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教師對學生創意表現、創造力之歸因及相關因素之研究

本研究主要之目的在探討教師的性別、創造性人格特質、學生創意表現之歸因、創造力之歸因、教學自我效能、教學創新行為之關係。
本研究以台灣地區公私立中小學現職教師為取樣對象,有效樣本為457人,所採用的研究工具包括「創造性人格量表」、「教師對學生創意表現之歸因量表」、「教師對創造力之歸因量表」、「教師效能量表」、「教師教學創新行為量表」,所使用的統計方法包括Pearson積差相關、t考驗、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多元迴歸分析等。本研究之主要結果如下:
一、在學生創意表現歸因方面,本研究教師最常將學生創意表現歸於努力因素,其次為能力因素,對運氣因素的同意程度最低,而且男老師比女老師更同意外在因素(環境、運氣)對學生創意表現的可能影響。
二、在創造力歸因方面,教師認為一個人創造力高的最可能的原因是「好奇求變,積極表現」、「優異努力、又受到鼓勵」,最不可能的原因則是「不理俗事,機緣知遇」,但國小老師在此項因素上的同意程度高於國中老師。
三、創造性人格特質方面,本研究教師的創造性人格特質不高(M=.21),男老師比女老師更具有創造性人格特質,而教學年資在5年以下者的創造性人格特質高於教學年資6年以上者。此外,教師的創造性人格特質與「學生創意表現」、「創造力」的歸因沒有顯著相關。
四、教學自我效能信念方面,教師在「診斷學習及變通教法」、「盡心教學及善用方法」方面的效能信念最高,在「抗衡學生參照人物影響」、「抗衡傳播媒體影響」等方面自認效能較差,亦即教師的教學自我效能來源主要來自教師的個人教學專業。男老師比女老師更認為自己能夠「抗衡傳播媒體的影響」,國小教師自認比較能夠「盡心教學及善用方法」,國中教師則認為自己比較能夠「抗衡家庭及社會影響」。
教師教學年資對教師的教學自我效能亦有影響,尤其是在全體教師效能信念較低的「抗衡學生參照人物影響」、「抗衡傳播媒體影響」二方面,年資在26年以上者在這二方面的效能高於年資低於26年之教師。
五、教學創新行為方面,教師所知覺到的教學創新行為以教學歷程為主,和程序、行政有關的行為則排行較後,可見,教師的教學創新行為多限於個人或私下的行為,對於影響範圍較大、需牽涉到行政程序者,則抱持消極的態度。此外,男老師較女老師肯定自己的教學創新行為,而國小教師又比國中教師更自覺自己是位有創意的人、會為了推動新構想而設計計劃表、常表現創意行為。
六、教師的學生創意表現歸因與其教學自我效能信念間有顯著相關,愈認為「能力」、「努力」對創意表現具影響的教師,其「盡心教學及善用方法」、「抗衡家長管教負面影響」效能信念愈高,而愈認為「環境」、「運氣」影響作用較大的教師則「抗衡家長管教負面影響」愈高。此外,認為能力、努力、環境、運氣四因素均對學生創意表現頗有影響的教師,除「診斷學習及變通教法」外,在其他五項效能上均較高。
七、有關創造力歸因與教學自我效能信念的關係方面,愈同意「優異努力,又受到鼓勵」、「好奇求變,積極表現」、「資源豐富,訓練有素」、「不理俗事,機緣知遇」等四項創造力歸因皆可能是影響創造力原因的教師,其「盡心教學及善用方法」、「診斷學習及變通教法」效能信念愈高。除此之外,愈「好奇求變,積極表現」歸因者,其「抗衡傳播媒體影響」、「抗衡學生參照人物影響」效能信念亦愈低,而愈「不理俗事,機緣知遇」歸因者,其「抗衡家長管教負面影響」、「抗衡學生參照人物影響」等效能信念亦愈高。
八、有關學生創意表現歸因、創造力歸因與教學創新行為的關係方面,愈同意非穩定因素(努力、環境)影響學生創意表現頗鉅的教師,其愈常有教學創新行為。而認為「優異努力,又受到鼓勵」、「好奇求變,積極表現」、「資源豐富,訓練有素」、「不理俗事,機緣知遇」四因素皆會影響創造力的教師,愈常有教學創新行為。
九、有關教師教學自我效能信念與教學創新行為的關係方面,愈具有「盡心教學及善用方法」、「診斷學習及愛通教法」效能信念的教師,其愈常有效學創新行為,但是「抗衡家庭及社會影響」效能愈高者,則愈少有教學創新行為。
最後並根據本研究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供後續研究及師資教育課程規畫與實施之參考。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2402
Creators王敏曄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