩之議題。 以往組織創新氛圍、個人創新行為及績效之研究,多以「組織」為分析層級,並以西方個案為大多數,本研究特別以「個人」為研究層級,並以國內組織為研究對象來進行實證分析,除研發人員自評其個人創新行為及績效外,並嘗試採以由主管來評量(他評)員工表現的方式,探討員工自評及主管他評之差異,期望能填補學術上國內個案及「個人」分析層級的研究缺口,並同時能對組織創新管理實務上產生貢獻。 本研究旨在探討組織創新氛圍、個人創新行為及其個人績效三者間之因果關係,研究方法採量化研究,以問卷調查研究歸納,受測對象為T財團法人研究機構工作年資一年以上的研發人員,總計問卷發出192份,回收160份,回收率為83.3%,問卷資料以SPSS軟體進行統計分析,並予以驗證研究假說並提出研究發現與結論建議。 本研究所得到的初步結論包括: (1)組織創新氛圍的形塑,有助於提升研發人員的個人績效 (2)個人創新行為的展現,有助於提升研發人員的個人績效 (3)組織創新氛圍的形塑,有助於提升研發人員的個人創新行為 (4)組織創新氛圍會透過個人創新行為提升研發人員的個人績效 (5)研發人員自評的個人創新行為及個人績效較主管他評者高,且組織創新氛圍的形塑與主管他評的個人創新行為與個人績效無顯著相關 (6)研發人員的個人背景並不會影響組織創新氛圍、個人創新行為及個人績效之表現 / To face the quick change of global technolgical innovations and application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tratgies, that the enterprises use, is to strengthen their innovative and research capabilities. In addition, the key factor to enhance the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includes the creative capability of employees and individual innovative behavior. Thus, how to create the good orgnizational innovative climate, in turn, to improve the employees’ creativity and individual innoative behavior, and eventually to enhance th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becomes the critical issue.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concerning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organizational innovative climate, individual innovative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are conducted at the organizational level and within the context of western world. This study specially conducts anaysis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and selects the domestic organization as the research subject. To fill up with the research gap, the individual performance is evaluated both by themselves and by their supervisors to further address the differnce between these two approaches.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and-effect relationship among the organizational innovative climate, individual innovative behavior, and individual performance.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with questionnaire surveys is utilized. Eventually, 192 questionnaires are sent to the researchers who have been working for at least 1 year at T non-for-profit research organization. 160 questionnaires are collected so the effective response rate is 83.3%.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The organizational innovative climate was found to be conducive to enhance the individual performance of researchers. (2)The individual innovation behavior was found to be conducivel to enhance the indiviual performance. (3)The organization innovative climate was found to be conducive to enhance the individual innovative behavior of researchers. (4)The individual innovative behavior of researchers was found to aff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ganzaion innovative climate and the individual preformance of researchers. (5)The ratings by researchers themselves were found to be higher than those by their supervisors. Additionally, there is not evidence to substant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climeane and the individual innovative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rated by the supervisors. (6)There is not evidence to substant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climeane, the indicual innovative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6

中小學網頁設計績優教師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 Factors Related to Teachers' Excellence in Homepage Design

吳子超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比較網頁設計績優教師和一般教師在背景因素、電腦相關進修、電腦態度、外在環境覺知與教學創新行為上是否有顯著差異。本研究質、量研究法並行;量的部分以設計校園網頁、製作課程網頁、指導學生參與網頁競賽之教師為樣本,依其網頁製作分為參賽得獎(n=134)、參賽未得獎或製作未參賽(n=125)、一般教師(n=181)三類教師。其中參賽得獎教師部分又依其得獎項次分為一項得獎(n=88)、二項得獎(n=30)、三項得獎(n=17),而與完全未得獎教師(n=305)做比較。從問卷中另外又可將樣本依其電腦教師資格與否分為電腦教師(n=135)與非電腦教師(n=305)兩類教師做比較。這些教師分別接受「電腦進修問卷」、「電腦態度量表」、「教師教學創新行為量表」填答。 量化研究結果顯示,網頁設計績優教師以男性居多、主修以理工背景居多、高職教師多於高中國中小教師;而年齡與任教年資上,績優教師與一般教師則無顯著差異。電腦進修方面,績優教師除了「同儕請益」因素未與一般教師有差異以外,在「主動做中學」、「校內研習」、「校外機構課程」因素,皆顯著高於一般教師。在電腦態度方面,績優教師比一般教師較沒有電腦焦慮、也較喜歡電腦、對電腦較有信心、認為電腦較有用。而績優教師自評之「教學創新行為」亦高於一般教師。此外,績優教師在工作時數、上網時數、校方支持自覺、設備使用便利性、電腦資訊團隊人數上,都比一般教師高;而在校園電腦設備充足度與家庭電腦擁有度上,這兩類教師則無差別。 質化訪談方面,本研究選取三位三項皆得獎教師為訪談對象;其中二位為男性國小教師,這兩位教師符合本研究之量化研究,在電腦態度、主動做中學、創新行為方面皆有較佳之表現;另一位為女性國中教師,該教師電腦進修程度高於其他教師,但在其他方面則與一般教師差異不大。 訪談發現,目前國內教師在進修上面臨著調課補課的問題,在工作過量又無代課教師的情形下,電腦教師往往因為調課問題而羈絆進修。電腦團隊在教學、推廣、減輕工作量上可以有效減輕教師負擔,一般教師之電腦研習也可以利用電腦團隊為種子教師而增進其電腦智能。培育教師製作優質教學網頁可以抽取有教學內容教師密集訓練;或提供簡易套裝模式,讓教師了解如何使用後,再慢慢提昇更高深技巧。目前政策面存有「口號與精神」的做法,致使對資訊教學產生負面影響;而九年一貫課程由於將資訊教育濃縮為一小部份,可能會影響學生學習電腦資訊的能力。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ree groups of teachers on their background, computer attitude, ways of learning computer skills, and innovative teaching behavior. The first group of teachers consisted of those who had won at least one award for designing a homepage for themselves or for their school, or for advising students about the design of a website/homepage(n=134). The second group was comprised of those teachers who had homepage design experience but had not participated in or had not won any competition(n=125). The third group of teachers did not have any homepage design experience(n=181). All teachers were administered the "Innovative teaching behavior scale", "Computer attitude Scale", and "Ways of learning computer skills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ward-winning teachers tend to be male teachers with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ackgrounds who teach at th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level. They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more innovative in their teaching behavior than their counterparts, and significantly less anxious about, and more confident toward, computers. They showed significantly more liking for computers and perceived computers to be more useful. They worked significantly more hours and used the Internet more frequently. More of them felt received support from their school, and that the school’s computer equipment was adequate. They had more colleagues in their work team. There are in general four ways of learning computer skills:learning by doing, attending courses/workshops conducted on campus, attending courses/workshops off campus, and learning from peers. The award-winning teachers had significantly more experiences in learning by doing and attending courses on and off campus, but not in learning from peers. This study also selected three award-winning teachers (2 male, 1 female) for depth interviews. The results tended to validate the Quantitative Study. They did express something more delicate tha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For example, they had strong motivation to further their knowledge of using computer as a tool to improve teaching. But in practice, it is difficult for them to get away from work. The workload and the substitute teachers’ pay were only a few examples of the difficulties they faced.
7

教師對幼兒創造力知覺之研究

吳巧瑜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目的是想要了解教師任教學校(幼稚園、國小)、教師教學年資與教師的創意生活經驗、教學內在動機、教學創新行為與幼兒特質的偏好、幼兒創造力特質之知覺、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偏好、幼兒創造力的信念之關係。 以便利取樣的方式選取台北縣市公私立幼稚園共26所、國小公立學校共15所學校,研究的參與者包括幼稚園教師190人,國小一二年級教師219人,共409位教師。本研究使用「理想兒童檢核表」、「幼兒創造力信念量表」、「創意生活經驗量表」、「教學內在動機量表」、「教師教學創新行為量表」等研究工具,以皮爾森積差相關、多變量變異數分析(MANOVA)考驗研究假設,獲致以下的結果: 一、幼稚園和國小教師在「幼兒創造力之知覺」方面有顯著差異 (一)在「教師對幼兒特質的偏好」的「情緒智力特質」上有顯著差異,國小教 師比幼稚園教師較偏好其中的「情緒智力特質」; (二)在「教師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偏好」的「情緒智力特質」上有顯著差異, 國小教師在「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偏好」上,較幼稚園教師符合其中的「情 緒智力特質」; (三)在教師對幼兒創造力信念的「固定信念」有顯著差異,不管是幼稚園或是 國小教師都比較不傾向固定信念,但兩者之間有差異,幼稚園教師比國小 教師更不贊成「幼兒的創造力是不能改變的」,也就是說幼稚園教師比國 小教師更同意幼兒的創造力可以經由學習或訓練改變的。 二、不同教學年資的教師,在「幼兒創造力之知覺」方面沒有顯著差異 三、「教師創意生活經驗」與「教師對幼兒創造力之知覺」的關係 (一)幼稚園教師 幼稚園教師的創意生活經驗越多,其對幼兒特質的偏好,越符合「創造力特質」及「複合特質」;其「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知覺」的皆符合「情緒智力特質」及「創造力特質」;其「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偏好」越符合「創造力特質」;其創意生活經驗越多越贊成「幼兒的創造力是與生俱有的,只要提供機會,就會自然發展」。 (二)國小教師 在國小的部份,我們發現教師的創意生活經驗與對「幼兒創造力的知覺」的相關有達顯著的並不多,在「教師對幼兒特質的偏好」部分,有越多「表演藝術創新」、「生活風格的變化」、「製造意外驚喜」的教師,越不偏好具有「情緒智力特質」的幼兒。「視覺生活的設計」經驗越多,越偏好「創造力特質」;「科學創新的問題解決」、「視覺生活的設計」經驗越多,在「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知覺」越符合「情緒智力特質」。「開放心胸」經驗越多,其對「幼兒的創造力是與生俱有的,只要提供機會,就會自然發展」的信念越贊同。 四、「教師教學內在動機」與「教師對幼兒創造力之知覺」的關係 (一)幼稚園教師 幼稚園教師的教學內在動機越強,其對「幼兒特質的偏好」越符合「創造力特質」;其「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知覺」的皆符合「情緒智力特質」及「創造力特質」;其「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偏好」越符合「創造力特質」;教學內在動機越強,越同意「幼兒的創造力是與生俱有的,只要提供機會,就會自然發展」。 (二)國小教師 國小教師的教學內在動機越高,越不偏好「情緒智力特質」、「複合特質」;在「教師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偏好」上越不符合「情緒智力特質」;在信念上,越不贊成「幼兒的創造力是不能改變的」;對於「幼兒階段是一生中最具有潛在創造力的階段」的看法越贊成。 五、「教師教學創新行為」與「教師對幼兒創造力之知覺」的關係 (一)幼稚園教師 幼稚園教師的教學創新行為越多,其對幼兒特質的偏好,越符合「創造力特質」;其「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知覺」也皆符合「情緒智力特質」、「創造力特質」;其「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偏好」越符合「創造力特質」;教師的教學創新行為越多,也越贊成「幼兒的創造力是與生俱有的,只要提供機會,就會自然發展」的看法。 (二)國小教師 國小教師的教學創新行為越多,其對幼兒特質的偏好(顯著負相關),越不符合「情緒智力特質」;其「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偏好」越不符合「情緒智力特質」(顯著負相關);教師的教學創新行為越多,(顯著負相關)越不贊成幼兒的創造力是不能改變的。 本研究最後針對研究結果在教育上、未來研究上提供一些建議,做為教育機關、師資培育單位、後續研究的參考。 關鍵字:幼兒創造力知覺、創意生活經驗、教學內在動機、教學創新行為、創造力
8

原住民學生創造力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年級、性別、教師教學創新行為、父母教養態度、社會支持與創意經驗、創造思考能力之關係 /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ity in Aborigine Students.

李慧賢, Lee, Wai Y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基於環境脈絡對創造力發展之重要性,並從發展的角度來探討原住民學生的創造力,主要探討處於截然不同文化脈絡中的原住民,其環境因素如何影善其創造力的發展;了解原住民學生的創造力、影響創造力發展的環境因素之現況,並探討人口變項(年級、性別)及環境知覺變項(學生知覺其最喜歡的一位老師的「教師教學創新行為」、「父母教養態度」、「環境支持」-社會支持及創新支持)與創意經驗、圖形/語文創造思考能力的關係。   本研究以臺灣地區國小、國中、高中(職)原住民學生為取樣對象,有效樣本共646名(國小男117,女137;國中男149,女129;高中(職)男64,女50)。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創意經驗開放問卷」、「生活經驗量表」、「我的老師」問卷、「我的父母」問卷、「環境支持量表」。研究中使用之統計方法包括因素分析、信度分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典型相關等。本研究主要結果如下:   一、原住民學生很少有創意經驗,其中(1)較常有的創意生活經驗是「開放心胸」、「生活風格的變化」、最少有的是「電腦程式設計」,整體而言,女生多於男生。(2)在「得獎獲選次數」部分,超過20%的學生有得獎或獲選:班級幹部、體育、孝悌楷模等、歌唱、繪畫、作文之經驗,整體而言,女生多於男生。(3)在創造思考能力部分:年級愈高,女生在「圖形創造思考能力」的分數愈高,且不論在那一個年級,女生皆高於男生。在「語文創造思考能力」部份,年級愈高,男、女生的分數都愈高;不論在那一個年級,女生皆高於男生。   二、原住民拳生之創意經驗與創造思考能力之相關中,(1)九類創意生活經驗中,除「電腦程式設計」以外,其餘皆與圖形、語文創造思考能力有顯著的正相關,且與「語文創造思考能力」的相關皆高於與「圖形思考能力」的相關。(2)「得獎獲選次數」與圖形、語文創造思考能力有顯著的正相關。   三、在年級與創造力的關係中:(1)高中(職)學生比國小、國中學生有較多的「運用新知精益求精」、「開放心胸」、「製造驚喜意外」、「舊瓶新裝」、「得獎獲選次數」等創意經驗;(2)國小、國中畢生皆比高中(職)學生有較多的「電腦程式設計」經驗;(3)高中(職)李生的比國小學生有較高的圖形、語文創造思考能力。   四、在性別與創造力的關係中:(1)女生比男生有較多的「運用新知精益求精」、「表演藝術創新」、「視覺生活的設計」、「開放心胸」、「得獎獲選次數」等創意經驗;(2)男生比女生有較多的「電腦程式設計」經驗;(3)女生比男生有較高的圖形、語文創造思考能力。   五、在學生知覺其最喜歡的一位老師的「教師教學創新行為」方面(1)學生知覺其最喜歡的老師在教學上的確有一些創新行為;不同年級在這種知覺上並沒有顯著差異,女生則比男生知覺到更多老師在教學上的創新行為。(2)學生愈是知覺到其最喜歡的老師在教學上有創新行為,其各種創意生活經驗也愈多,但年級愈高,相關的情形愈少,所有達顯著的相關係數中,以與「運用新知精益求精」最高,且女生的相關係數大致比男生高;(3)學生愈是知覺到其最喜歡的老師在教學上有創析行為,其得獎獲選次數愈多,尤以國小女生為然;(4)學生愈是知覺到其最喜歡的老師在教學上有創新行為,其圖形、語文創造思考能力愈高,尤以國中男生為然。   六、在學生知覺的「父母教養態度」方面:(1)學生知覺其父母教養態度還算重視成就要求盡力、積極教養主動參與,且「重視成就要求盡力」高於「積極教養主動參與」,國中學生知覺到的父母教養態度平均數是最低的;(2)學生知覺其父母教養態度愈是「重視成就要求盡力」、「積極教養主動參與」,其各種創意生活經驗也愈多,但年級愈高,相關的情形愈少,高中(職)女生甚至愈是知覺到父母「重視成就要求盡力」的態度,其「電腦程式設計」經驗愈少;(3)學生知覺其父母教養態度愈是「重視成就要求盡力」、「積極教養主動參與」,其得獎獲選次數愈多;(4)學生知覺其父母教養態度愈是「重視成就要求盡力」,其圖囤形、語文創造思考能力愈高。   七、在學生知覺的「社會支持」方面:   (一)在一般社會支持方面   (1)畢生知覺其一般社會支持以朋友支持最多、家庭支持次之、學校支持最少。(2)學生知覺受到愈多一般社會支持,其各種創意生活經驗也愈多,但年級愈高,相關的情形愈少,甚至出現負相關:高中(職)男女生的「學校支持」愈多,圖形、語文創造思考能力愈低;此外,「家庭支持」、「學校支持」愈多,「生活風格的變化」經驗愈多;「朋友支持」愈多,「運用新知精益求精」經驗愈多;(3)學生知覺受到愈多一般社會支持,其得獎獲選次數愈多,且以「朋友支持」最明額;(4)學生知覺受到愈多社會支持,其圖形、語文創造思考能力高,但三種支持中只有「朋友支持」愈多時,圖形、語文創造思考能力會愈高。   (二)在「創新支持」方面:   (1)學生知覺其創新支持以朋友支持最多、家庭支持次之、學校支持最少;年級愈高,朋友支持愈多;年級愈小,學校支持愈多;(2)李生知覺受到愈多創新支持,其各種創意生活經驗也愈多,但年級愈高,相關的情形愈少,甚至出現負相關:高中(職)男生的「學校創新支持」愈多,「電腦程式設計」經驗愈少,高中(職)女生的「學校創新支持」愈多,語文創造思考能力愈低;此外「家庭創新支持」愈多,「科學的創新的問題解決」經驗愈多;「朋友創新支持」愈多,「運用新知精益求精」、「開放心胸」經驗愈多;「學校創新支持」愈多,「生活風格的變化」經驗愈多;(3)學生知覺受到愈多創新支持,其得獎獲選次數愈多,且以「朋友創新支持」最明蘋;(4)學生知覺受到愈多創新支持,其語文創造思考能力愈高,但三種支持中只有「朋友創新支持」愈多時,語文創造思考能力會愈高。 / 646 aborigine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 (grade 5-6), junior high school(grade 2), and senior high school (grade 2)were studi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de, sex, social-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creativity. Creativity were measured as creative experiences and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elder students showed higher creativity than the younger ones andthat girls tender to be more creative than boys.There is a large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eacher creative behaviors, parenting style, social support which aborigine students perceived and their creativity.
9

拖延行為的研究--量表編製及相關因素之探討

塗振洋, Tu, Chen-y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要在探討拖延行為及其相關因素,共分成以下三個研究: 研究一的目的是編製一份拖延行為量表及拖延時感受量表。在拖延行為量表方面,區分為「學業拖延量表」及「一般拖延量表」兩種。 研究二的目的是探討時間觀、成就目標與拖延行為的關係。其中,在時間觀部分,包含有「未來」、「現在快樂主義」、「現在宿命論」、「過去-正向」、「過去-負向」五種時間觀取向;而「成就目標」則分成「趨向精熟」、「趨向表現」、「逃避精熟」、「逃避表現」四種目標導向。除此之外,本研究亦針對不同性質任務的拖延情形及性別、年級、是否有兼職或打工、創新行為與拖延行為、拖延時感受的關係,進行探討。 研究三的目的是探討拖延行為、情緒調節與拖延時感受的關係。其中,情緒調節部份分成「重新評估」及「壓抑」兩種調節方式。 經由統計分析的結果,各研究有以下的發現: 研究一以大學生為對象,有效樣本277人,扣除性別漏填3人,男有88人,女有186人。經由主成份分析結果,拖延行為量表中的「學業拖延量表」、「一般拖延量表」均為單一因素的量表,並且該兩種量表在內部一致性的信度分析方面,Cronbach α值分別為.70(學業拖延量表)、.90(一般拖延量表),在效標關聯效度方面,也均與「自我概念」、「學業成績表現」呈顯著負相關(r=-.21&#12316;-.33,p<.001)。而「拖延時感受量表」經因素分析結果共得「自圓其說」、「自責後悔」、「僥倖心理」、「自我調適」、「灰心逃避」五個因素,這五個因素在內部一致性的信度分析方面,除了「自我調適」分量表(3題)的Cronbach α值為.56外,其他四個因素的α值則介於.74&#12316;.82之間。 研究二也是以大學生為對象,有效樣本541人,扣除性別漏填1人,男有193人,女有347人。利用研究一所編製的量表進行施測,結果發現無論是在學業拖延或是一般拖延上,約有50﹪以上的人認為自己的拖延情形在中間程度(五點量表,中數為3)以上;而在拖延時感受部分,人在拖延時最常出現的感受是「自責後悔」(M=3.60,SD=.70)與「自我調適」(M=3.52,SD=.65)。在不同性質任務的拖延程度上,「自己不想做但又必須做的事情」最會拖延(M=2.99,SD=.84),「自己想做也喜歡做的事情」最不會拖延(M=1.95,SD=.70)。而「性別」、「是否有兼職或打工」在拖延程度上並無顯著的差異存在;但是,在拖延時的感受部分,男生在拖延時比女生較常感到「自圓其說」,女生則比男生在拖延時較常感到「自責後悔」;「沒有兼職或打工」的人比「有兼職或打工」者在拖延時較常感到「自圓其說」。至於,拖延行為與創新行為的關係,拖延程度越高的人創新行為的表現越低;而拖延時較少感到「自我調適」,或較常感到「灰心逃避」的人,其創新行為表現也較低。 在時間觀、成就目標與拖延行為關係方面,除了時間觀中的「未來」時間觀與拖延行為呈顯著負相關(r=-41、-.47,p<.001)之外、「現在快樂主義」與「過去-負向」兩種時間觀則均與拖延行為呈正相關(r=.08&#12316;.20,p<.05),亦即時間觀越是「現在快樂主義」、「過去-負向」,越不是「未來」取向者,其拖延的情形越高。至於,成就目標與拖延行為的關係,無論是「趨向精熟」、「趨向表現」、「逃避精熟」還是「逃避表現」的目標導向,則或多或少均與拖延行為呈負相關(r=-.13&#12316;.22,p<.01);但是,成就目標對拖延行為的影響,則因為時間觀的作用達顯著時而式微。 研究三則以研究一所編製的量表對研究二的樣本進行分析,主要想要了解情緒調節是否能作為拖延行為與拖延時感受的調節變項。應用階層迴歸分析的結果發現,基本上情緒調節與拖延行為對拖延時感受的影響並無顯著的交互作用存在。但是,若從情緒調節、拖延行為對拖延時感受的主要效果來看,兩者則分別對拖延時感受具有不同顯著的影響。以拖延行為對拖延時感受的影響來看,拖延程度越高的人在拖延時越常感到「僥倖心理」、「灰心逃避」、「自圓其說」。而以情緒調節對拖延時感受的影響來看,情緒調節越是以「重新評估」方式來調節的人,在拖延時則越常感到「自責後悔」、「自我調適」,越不會感到「自圓其說」、「灰心逃避」;情緒調節若越是以「壓抑」方式來調節的人,在拖延時則越常感到「自圓其說」。除此之外,本研究也發現,「重新評估」的情緒調節方式與學業拖延呈正相關(r=.09,p<.05),但是相關不大;而且若從時間觀與情緒調節的關係來看,「重新評估」情緒調節方式與「未來」、「現在快樂主義」時間觀呈正相關(r=.21&#12316;.27,p<.001),與「過去-負向」時間觀呈負相關(-.15,p<.001)。可見,這樣的結果與研究二中時間觀與拖延行為的關係加以對照來看,「重新評估」可能不是影響一個人是否經常學業拖延的直接原因,真正影響的是他站在怎樣的時間觀取向下來進行「重新評估」的情緒調節。 綜合三個研究結果,我們獲得以下幾個主要結論:(一)本論文所編製的學業拖延量表、一般拖延量表及拖延時感受量表,無論是在信、效度上均是可以接受的,可作為測量個體拖延程度與輔導其拖延問題的參考工具。(二)拖延已是大學校園內普遍的一種行為,而這種行為的程度並不因「性別」或「是否有兼職或打工」而有所不同;真正影響一個人是否經常拖延的原因主要與個體的時間觀取向有關,當一個人的時間觀越是傾向於「未來」時間觀,越不傾向於「現在快樂主義」、「過去-負向」的人,則越少拖延。(三)當任務是自己想做也喜歡做時,大學生比較不會拖延;相反地,當任務是自己不想做但又必須做時,大學生則比較會拖延。(四)雖然性別、是否兼職或打工在拖延行為程度上並無顯著的差異;但是,在拖延時感受的比較上,男生在拖延時比女生較常感到「自圓其說」,女生則比男生較常感到「自責後悔」,而沒有兼職或打工的學生則比有兼職或打工的學生在拖延時較常感到「自圓其說」。(五)拖延程度越高的人,在拖延時越常感到「僥倖心理」、「灰心逃避」、「自圓其說」。(六)情緒調節越是傾向以「重新評估」方式來調節的人,在拖延時越常感到「自責後悔」、「自我調適」,越少感到「自圓其說」、「灰心逃避」;而情緒調節越是以「壓抑」方式來調節的人,在拖延時則越常感到「自圓其說」。(七)拖延行為程度越高的人,其創新行為的表現也越低。 最後,本論文根據以上的研究發現,進行綜合討論與結論,並據以對學校、輔導及未來研究提出相關的綜合建議。 關鍵字:拖延、學業拖延、一般拖延、拖延時感受、創新行為、時間觀、成就目標、情緒調節。 / 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explores procrastination through three studies. Study 1’s objectives are to develop inventories about procrastination. The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include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general procrastination , feelings when procrastinating. Study 2’s objectives are to explore relationships among time perspective(TP), achievement goals and procrastination. The five factors of TP include future, present-hedonistic, present-fatalistic, past-positive and past-negative orientations(Zimbardo & Boyd, 1999). The achievement goal variable includes a 4-dimensional goal orientation: approach-mastery, approach-performance, avoidance-mastery and avoidance-performance(Elliot & McGregor, 2001). Furthermore, this study also investigates: a)procrastination of different tasks, b)the difference of procrastination behaviors and feelings when procrastinating based on different variables such as sex, grades, whether or not the students have part-time work, and c)relationship between procrastination and innovative behaviors(Scott & Bruce, 1994). Study 3’s objectives are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rocrastination, emotion regulation and feelings when procrastinating. The two forms of emotion regulation include reappraisal and suppression(Gross & John, 2003). The following are some findings based on the three studies: In study 1, the participants were 277 college students(88 males, and 186 females).The data was analyzed using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Results yielded the following: 1)Both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and general procrastination were unidimensional scales. The former’s reliability was Cronbach’s alpha coefficient of .70 and the latter’s was .90. Two scales were related negatively to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self-concept(r=-.21&#12316;-.33, p<.001). 2)Items of feelings when procrastinating were divided into five factors. These five factors were labeled as excuse-making(4 items, α=.82), self-blame and regret(4 items, α=.74), wishful thinking(3 items, α=.78), self-adaptation(3 items, α=.56), and dejection and avoidance(2 items, α=.78). In study 2, the subjects were 541 college students(193 males, and 347 females).All participants were measured by inventories developed in study 1. Results yielded the following: 1)More than 50﹪of students reported that their procrastination was higher than middle level. 2)People procrastinated more with tasks that they have to do but do not want to do; and less with tasks that they want to do and like to do. 3)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procrastination and sex, or whether or not the students have part-time work. However, males were more inclined to excuse themselves than females when they were procrastinating. In contrast, females were more inclined to blame themselves and feel regretful than males when they were procrastinating. Non-part-time workers were more inclined to excuse themselves than part-time workers when they were procrastinating. 4)People with higher procrastination levels tended to have lower scores of innovative behavior. 5)People with higher scores of future orientation, lower present-hedonistic TP and past-negative TP tended to have lower procrastination levels. In study 3, study 2’s participants were also part of study 3. The study primarily aimed to understand how “emotion regulation” functions as a moderator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procrastination level and feelings when procrastinating. Data was analyzed using Hierarchical Multiple Regression. Basically, we did not fi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rocrastination level and emotion regulation to explain variance of feelings when procrastinating. However, when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procrastination level and emotion regulation individually, both variable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variance of feelings when procrastinating. When the analyzing between procrastination level and feelings when procrastinating, people with higher procrastination levels tended to have higher scores of wishful thinking, dejection and avoidance, and excuse-making when they were procrastinating. This indicate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 regulation and feelings when procrastinating, people with higher reappraisal scores tended to have higher scores of self-blame and regret, higher scores of self-adaptation, lower scores of excuse-making, and lower scores of dejection and avoidance. Further, people with higher suppression scores tended to have higher scores of excuse-making. In addition, this study also found that emotion regulation by reappraisal was marginally related to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r=.09,p<.05); but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P and emotion regulation, we found that reappraisal was related positively to future TP(r=.21, p<.001) and present-hedonistic TP(r=.27, p<.001), and related negatively to past-negative TP(r=-.15, p<.001).Therefore, in contrast with point 5 in the results of study 2 in this dissertation,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may not be directly affected by reappraisal. In fact, the relation between reappraisal and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was determined by one’s TP. Through the results of above three studies. From this dissertation 7 key points were concluded: 1)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procrastination inventories which were developed in this dissertation were acceptable. Therefore, these inventories could be used when we want to measure one’s procrastination level and to resolve problems of procrastination. 2)Procrastination was a common behavior in campus.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procrastination level and sex, or whether or not the students have part-time work. Procrastination level was mainly affected by one’s TP. People with higher scores of future orientation, lower scores of present-hedonistic and past-negative TP tended to exhibit greater procrastination behavior. 3)People procrastinated more with tasks that they have to do but do not want to do; and less with tasks that they want to do and like to do. 4)There were differences when feelings when procrastinating were compared with different sex or whether or not the students have part-time work. Males were more inclined to excuse themselves than females when they were procrastinating. Females were more inclined to blame themselves and feel regretful than males when they were procrastinating. Non-part-time workers were more inclined to excuse themselves than part-time workers when they were procrastinating. 5)People with higher procrastination levels were more inclined to have scores of wishful thinking, dejection and avoidance, and excuse-making when they were procrastinating. 6)People with higher reappraisal scores of emotion regulation tended to have higher scores of self-blame and regret, higher scores of self-adaptation, lower scores of excuse-making, and lower scores of dejection and avoidance. People with higher suppression scores of emotion regulation tended to have higher scores of excuse-making. 7)People with higher procrastination level tended to exhibit lower scores of innovative behavior. Key words: procrastination,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general procrastination, feelings when procrastinating, innovative behavior, time perspective(TP), 2×2 achievement goal, emotion regulation
10

團隊交融記憶系統之研究--以學生及企業人士為對象

郭家倫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許多組織為了建立競爭優勢,運用團隊成員的專業及經驗去解決問題,創造差異化的產品。這個趨勢可以解釋為何團隊的研究目前又開始熱門,特別是團隊知識歷程。“交融記憶系統”(TMS) 就是其中一個著重在瞭解團隊知識歷程的理論架構。“交融記憶系統”的構念,特別強調如何利用和組合分散在個人身上的專業,以幫助我們瞭解知識任務者的團隊如何充分發揮個別成員知識的價值(Lewis,2003) 。透過團隊的交融記憶系統,團隊成員可以建立各自專業,信賴且有效溝通,這似乎正是解決目前產業問題的良方。 Lewis(2003)為了在實務上有效應用交融記憶系統的理論,到各種不同目的與型態的團隊,編制了交融記憶系統量表。這個量表包括“專業”(Specialization)、“信賴”(Credibility)、與“協調”(Coordination)三個分量表,每個分量表各有五個題目,整個量表共有15題的5點李克特式量表。以其研究物件的團隊 來看,此量表可廣泛應用于研發創新團隊、中小型企業與新創公司等,幫助公司預估績效與提高競爭力。 本研究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量化研究,對Lewis(2003)所編量表進行修訂,以用來測量臺灣地區團隊的團隊交融記憶系統:為了驗證本量表效度,本研究收集了大量企業及學生團隊樣本,以統計方法分析績效良好團隊在交融記憶系統量表分數,是否顯著高於績效不彰團隊外,也分析交融記憶系統量表與團隊成員“依附風格” 、“創新行為”、“團隊創意觀念產生”、“成就目標” 之間的相關關係,以確認量表的建構效度。第二部份研究為質性研究,透過對實務團隊的深入訪談與實證,驗證交融記憶系統在成效良好團運作的現況。 本研究第一個成果在成功修訂交融記憶系統量表。修訂後的量表在統計分析後,績效良好團隊的交融記憶系統量表分數,顯著高於績效不彰團;和“依附風格”、“創新行為”、“團隊創意觀念產生”、“成就目標”之間的相關性,也和理論原始架構相符,證實了量表的信效度。本量表將可有效衡量臺灣各式團隊的交融記憶系統。 本研究的第二個成果,透過實務團隊的訪談與實證,驗證了交融記憶系統在國內成效良好團隊運作的現況。文化創意產業的紙風車兒童劇團 ,及TIC100創業競賽的冠軍團隊 ,這兩個成功典範團隊的運作中,雖然成員本身沒有認知到系統的存在,不過都有運作良好的團隊交融記憶系統,再度確認交融記憶系統理論架構在實務上團隊中的運作。 筆者透過成功典範的訪談與適合臺灣量表的建立,希望能做為業界建立與運作團隊時的參考,而對團隊的成功運作有所幫助。 關鍵字:交融記憶系統、團隊、研發、創造力

Page generated in 0.017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