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台灣地區年終獎金爭議之相關研究--以加工出口區為例

從西方經濟學家(M.l.Weitzman,1988) 的研究中,已正面肯定了年終獎金制度的存在
,對我國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然而,自民國七十六年以來,每屆春節前夕爆發的「
年終獎金風潮」,不但是年來社會問題的核心,更成為當前勞資爭議的焦點。因此,
實有必要針對年終獎金暨其相關(分紅與工資)制度間的關系加以釐清,并將年終獎金
的性質重新定位。
本研究乃是針對加工出口區不同類型(投資國別、廠商規模、業別、是否成立工會)的
外銷事業勞方(工會理事)或資方(人事主管)代表,進行「深度訪談」。經過整理分
析,獲得以下結論:
一、年終獎金實兼具「犒賞」、「分憂」、「有福同享」的性質,并有「補償工資」和
「降低流動率」的作用。
二、由于各廠商「工資結構」的內涵和名目體系繁簡不一,因而不能單就發放月數論其
多寡或比較。
三、「個別性」的因素外,相關法令規定和實務上的落差,及復雜工資結構的不合理,
都是致生年終獎金爭議的潛在原因。
四、除了加強勞資間的協調和溝通外,解決年終獎金爭議的根本之道在于,針對相關法
令中窒寧礙行之處予以修正,簡化工資結構的名目,促進工資合理化, 以避免不必要的勞
資糾紛與衝突o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5291
Creators胡姿珍, HU,ZI-ZHE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6 seconds