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荀子理想人格類型的三種境界及其意義-以士、君子、聖人為論述中心

本論文主旨在以荀子理想人格為主軸,梳理出荀子思想中三種理想人格的內涵,進而探究荀子思想及先秦儒家對於「人」的終極關懷為何。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說明問題意識之興起、論題研究之概況,與本文研究方向及撰述結構;在二、三、四這三章中則分別針對「士」、「君子」和「聖人」三方面來加以研究探討,說明荀子思想中的「士」、「君子」和「聖人」的思想淵源、常見用法及對後代的意義和影響;在第五章中,找出這三種理想人格境界的異同及高低關係,以完整的建立荀子的理想人格系統。而在第六章結論中,我將對本文做一總結,並具體說明荀子理想人格的意義何在。透過荀子理想人格境界的說明及比較,可以看出荀子思想的特色所在,同時看出此特色對於後代思想的沈澱變遷過程。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09120192
Creators林建邦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9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