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教師對幼兒創造力知覺之研究吳巧瑜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目的是想要了解教師任教學校(幼稚園、國小)、教師教學年資與教師的創意生活經驗、教學內在動機、教學創新行為與幼兒特質的偏好、幼兒創造力特質之知覺、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偏好、幼兒創造力的信念之關係。
以便利取樣的方式選取台北縣市公私立幼稚園共26所、國小公立學校共15所學校,研究的參與者包括幼稚園教師190人,國小一二年級教師219人,共409位教師。本研究使用「理想兒童檢核表」、「幼兒創造力信念量表」、「創意生活經驗量表」、「教學內在動機量表」、「教師教學創新行為量表」等研究工具,以皮爾森積差相關、多變量變異數分析(MANOVA)考驗研究假設,獲致以下的結果:
一、幼稚園和國小教師在「幼兒創造力之知覺」方面有顯著差異
(一)在「教師對幼兒特質的偏好」的「情緒智力特質」上有顯著差異,國小教
師比幼稚園教師較偏好其中的「情緒智力特質」;
(二)在「教師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偏好」的「情緒智力特質」上有顯著差異,
國小教師在「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偏好」上,較幼稚園教師符合其中的「情
緒智力特質」;
(三)在教師對幼兒創造力信念的「固定信念」有顯著差異,不管是幼稚園或是
國小教師都比較不傾向固定信念,但兩者之間有差異,幼稚園教師比國小
教師更不贊成「幼兒的創造力是不能改變的」,也就是說幼稚園教師比國
小教師更同意幼兒的創造力可以經由學習或訓練改變的。
二、不同教學年資的教師,在「幼兒創造力之知覺」方面沒有顯著差異
三、「教師創意生活經驗」與「教師對幼兒創造力之知覺」的關係
(一)幼稚園教師
幼稚園教師的創意生活經驗越多,其對幼兒特質的偏好,越符合「創造力特質」及「複合特質」;其「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知覺」的皆符合「情緒智力特質」及「創造力特質」;其「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偏好」越符合「創造力特質」;其創意生活經驗越多越贊成「幼兒的創造力是與生俱有的,只要提供機會,就會自然發展」。
(二)國小教師
在國小的部份,我們發現教師的創意生活經驗與對「幼兒創造力的知覺」的相關有達顯著的並不多,在「教師對幼兒特質的偏好」部分,有越多「表演藝術創新」、「生活風格的變化」、「製造意外驚喜」的教師,越不偏好具有「情緒智力特質」的幼兒。「視覺生活的設計」經驗越多,越偏好「創造力特質」;「科學創新的問題解決」、「視覺生活的設計」經驗越多,在「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知覺」越符合「情緒智力特質」。「開放心胸」經驗越多,其對「幼兒的創造力是與生俱有的,只要提供機會,就會自然發展」的信念越贊同。
四、「教師教學內在動機」與「教師對幼兒創造力之知覺」的關係
(一)幼稚園教師
幼稚園教師的教學內在動機越強,其對「幼兒特質的偏好」越符合「創造力特質」;其「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知覺」的皆符合「情緒智力特質」及「創造力特質」;其「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偏好」越符合「創造力特質」;教學內在動機越強,越同意「幼兒的創造力是與生俱有的,只要提供機會,就會自然發展」。
(二)國小教師
國小教師的教學內在動機越高,越不偏好「情緒智力特質」、「複合特質」;在「教師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偏好」上越不符合「情緒智力特質」;在信念上,越不贊成「幼兒的創造力是不能改變的」;對於「幼兒階段是一生中最具有潛在創造力的階段」的看法越贊成。
五、「教師教學創新行為」與「教師對幼兒創造力之知覺」的關係
(一)幼稚園教師
幼稚園教師的教學創新行為越多,其對幼兒特質的偏好,越符合「創造力特質」;其「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知覺」也皆符合「情緒智力特質」、「創造力特質」;其「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偏好」越符合「創造力特質」;教師的教學創新行為越多,也越贊成「幼兒的創造力是與生俱有的,只要提供機會,就會自然發展」的看法。
(二)國小教師
國小教師的教學創新行為越多,其對幼兒特質的偏好(顯著負相關),越不符合「情緒智力特質」;其「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偏好」越不符合「情緒智力特質」(顯著負相關);教師的教學創新行為越多,(顯著負相關)越不贊成幼兒的創造力是不能改變的。
本研究最後針對研究結果在教育上、未來研究上提供一些建議,做為教育機關、師資培育單位、後續研究的參考。
關鍵字:幼兒創造力知覺、創意生活經驗、教學內在動機、教學創新行為、創造力
|
2 |
國民中學教師樂觀、悲觀、玩興、工作紀律、教學內在動機與教學創造性轉化之關係林曉君, Lin, Hsiao C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教育現場第一線面對學生的教師是培育創造性人力資源的重要舵手,探究複合性人格特質與教學內在動機對於教師創造力的影響,將有助於更清楚的瞭解教師教學創造力從何而來。
本研究以台灣北、中、南、東等地區共計599位公立國民中學(包含完全中學國中部)教師作為研究對象,並透過量化研究的問卷調查法來探究國中教師複合人格特質、教學內在動機與教學創造性轉化之關係。研究工具有:研究者自編的「工作紀律量表」及研究者修訂的「樂觀量表」、「悲觀量表」、「教師玩興量表」、「教學內在動機量表」與「教學創造性轉化行為量表」。本研究以因素分析、信度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及多元迴歸法進行量表與研究假設的驗證。
研究結果顯示:
1、現今國中教師樂觀、悲觀分數都偏高,越樂觀則教師的創造性轉化表現越好,越悲觀則教師的創造性轉化表現越差;樂觀、悲觀的程度能夠有效預測教師的創造轉化表現;然而悲觀程度越高,則越不利於教師「理論學習到實務應用」的轉化表現。
2、現今國中教師玩興、工作紀律分數都偏高,越有玩興或越有工作紀律的教師,則越能在教學創造性轉化上有好的表現;玩興、工作紀律能夠有效預測教師的創造轉化表現;然而在「理論學習到實務應用」的轉化表現上,玩興的影響力顯著地大於工作紀律,但是到了「實務應用到個人作品」的轉化表現時,玩興與工作紀律卻變得同樣重要。
3、現今國中教師對教學工作都還是具有熱忱的,而教學內在動機越高教師的創造性轉化表現也會越好。
4、教師樂觀、悲觀與教學內在動機能夠顯著地預測教師「理論學習到實務應用」與「實務應用到個人作品」的創造轉化表現;縱使內在動機皆為主要的預測變項,但尤在「理論學習到實務應用」轉化階段,越悲觀則轉化表現會越差。
5、教師玩興、教學內在動機能夠有效地預測教師「理論學習到實務應用」的創造轉化表現,工作紀律在此階段並無功用;到了「實務應用到個人作品」的轉化階段時,內在動機固然同樣重要,但工作紀律的影響力則大過於玩興。
最後,根據本研究之主要發現提出建議,以供相關單位、教師甄試選才及未來相關研究參考。
|
Page generated in 0.013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