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企業如何導入元件化技術-架構創新的內化與組織學習的觀點

「元件化軟體開發」(Component-Based Development)是近年興起的最重要的軟體技術創新之一,強調元件的再用(reuse)以及軟體組裝的系統建構思維,重視軟體品質與彈性的提升,以降低開發成本、增進生產力。在面對此一極有可能成為主流的軟體技術時,不同的公司組織往往出現不同的採用狀況與成效,部份已採用者卻仍多處在評估試用階段,為什麼?為理解此一現象,本研究嘗試打開「採用」的黑盒,從新興軟體科技的架構創新特質以及組織學習的角度,探討不同的公司在面對技術大幅變遷時,如何成功採用新興資訊技術。
  實證的結果大體支持假說的成立:組織原有的相關知識未必能有助於創新的內化,當技術發生「架構創新」改變時,組織若對先前的「架構知識」愈熟悉,反而不利新技術的採用與內化。而「內部學習的投入」、「外部知識來源」與「外部學習連結緊密程度」均有助於新技術採用與導入成效;此外,若技術不確定性愈高,則組織會愈頃向外部學習。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10000320
Creators陳信偉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7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