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改進中國公債之研究

公債已成為現代國家理財的重要工具。尤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濟先進國家公債累積急遽增加,不僅消極的配合財政需要,彌補預算之不足;而且積極的運用公債政策,促進經濟經展,公債的地位乃漸趨重要。而我國公債向來以彌補政論赤字預算為能事,尚無財政學所謂財政政策之運用。因此,就公債發展趨勢來研究我國公債問題,目充分有其必要。
本文擬分下列七章加以研討。
第一章就公債之演變,公私債之不同,以及新舊財政學對公債觀點之差異,分別予以剖析。古典學派採取國家為消費體說,凡政府所耗用之物質,□取自經濟之體係而用於非生產之途徑,原為生產性之資本,一經政府使用,即屬於非生產性之消費。因此,反對公債發行,以為公債有導致家破產之虞。此說以亞當斯密氏為代表。而凱恩斯學派則採取國家為生產體說,以為政府舉債支用,並非浪費資源,尤其在經濟不景氣時,公共支用更為必需。因此,此派認為鉅額之公債,如管理得當,祇有繁榮經濟之優點,而無危害國家財政之弊端。英國之凱恩斯(J.M.Keynes)及美國之韓森(A.H.Hansen)可為此說之代表。從新舊財政學對公債不同之持論,可以得到新舊財政學演變之原因及其後果。
第二章就公債對生產、分配、投資、物價之影響,公債用途,公債在經濟衰落及經濟繁榮時之作用,公債負擔,限度,分別予以分析。公債對國民經濟之影響,端視公債來源,用途之不同而有異!如公債對生產之影響,因公債為強制或自由應募而有不同。對分配之影響,乃因公債用途,償還及購買之不同而有異,對投資之影響,亦因公債利率高低不同而影響各異;對物價之影響,則因債款支出性質及債務來源不同而異。同時國民經濟在經濟循環波動而失去經濟安定性時,為保持生產之持續增加,國民所得之增進,可視經濟衰落或繁榮情形之不同而採行不同的公債政策,以救其弊。至公債負擔問題,則其直接負擔與間接負擔對國民經濟發生的損益,為避免國民經濟不利之影響,公債用途應以 「生產性」為原則之支出,而公債發行有其限度,以國民財富和所得為依歸。
第三章就公債在公開市場活動之運用,其價格和利率之關係,以及公債政策對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之運用,分別加以研討。公債可以影響貨幣供給量的政策,轉而導致物價水準的變動,遂使中央銀行調整貨幣供給適應國家經濟之發展。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運用的公債買賣政策,以調節信用之盈虛,藉以實現其擴張與收縮作用。最後就公債增加通貨及緊縮通貨而言,當通貨膨脹之時,運用公債,以減少通貨,而維持經濟繁榮,當通貨緊縮之際,運用公債政策,以增加通貨,而挽救經濟恐慌。
第四章討論公債管理之目標,利率和價格,公債管理原則等,現代政府大量發行公債,就發生了國庫負擔及利率問題。談到公債運用,就發生公債籌募來源及長短期問題。因此,如何降低舉債成本,以減輕國庫之負擔;公債發行與償還時間應配合市場條件,不應因公債動而使經濟受到紛擾。
第五章研討我國公債之沿革,分為前清時期,北京政府時期,國民政府時期及現行公債之現況。而國民政府時期又分為抗戰以前,抗日時期及復員時期之公債情形。前清政府以外債為主,北京政府以內債為主,至國民政府抗戰以前重內債,抗戰以後內外債並重。總之公債之用途或用於賠償或用於戰費,或用於彌補預算之不足,對於經濟發展鮮有裨益,所以,公債發行愈多,則財政益感困難。自政府遷台後,鑒於三十八年愛國公債發行時之艱難狀況,改從租稅著手以整理財政,致政府多年未再發行公債,嗣因四十七年八月金門砲戰,財政方面再度出現較大赤字,政府乃重新建立公債政策,以期改善財務之調度。此項公債新政策之要點,厥為提高公債利息,縮短公債期限,如期還本付息以及制訂若干優待條件如利息免納所得稅,可充公務上之擔保,均得自由買賣質押及接近滿期時可以十足抵繳稅款等,以期提高債信,鼓勵人民自由購買,培養社會儲蓄風氣及防止通貨膨脹之發展。
第六章關於我國公債之改進,分為(一)我國現行公債之探討;(二)公債、租稅及紙幣三種財源選擇之比較研究;(三)公債改進之意見。逐一加以分析。先論新公債政策採行以來,迄今逾十年。在此期間,公債發行大部份係採自由認購,到期均能按時還本付利,國家債信為之提高,為我國財務調度上重大成就;同時公債利率逐漸向低調整,滿期期限逐漸延長,對於國庫負擔之減輕及調度彈性之增加,均能有所助益;至於彌補財政赤字而防止通貨膨脹之發生,穩定經濟金融及吸收社會游資,為新公債政策之最大貢獻。次及公債與租稅與紙幣之優劣,並建議改進公債之意見如下:
(一)公債政策應配合財政政策:現代財政政策在求國民經濟之平衡。富經濟不景氣時,力倡舉辦公共投資、公共工程等,以補償人民投資之不足,以提高就業,增加國民所得,藉求有效需要之增加,方能挽救經濟不景氣的危機。但在經濟景氣時,則情況適相反,須緊縮公共投資,以防生產過剩,即維持經濟之繁榮。為達上述目標,公債政策應配合財政政策以竟其功。
(二)建立複式預算制度,以利公債政策之運用:政府收支以其性質作用分別編入兩個預算,為普通預算和資本預算。前者以經常的租稅等收入,來充其經常的職務經費之支出,其目的在穩定財政。後者則以公債收入來充其挽救經濟恐慌,緊急需要支出。
(三)制定公債法:以往政府發行逐案立法,不能適合市場之變化,遂難以發揮財務調度之作用。因此應制定公債法,就公債種類、發行限額、最高利率等項予以原則性之規定,其餘執行之細節,如每次發行額,發行日期,利率等,酌情運用俾適應實際需要。
(四)改進政府債券上市以利公開市場政策之運用:公債交易價格應以在公債市場自由交易而決定,以利中央銀行推行公開市場之政策實施,以便控制市場信用之盈虛,以適應經濟之需要。
(五)發行國庫券:國庫券發行,除對財務調度發生許多利益如提供可靠的借債財源,減少國庫負擔,提高庫款調度之效率外,尚可對社會提供短期投資之工具,緩和市場金融之波動,加強金融管理之實力。
(六)降低公債利率:政府為重建公債制度,以高利發行公債,不過公債累積越來越鉅,故利息負擔亦將逾趨愈重。因此,利率宜力求減低,一面減輕財政負荷;一面避免與產業爭奪資金,以利產業的發展。
(七)公債利息稅之改進:我國目前正在建立直接稅體制呼聲中,債券免稅之優待,足以破壞租稅制度之完整性,加深貧富之不均。
(八)擴大公債消納領域之培養:現我國經濟穩定,國民對於公債頗具潛優之消納能力,其辦法1. 可發行不同種類的債券以適應社會各階層特殊需要;2.對農業土地或其他地產重課,以轉向債券或企業投資;3. 公務人員薪給搭配債券。
以上數端,不敢信其有當,敬請賜正。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9305
Creators鄭正敏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5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