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最適非線型所得稅與內生成長:開放經濟的分析 / Optimal Non-Linear Income Taxation and Endogenous Growth in a Small Open Economy

本文主要以Turnovsky (1996)和 Lai and Liao (2012)的模型架構為基礎,在政府基礎建設的支出以所得稅融通之下,建構一個開放經濟的內生成長模型,探討政策當局追求社會福利極大時,如何制定一套最適當的非線型所得稅制。依據本文的分析,可得到以下之結論:

一、在分權經濟體系的分析下,最適的所得稅尺度應等於基礎建設生產的
外部性,而課徵所得稅造成的代表性個人決策的扭曲,則由累退的
所得稅程度來矯正。當政府透過適當的非線型所得稅制矯正了所有分
權經濟體系決策行為的扭曲,使得總體經濟成長率極大化的同時,也
保證社會福利水準達極大。

二、在集權經濟體系的分析下,最適基礎建設的支出佔所得的比例應等於
基礎建設生產的外部性。再者,經過最適租稅結構的調整後,分權經
濟體系與集權經濟體系有相同的靜止均衡、總體經濟成長率和社會福
利水準,表示政府透過非線型所得稅矯正了分權經濟體系決策行為的
扭曲,使分權經濟體系的福利水準可達至最佳境界的狀態,即
Pareto 最適。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9258027
Creators黃靖華, Huang, Ching Hua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